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德育实效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及问题,并进行相应原因探析,从德育对象、内容、方法、教师本身等角度为提高德育实效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效性 德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29-02

德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指导下,高校更是把德育放在教育体系的首要位置,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批判,显示了高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高校对德育的高度重视与德育实际成效间的矛盾引起了笔者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 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效益。是主体行为实践活动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当前与长远的影响,以使德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发生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益于实现预期目标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获得的实际效益。

第一,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对象,考察分析其实效性现状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内化了道德知识,形成了道德情感,培养了道德意志,并通过道德习惯表现出来为衡量标准。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道,有较多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考试作弊已成为各高校目前最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另有报道披露,近六成大学生承认抄袭论文。有的学生一谈到写论文,脑子马上想到上网查找,然后复制粘贴,甚至一些不惜花高价请人。

第二,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情况的评价来衡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向社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美誉度和社会期望值在不断下降,调查显示“从高考制度恢复到现在,大学生从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转变为追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及商业上的成功”。

高校德育尽管得到较大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的实效不容乐观,实效性呈现较弱的特点。

二 高校德育实效性较弱的原因分析

笔者将从高校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上的误区两方面来分析其实效性较弱的原因。

1.理论上的误区

第一,以智代德论,误解道德的内涵。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习惯这四种基本要素,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它是后三个要素产生形成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转化成道德行为习惯才算是最终道德的养成。而以智代德的观点认为知识即道德,人的非德是由于无知,从而认为智育可以代替德育。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提出“智者就是善者”这是一种夸大知识作用的观点,诚然,知识对形成道德是有益的,是形成高尚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但并不是说知识就是思想道德。智与德是人的精神领域两个本质不同的要素,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代替,也不能无条件地自发转化。

第二,完全寓它论,否定德育的实体性。当前高校中有较多人认为德育的任务和内容都是“虚”的,不需要独立的形式和途径方法,只能全部通过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通过没有德育功能的教学、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来进行。持这种观点的人排斥为德育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

从德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来看,确实需要在实施时充分利用其他各育的活动,富有“寓它性”的特点,这一点不能否认,还应加强。问题在于把德育手段的“寓它性”夸大到“完全”的程度,这种“完全寓它性”的做法,必然会把德育变成其他各育的“附属品”,使德育失去了其独立的实体地位,这样必然会削减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来看,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十大部分,十分广泛,但我们现行的德育内容被人为窄化,过分强调其政治,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会忽视学生其他如心理健康、高度的责任感、交往能力等品质的培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使德育无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真正完善道德人格的人。

2.实践上的误区

第一,说教为主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方法仍以传统的说教教育为主,教育者通过灌输、训导、批评的方式将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出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极少得到发挥。这样的德育起不到较大效果,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德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学生作为德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头脑不是一张白纸,任教育者随意描绘和涂抹,尤其是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定品德基础,他们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要经过他们自身的审视和选择,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内在自我发展的需求。

第二,单一的德育途径。高校德育有较多途径,如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党团组织的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当前高校德育中,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他途径较少使用或根本没有使用。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德育工作者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能接受的意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大学生接受这种意识和知识,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一过程全部完成,知识、情感、信念、行为缺一不可,才算是德育的完成。而德育课堂教学只是将德育过程进行了一半,使学生获得德育认知,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道德习惯。真正的道德需要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所以这种单一的德育途径势必削弱德育的实效性。

三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1.确定对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针对性才能增强实效性,增强高校德育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如何,思想倾向如何,思想障碍在哪里。首先,认清大学生的德育特点。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心理发展正在继续,但趋于平稳。较之中学生,能够进行高度抽象思维活动,能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其本质,但存在盲目冲动性,自制能力、心理素质不够强等特点。其次,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落实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时,能使大学生形成能动的自我教育力量,当德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在培养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思想转化,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2.更新德育内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改革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德育内容的改革原则即是把学生培养为全面、独立、道德、健康和创新的人。从当今知识经济对人才全方位的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更要注重大学生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3.将德育的实体性与寓它性相结合

在上面谈到过德育具有实体性,也承认德育具有寓它性,但同时反对完全寓它性的观点。实体性的特点要求德育要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寓它性则表明可以将德育与其他各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机结合起来,在智育、体育、美育时附与德育的内容。如在智育中传授道德知识;在美育中体会真、善;在体育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严密的组织性等。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我们要同时重视这两性,一方面可以防止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开展德育的途径及方式。

4.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德育教师要加强品德素质。德育教师职业特点在于高度的伦理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其次,知识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知识素质指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深度和广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德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最后,能力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德育教师有效地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该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海纳.谁培养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J].中华魂,2012(17)

[2]李香善.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

[3]刘华清.以生命教育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