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上的质疑读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上的质疑读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质疑读书方法是达到这种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质疑阅读法是指在阅读中不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一种读书方法。质疑,就是在掌握书中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教师等方法,找出正确的答案,从而使视野开阔而深入。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大凡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他认为应当“开篇有疑”。疑问,通常是书中的难点或重点,也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读书善疑者,往往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这样就能多思多问,深入其内,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种质疑的读书方法。

第一种:自主质疑读书法。设置宽松的阅读环境,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阅读课文,把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圈画出来,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把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归类合并,提出几个共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里进行重点质疑、研讨。为克服学生自由发问的无序、失控的缺点,向学生明确发问的范围和顺序:“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如《故乡》,同学们在阅读后,在词和句方面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我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类合并,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1、“我”为什么要回故乡?2、“我”所见到的故乡是一副怎样的景象? 3、面对如此满目荒凉的故乡,“我”是怎样的心情?4、文章说“我记得的故乡好得多了,”“我记得的故乡是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课堂质疑和探究学习。经过充分学习,发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结构把握得当,对课文理解也很透彻。

第二种:老师采取主动设疑,让学生进行课堂质疑。教师要充分查阅资料,细致阅读课文,深挖文体,整合重点内容。问题的提出要紧扣文本,体现趣味性,能恰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如教《最出色的球员》课文,我主动提出了如下质疑题:1、谁是最出色的球员?2、他为什么能成为最出色的球员?3、文章中为什么不写到了其他球员?4、你从乔丹身上学到了什么?5、你能说出你认为最出色的球员是谁吗?理由是什么?6、学完本文,你积累了哪些有丰富哲理的句子?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在课堂质疑中,发言热烈,气氛活跃,很好理解并掌握了这篇课文的主旨内涵。

第三种:引导同学在对课文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从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含义,段落的安排,中心意思的表达,写作方法的选用等方面提出问题,通过比较、辨析、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我让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7小节后,根据上面的要求,要同学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同学们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提出了几个问题:1、“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重这座桥……”句中“十分”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在国内,这座桥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句中“历来”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句中“之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这段文章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然后让同学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通过这样的质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总之,质疑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要常用不懈,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只有在语文课堂上主动置疑、巧妙设疑、深入探疑,学生才会真正地理解并掌握课文,从而真正提高语文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