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流转税税制与物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流转税税制与物价关系的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为分析我国流转税对物价的影响及程度,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比了流转税和其他重要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并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以及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流转税与物价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发展进行动态实证研究,对流转税内部各构成税种的贡献以及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及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流转税 物价水平 协整回归 税制改革

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实现73210.79亿元,比2009年增长23.0%,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流转税收入合计占比达66.7%,所得税占比为24.2%,这一税收收入格局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一直延续着,从未发生过根本性改变,过高的流转税比例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据此,业内人士表示,流转税已成为我国高物价的推手,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步伐。

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备受通货膨胀的困扰,尤其是近两年来CPI不断创出新高。对此,我国应对的主要策略是紧缩银根,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辅之以加息的手段,但从实践来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专家由此判断,此轮物价上涨并不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各种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就包括了流转税因素。流转税占比过高对我国的物价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模型计量方法深入分析我国流转税对物价的影响,以此作为今后提出我国流转税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对税收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有研究最优税收比例的,有深入研究某个领域的,也有对他国的税制进行深入剖析的。如Gerald W. Scully(1995)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外部性,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发现最佳(增长最大化)税率的范围应该在21.5%-22.9%之间,研究发现1949-1989年期间,税收超出这一水平,直接影响GNP累计亏损约30万亿美元;Mr. Joseph C K Fu(2011)在其专著中广泛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流转税的每一种税制,从增值税、消费税到营业税,相应的章节里也包含了相关的法律、规章和裁决,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对流转税制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大量研究却是从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开始的,具体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流转税的内涵、影响及其改革出发对其进行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张悦(2011)以初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视角分析了我国流转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而提出了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流转税改革设想。二是以流转税与所得税角度研究税收结构问题,以定量分析为主。如王亮(2004)通过1992~2002年的税收数据拟合模型,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时,最优的流转税、所得税占GDP的比率,并得出目前的税改重点应为增大所得税比率的结论。三是从流转税在具体行业中的实际运用出发,立足本行业探讨流转税改革的思路。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流转税司课题组(2008)分析了我国物流业流转税政策现状,提出改善税收环境,促进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流转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定性分析成果较多,定量分析偏少,因此,研究流转税还有很大的空间:一是选择相关数据建模时,没有考虑到它们之间经济学方面的匹配性,有可能造成统计学上的伪回归问题;二是研究流转税与经济的关系时,切入点还可以再细化,了解流转税是如何通过具体因素的传导来影响宏观经济。

流转税与其他相关因素对物价影响的比较分析和结论

(一)指标选取与解释

影响物价的因素很多,而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是物价上涨的两大基本动力,前者包括货币因素和实际需求,后者包括国内成本推动与输入型成本推动。本文选取交易性货币供给、美元汇率、流转税和城乡居民平均工资四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因变量则分别选取上、中、下游产业的物价定基指数,分别为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上述四种因素会对各个领域的物价上涨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考虑上游产品价格会通过产业关联对中下游产业产生间接影响,形成物价上涨的加速机制,因此,本文还选取某些物价指标作为自变量一并进行分析,具体指标及解释如下:

交易性货币供给(TMS)。与货币供给M2不同,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的交易性货币供给包括现金M0、短期贷款、短期消费信贷和非住房中长期贷款。由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交易性货币由M0、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构成。

美元汇率(DER)。输入型成本推动也是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这里选取代表进口价格的美元汇率,即100元可兑换的美元数量。

流转税(TT)。流转税是影响国内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由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国内消费税以及关税汇总而来。其中国内增值税不包括进口产品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不包括进口产品消费税。

城乡居民平均工资(AVI)。国内成本的另一推动因素主要是工资上涨引起的劳动成本的上升,这里城乡居民平均工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年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

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MPP)。反映工业企业作为生产投入,而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的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是扣除工业企业物质消耗成本中的价格变动影响的重要依据。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该指数可以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影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