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眼部黏液表皮样癌三例并文献复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眼部黏液表皮样癌三例并文献复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3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7 - 81 - 02

【关键词】表皮样癌;黏液;眼部

发生于眼部的黏液表皮样癌颇为罕见,至今国内外报道较少[1],现将我们遇到并诊断的3例眼睑黏液表皮样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例1 ,男42岁,右眼长肿物2年,PE:右眼鼻侧球结膜有一粉红色肿物,蒂部位于泪阜,活动,大小0.8×0.6cm。手术所见,肿物蒂部位于球结膜下,无粘连,呈状。大体:息肉样物一个,带蒂,大小,0.8×0.6×0.3cm。例2,男25岁,左眼长肿物1年,左眼泪囊部新生物,蕈伞状,与周围无粘连,手术摘除。大体,灰白灰红色组织一块,0.4×0.3×0.1cm。例3 ,男30岁,右眼长肿物2年,PE右眼睑结膜一息肉样物,活动,大小0.5×0.4cm,与周围无粘连,手术摘除。大体息肉样物一个,0.5×0.4×0.2cm。

1.2 方法三例标本均用10%中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特染,光镜观察。

2 结 果

2.1 大体三例标本分别呈息肉状,蕈伞状,体积0.4×0.3×0.1~0.8×0.6×0.3cm。

2.2 镜下肿瘤细胞由黏液样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黏液细胞分化成熟,呈杯状或柱状,胞浆透明,核在基底部,表皮样细胞似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中间细胞呈立方形,体积较小,大小一至,胞浆少, 类似上皮的基底细胞,肿瘤细胞呈片状,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

2.3 PAS、阿辛蓝、及粘蛋白卡红染色,黏液分泌细胞的浆及黏液物质均呈阳性,而且对透明质酸酶的消化具有抵抗性[2]。

3 讨 论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也称黏液表皮样瘤(mucoepidermoid tumor),Stewart 等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将其称为黏液表皮样瘤,并又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WHO也曾采用黏液表皮样瘤的名称,但以后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名称并不恰当,认为此肿瘤全部为恶性,应称为黏液表皮样癌,多发生于涎腺,眼部发生颇为罕见。

3.1 临床表现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占70%,其它部位则少有发生,眼部尤为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约1.5:1,本文报道3例均为男性。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高分化型,占多数,一般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慢,病程较长,肿瘤体积大小不一,边界清楚,活动,表面光滑,可为囊性,亦可为实性。低分化型肿瘤生长较快,常伴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可破溃而继发感染。

3.2 病理改变(1)大体形态位于角膜缘的为红黄色质块,白斑及隆起的结膜溃疡,位于球结膜的则呈息肉状、蕈伞状。低分化者倾向于早期复发及局部侵犯,可有眼内扩展及侵犯眼眶组织。(2)镜检黏液表皮样癌由黏液样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黏液样细胞分化成熟时呈杯状,胞浆透明,核在基底部,分化不成熟时,似腺癌细胞,胞浆内含黏液,胭脂红染色阳性,表皮样细胞类似口腔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偶见角化,中间细胞呈立方形,体积较小,大小一至,胞浆少,类似上皮的基底细胞,中间细胞可向黏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演变。高分化者,黏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较多,中间细胞较少,瘤细胞可形成不规则的片状,但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常衬覆黏液细胞,黏液样细胞可覆盖于表皮样细胞上,也可夹杂在表皮样细胞之间,较大的囊腔可有突入,腔内有红染的黏液,低分化者,主要为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而黏液样细胞较少,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分裂,实质性上皮团块多,囊腔少,并可见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3)免疫组化 肿物中存在简单黏液型糖类抗原(T、Tn和syalosyl-Tu),有学者指出,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具有特征性表达CK7、CK14和线粒体抗体,提示有纹管样分化。(4)生物学特点 黏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上皮细胞,低分化者常呈浸润性生长,复发率高,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到骨,脑,肺者较少,但高分化者可有完整包膜,完整切除后复发较少[3]。

3.3 鉴别诊断本癌的鳞状细胞成分,往往很多易误为鳞状细胞癌,宜仔细观察,进行黏液染色对鉴别有很大帮助。

3.4 治疗及预后黏液表皮样癌原发灶的处理主要是区域性根治性切除,黏液表皮样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但对低分化型术后可配合使用放射治疗,有可能提高疗效或减少复发。黏液表皮样癌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eyelid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眼科学报,2005,3.

[2] 中山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同济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外科病理学.第2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Juan Rosai.回允中主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9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