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眸与前瞻:士官教育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眸与前瞻:士官教育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士官教育是伴随着我军士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在我国只有20多年的历史。我军的士官教育研究以士官教育实践为依托,以解决士官教育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甚至有碍于士官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今后士官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士官 士官教育研究 综述

士官教育是伴随着我军士官制度的建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军事教育类型,是实现我军“五支队伍”人才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高技术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是士官教育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我军的士官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域以来,已有20多年的历史。总结我军20多年士官教育研究的成果,昭示士官教育研究的发展前景,无疑对于进一步提高士官人才教育质量、推动士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士官教育研究回眸

我军的士官教育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我军士官教育研究以解决士官教育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士官教育的要求为目标,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论证了士官教育的目标和本质

论证士官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是士官教育研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学者们认为,我军大多数士官直接担负着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士官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过硬的军事政治思想素质、精湛的装备维修技能、熟练的装备操作使用能力、较强的组织训练能力、一定的基层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的士官人才。士官这种应用型人才特点要求士官教育具备较强的岗位指向性,从而决定了士官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性质。同时,士官教育以培养士官的职业技能为主,教学的过程侧重于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用结合、急用先学,重视所学的知识、能力直接、快速转化为部队战斗力。另一方面,士官所学的专业必须服从于部队装备发展的需要,士官教育专业的设置不是以某一个学科种类来划分,而是以装备的种类和型号来划分的。因此,士官教育又具有非学科教育的性质。

2.揭示了士官教育的特点和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

揭示士官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是士官教育研究的又一个基本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士官教育具有下列特点:(1)定向性。士官教育要与用人单位的士官编制及配备结构要求相匹配。(2)阶段性。士官教育形成了由初级到中级、由中级到高级依次递进逐步深化的系统体系。(3)岗位针对性。士官的任职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都必须贴近岗位要求和装备发展的要求。(4)综合性。士官教育必须使士官在政治、技术、管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5)实用性。士官教育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实用专向,必须学得会,用得上。士官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为三个“相适应”,即士官教育必须与部队基层建设需求相适应,必须与士官岗位任职需求相适应,必须与士官职业特点相适应。

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确立了以任职教育院校为主体,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培训体制。为适应这一变化,士官教育研究者在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目标和与士官任职教育相适应的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者认为,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在于:(1)定向性。士官教育在招生、分配等方面都与用人单位的士官编制及配备结构要求相配合;对于不同专业的士官学员要针对其专业特点和未来岗位的要求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对同一专业的士官学员,也要综合不同分工的岗位要求,全面充实教学内容。(2)阶段性。不同级别士官的不同岗位能力和责任要求和逐阶段选拔晋升,必然要求士官教育的目标、教学时间、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模式等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士官教育的递进性、互补性和协调发展性。(3)针对性。士官任职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都必须牢牢贴近岗位的要求,针对装备的变化。(4)综合性。士官同时扮演着“士兵”与“军官”的角色,这就决定了士官任职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综合。

3.探讨了适合我军士官教育特点的培训体系

构建适合我军士官教育特点的培训体系是士官教育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了适应我国国民教育相对不发达,士兵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国情和军情,士官教育研究论证了我军士官教育采用岗位指向性明确、军事专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相结合、以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培训模式,同时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考核机制。

新的士官制度改革方案颁布实施后,我军将进一步提高士官在士兵中的比例,增加中、高级士官的编配员额。这一变化要求士官教育不断扩大培训规模,优化培训结构,提高培训效率,走出一条规模与内涵双重发展的道路。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学者提出,士官教育应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即以承担士官培训任务的院校为龙头,通过与相关部队及军兵种各级培训机构以契约的形式组成教育培训联合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创多方力量育人的新局面,最大限度地提高士官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这一构想能够使各训练机构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士官教育资源整体利用效能的提高。

4.建立了适合士官学历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归纳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士官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士官教育培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也是士官教育研究的又一个现实问题。我军士官教育训练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军事共同科目和政治理论课四大部分。士官教育研究者以该课程体系为基础,从教学论角度出发对士官教学方法进行了理性归纳,认为士官教学方法可以区分为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具体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教练法、实习法和演练法等。

5.开展了中外士官教育比较研究

中外士官教育比较研究是士官教育研究的另一个重大领域。为全面了解外军士官教育的基本情况,总结外军士官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以便为我所用,我国士官教育研究者还从士官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体制、招生制度、培训目标和途径、教学内容等方面对中外士官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比较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观点,如“士官教育不能沿用生长干部的学历教育模式”,“分级递进、职级兑现的培训模式是适合士官专业特点的最佳培训方式”,“依据士官任职教育特点构建士官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军士官教育体系,提高士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士官教育研究前瞻

士官教育在我军历史上是首次,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因此可以说士官教育研究理论创新的空间十分广阔,创新的条件比较优越。但是,我军士官教育研究的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甚至有碍于士官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从今年开始推行的新一轮士官制度改革,对完善士官培训体系又提出了新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并提出解决措施是今后士官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向。

