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育人视野下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育人视野下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化育人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而学校德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小学德育更是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大使命。然而,目前我国小学德育的发展还存在着教学途径过于单一、环境文化不够丰富、教师队伍不够强大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文化育人的需求。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文化育人理念,在尊重儿童生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科德育,促进小学德育的发展。

【关 键 词】文化育人;小学德育;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05-03

一、文化育人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有了人类历史,便有了人类文化。人类文化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人只有在对单一的物质需求上升到情感、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时,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1]随着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渐渐懂得教育发展其实质就是一部文化育人的发展史。文化育人主张人的文化性回归,注重人的精神培养,强调人的情感升华,说到底文化育人就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更加重视人的心灵、情感、品德的培养。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而要点燃生命这把火,就离不开文化。“文化育人”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必然走向,是德育应该达到的最终目的。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育人是时代的呼唤,并且应当成为当代社会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神圣使命。

二、小学德育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大责任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对于文化,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2]由此可见,文化育人在教育,尤其是德育中的重大意义。

基础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小学德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关键。再者,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因此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就处于重要的、核心的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有意识的生活刚刚一开始就进行的”。[3]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小学生,因时代的瞬息万变以及自身认知、思想、行为的不成熟,在生活学习中往往容易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并由此可能影响其一生。这就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小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施以让孩子们感动、感念并终身记忆的触发心灵细节的教育,向他们的思想理念中注入诚信、善良、感恩、包容、责任、进取等崇高的美德,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意识和信念,最终沉淀为人的精神和品质。

因此,小学德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文化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机制。教育工作者们需要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到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文化对人的影响无孔不入,无时不在的文化特性和文化育人的重大意义,并在实践中以文化的视野,文化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条件下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文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三、现阶段小学德育难以有效满足文化育人的需求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各方面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成就斐然。但在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之时,小学德育却没能充分适应新的形势,在诸多方面难以满足文化育人的迫切要求。

(一)德育实施的途径单一,需要拓展教学文化

现在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单一,大都只是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中品德课的方式孤立地进行的,没能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方法普遍采用榜样示范法、说理疏导法和品德评价法等,而情感陶冶法、品德实践法等使用较少。当代学生接受的德育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校园文化建设、课外娱乐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而我国小学德育教师往往对这些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结果造成了品德知识与行为的割裂。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教师要进行德育课程的全面构建,用文化育人的视野,尝试使用多种教学途径,拓展教学文化。

(二)忽视环境的重要影响,需要丰富环境文化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的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外部条件。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在人的品德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小学生处于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道德认知以及价值观难免会被不健康的信息所扭曲。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过分的溺爱和娇惯,使得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事事都以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心理,不懂礼貌、缺乏自律意识、不懂得关心别人。再加上父母大多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过于忽略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了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无论是家庭的还是社会的,自然的还是物质的环境,都对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家长及学校教学工作者们对这些因素的忽视是当前我国德育存在的一大重要问题。小学生道德成长环境的缺失,需要丰富的文化环境来弥补,需要一种和谐、融洽、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围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忽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强化教师文化

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对于小学德育的发展更是如此。人们常说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教书育人”,但是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应该是“育人教书”,核心任务应该是育人,在育人中教书。然而,我国有些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把教书与育人对立起来,除了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外,谈不上从情感和生活上真正关心学生,做学生生活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一支有涵养、有修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这所学校“文化育人”理念的贯彻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支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强化教师文化,让教师在一种高远的、鲜活的、绵延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渲染,得到熏陶,从而进一步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四、立足文化育人理念,加强小学德育

(一)以文“化”人,尊重儿童生命

1. 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为主体。道德教育是永久不衰的话题,我国从古代起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将心灵、德行的教育放在儿童教育的首位。在教育方法上,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倡“因材施教”,其实就是尊重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生命是德育的原点和起点,离开生命这个本体,德育无从谈起,至少是不完整、不彻底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校德育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小学德育应该以儿童生命作为主体。所谓以儿童生命作为主体,就是要理解儿童生命,尊重儿童生命,关心儿童生命的原本状态和需要。为此,德育工作者要呵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入手,进而还原儿童生命的真实状态,以“半童性”的思维模式守护和陪伴儿童的成长。[4]

