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阅读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元认知策略被认为是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体现在阅读的组成部分、心理语言学基础和社会语言学基础等三个部分。

【关键词】 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

近来,在有关阅读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阅读过程中人的元认知意识问题。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对理解过程的意识和监控对熟练阅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意识和监控过程通常被认为元认知,即读者关于阅读认知的知识和他们在监控与调节文本阅读时所操纵的自我控制机制。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重要因素: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技能。元认知知识指个体对于影响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那些因素的认识,在阅读活动中就是读者对自己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记忆特点、阅读特点、阅读材料类型和阅读策略的认识。元认知体验指个体对认知活动的有关情况的觉察和了解,反映在阅读活动中就是关于阅读任务的难度和熟悉程度,关于当前阅读进展、遇到的障碍、面临的困难以及关于阅读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体验。元认知技能是指个体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的技能,在阅读活动中主要体现为:①计划:即个体对即将采取的阅读活动进行策划,主要体现为明确阅读目标、回忆相关知识和选择阅读策略;②监测:指个体对阅读活动的进程及效果进行评估,主要表现为获知阅读活动的进展、检查自己有无出错、检验思路是否可行,对阅读活动的效果、效率以及收获进行评价;③调整:即根据监测所得来的信息,对阅读活动采取适当的矫正性或补救性措施,包括纠正理解错误、排除阅读障碍、调整思路等。贯彻元认知策略首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阅读的定义与组成部分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信号后大脑处理、加工与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与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听力相比,阅读虽有可以反复琢磨、仔细推敲文字等有利方面,但它不能借助于说话情景、说话人面对面的语音、手势与体态语等外界因素,从对话的“意义谈判”中得到启示,而全靠读者自己的思维、语言能力与知识水平理解语言。格雷布总结了多年来的实验与研究,指出外语阅读包括六方面要素:自动认字技能;词汇与语言结构知识;语篇结构知识;社会与文化背景知识;分析、综合与评价技能与策略;监控阅读的无认知知识与技能。

要使外语阅读正常运作,这六种知识、技能与策略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既有明确的分工,又不各自为政,而是互相联系与配合的一个整体。当某一方面要素比较薄弱时,另一要素会设法弥补它的不足。例如,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在阅读中若对某一词汇感到陌生,其它知识与技能――如社会文化知识、分析与综合技能等会提供线索予以帮助,这就使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成为可能。

二、阅读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

阅读是进行认知构建的心理语一言的过程。传统上人们把读视作被动的、接受性技能,认为读的过程是消极被动的认识过程。事实上,阅读的关键是理解,它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它需要读者超越语言符号,并将其与自己的知识、经验相联系进行思考、判断、推理、印证和修正,赋予语言符号一定的意义。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作者将思想用语言符号表述出来是编码的过程,读者阅读便是理解、接收信息的译码过程。这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读者并不是一字不差地辨认语言符号,而是调用一切言语和非言语(认知策略)手段进行信息译码加工,透过语言的表层结构理解意义,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读者从视觉感知语言符号到完全理解文章的意义是与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个人经验等相联系的认知加工过程。

书面的阅读材料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信息,读者对书面信息的认知加工往往同时使用三种信息提示:文字符号、句法和语义。文字符号的提示是指辨认文字符号,并转化成声音表象,达到与意义联系。句法信息是指语言结构、词序、句型等。它们有助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语义的提示是从上下文或自己的知识、经验中获得线索,从而影响理解某种信息,有时可忽略句法成份,加速理解速度。

人们一般将书面符号的释意过程分为“自上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前者是读者通过辨认语言符号,综合运用一切语言信息达到词义的理解,信息一般是自下而上直线处理的。后者通过运用背景知识、个人的经验和情意、文化意识即“图式”来理解文字符号所代表的真实意义,推断作者的意图。它是语言学知识和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图式理论”。这个进程中信息自上而下地得到处理,即高层次能影响低层次,高层次上的知识能预料与帮助低层次上的信息处理。但现在人们一般认为阅读是高低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张阅读沿两条线同时进行。

三、阅读的社会语言学理论基础

近年来,在第一语言阅读研究中出现了“新读写教学法”,从社会语一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将阅读解释为作者与读者思想、感情与语言交流的过程,对第二语言阅读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读写教学法认为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每一次阅读是一种“社会事件”,作者与读者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题材与体裁,进行着意义的沟通,这些是任何交际活动都包含的内容。阅读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读者阅读的对象不应仅理解为书面文字的语言材料,而应看到使用语言材料后面的作者,他与读者生活在何种社会与阶层之中,他们各有着何种文化、社会地位以及使用怎样的语言都影响读者阅读理解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共同起着作用,并无主次之分。由这一观点指导的阅读研究,其重点从读者的社会心理特征转向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文化与社会地位之异同。在教学中也更重视作者的意图和他们与读者的沟通。

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阅读的本质,使人们对阅读的认识更加全面。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特点,吸取理论中合理部分,指导实际的阅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阳:《英语教学法:技能与技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胡h ,女,(1978-),四川成都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