1.士官教育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士官教育理论应当是包含士官教育学、士官教育训练学、士官教学论、士官课程论、士官教育技术学、士官学习论、士官教育心理学等多级学科构成的理论系统。但目前在这一体系中,除士官教育学、士官教育训练学有过专著外,其他学科的专著尚不见踪迹,只是偶尔有几篇论文涉及课程、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士官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还存在许多亟待填补的空白。

2.士官教育研究缺乏体现时代要求的理论资源

当前士官教育理论研究的真正动因并非源于当下士官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问题并谋求解决之道,而是跟风式或炒作新题材式的研究,一会儿是素质教育研究,一会儿是创新教育研究,一会儿是职业教育等。这种肤浅的研究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理论,只是形成了士官教育研究文章多、但缺乏真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虚假繁荣局面。当没有真正体现其时代要求和创新张力的理论、思想和方法为引导、为支撑、为推动力量时,任何形式的士官教育实践创新都最终成为形式主义的过场。推动士官教育实践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急需真正体现其时代要求和创新张力的士官教育理论引导和支撑,这是摆在士官教育研究者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3.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士官教育培训体制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尚不明晰

目前我军士官教育虽然形成了士官学校(含军官院校士官系)、军区训练机构和教导队的三级培训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士官岗位工作的复杂程度来区分的,对士官个体而言,实际只具有单层培训意义,即“一训定终身”,经培训后任职初级士官,要想晋升为高一级士官,没有明确的培训途径供选择。这种培训体系离“先培训后任职、先培训后晋职”的士官任职目标还很远。有学者提出,根据初级士官为技工,中级士官为技师、高级士官为高级技师的人才模式,我军应建立多层递进、晋训结合的培训体制,即按照士官层级和期级分层分阶段培训,每一层或阶段既相对独立、又递进或连接为从低级培训到高级培训的完整的培训通道。但这种体制如何科学构建,思路尚不清晰,需要进一步研究,更需要实践检验,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我军士官培训的课程体系由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军事共同科目和政治理论课四大部分构成,但这种课程体系是按照学历教育的需要而设计的。随着士官教育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型,这种课程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士官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学者提出,士官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加强拓宽专业基础课,强化社会和军队通用课程,重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并建议采用两种模块结构:主干课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构和非主干课(选修课)模块结构。也有学者提出,根据新型士官人才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士官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任职教育的需要,基础课的设计应突出专业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任职课程设计应以任职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为牵引,突出任职首要能力的课程,同时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建立以士官岗位活动为中心的知识综合体。这些观点还是处在抽象层面的粗略设想,离具体的课程设计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这些观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没有达成共识,更没有恰当的理论支撑,是否科学还需要深入研究。

4.士官教育发展战略有待进一步论证

士官教育发展战略是士官教育研究的新课题,是以超前的意识和战略的眼光来谋划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军士官教育的发展策略,关系到士官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笔者曾对我军院校士官教育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过探讨,提出了院校士官教育发展的近期战略和远期战略两种形式。近期战略是大力推进两个转变:一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即由“一训定终身”的培训向适应岗位要求继续培训的转变,由技能培训向素质培训转变。二是以中专为主体向上延伸,积极开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主要形式为自学考试和函授,对象为已经过任职培训的在职士官,使其既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学历层次,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远期战略是构建系统培训、专项培训和在职培训相衔接的培训机制。院校士官教育的长远目标应当是使每个士官在任职或晋级前都能得到与任职岗位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相当的培训。这就要求办学层次多样化,士官院校应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办学,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既相分离又紧密结合,构建系统培训、专项培训和在职培训相衔接的培训机制。这种战略构想层次分明,为研究我军士官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这一战略构想只是局限于士官院校教育领域,没有对整个士官教育进行通盘考虑、谋划。至于如何对我军整个士官教育进行通盘考虑、谋划,以确立适合我军未来发展需要的士官教育发展战略,是今后士官教育研究需要突破的又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备.士官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0-11.17.

[2]王修敏,田野,殷枢铭.士官任职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M].马立峰.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暨研究生教育.北京:长征出版社,2009:336.

[3]张保忠,杨丽飞.士官教育理论创新的欠缺及应对策略[M].朱宁,马立峰.军事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54.53.54-55.

[4]邓忠党.中外士官教育比较[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239.113.185.152.44.145.

[5]于正泉.士官教育概论[M].北京:军事宜文出版社,1996:25-27.30-36.

[6]李洪新,李班,章晖丽.关于士官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M].李元奎,马立峰.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467.

[7]王修敏,田野,殷枢铭.士官任职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M].朱宁,马立峰.军事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336.

[8]凌树科,苏艳茹.论我军士官培训途径的改革[J].中国军事教育,2008,(1).

[9]李明润,陈晶.论士官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目标与思路[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9,(2).

[10]王平.略论新型士官人才培养与教育训练转型[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