2. 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为目标。小学德育在以儿童生命为主体的基础上还要以儿童生命为目标。所谓以儿童生命为目标,就是对儿童天性的认识、愿望的理解、生命的尊重,并且一切都以儿童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作为出发点。小学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道德成长最重要、最敏感的时期,还是其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生最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人处事道理的习得,为此,小学德育要走进儿童生命,关注儿童生命,尊重儿童生命。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儿童的生命为目标。

3. 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小学德育要达到以儿童生命为主体、为目标,就必须在实施德育时以儿童的生命体验作为基础。这种体验包括儿童的生活经验、经历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些体验对于儿童是非常宝贵的,是他们成长、成熟的基础,更是他们认识世界、感悟生命、形成道德价值观的根基。儿童心底纯净、目光明亮,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天真、感性和真实,对于所见所闻有着独特的判断和分辨。“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在儿童的本性中,天生就有一种形而上学的冲动,有追求人生根底的欲望”。[5]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忽视儿童的意识感受,相反是要充分鼓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是不成熟、幼稚的,哪怕是不正确的。只有他们说出来,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儿童,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来澄清错误的价值观。

(二)以文“化”人,润泽儿童心灵

精神和文化是教育的根,不少教育专家都深有感触的说:“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有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校园文化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有管理文化、班级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等。

1. 管理文化。一种好的管理方式成就一所好的学校,一所学校的管理方式对这所学校的健康运转十分重要。这里所谓的管理方式也就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学校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在日常学校管理中的体现,形成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和人文文化。学校的管理要重在营造一种浓厚的人文气息,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人文化,能够使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领导、教师、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在学校的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相结合,以人的主体性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为出发点,建立富有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文化体系。

2. 班级文化。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特有单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是形成良好班风和班级凝聚力的必备条件。班级是个集体,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包括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与班级有关的群体,这些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可以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外在文化,这种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名人画像,校园里的宣传栏、荣誉榜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精神文化,是一种制度和观念文化,即这个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班级成员对世界、人生、价值的种种观念。无论是“硬文化”还是“软文化”,都会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环境文化。环境是一个人生长的重要物质保障,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校园环境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的改造而形成的校园学习环境、自然物、建筑物以及各种设施,也就是形成的校容校貌。学校师生的健康成长得益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所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要特别强调育人功能,要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氛围,让校园文化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教师,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4. 教师文化。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因此,学校的领导者要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有关教研组和教师们也要为教师文化的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实践创新实验等来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教师文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发展了,学生的发展才会有保障,学校才会走向欣欣向荣,教育才会向前迈进。

(三)以文“化”人,拓展学科德育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各个学校都在开发校本课程,有关德育方面的校本课程也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小学德育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音体美校本课程以及课外实践活动都可以当做德育的实施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建立以学生的德育发展为出发点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建立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其实学科德育说到底可以看成是一种校园文化,为了使这种文化气息在校园里传播,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音体美”、“文化节活动”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这种和谐、活跃的文化气息中熏陶性情、涵养品质、锤炼道德。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潜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们应该指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此来体验自由活泼的生命力量,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最终达到精神的富有和灵魂的感化。

文化既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发展方式,文化育人注重人的精神培育和情感升华,文化育人的理念与小学德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德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者找到文化育人与小学德育发展的契合点,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小学德育的发展进步,使小学德育的发展达到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

注释:

[1]颜凤岭.文化育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北京教育・普教,2007(1).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德国文化丛书,1991(3):3.

[3]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9.

[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

[5]刘慧.试析当代小学教师专业特点[R].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2009 年年会论文集.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德育原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3).

[2]肖川.教育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刘健.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构建和谐育人环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4]夏红艳.浅谈新形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报,2005(6).

[5]盖雁,纪楠.以德育人与中华文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

[6]张桂兰.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05(4).

作者简介:李赐平(1968-),男,四川大竹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育法学等;

杨小玲(1989-),女,陕西延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