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用 第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用 第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用DIAT CM系列三脚架

国内的脚架制造行业在技术和工艺上变得日臻成熟了,而且陆续涌现了一些新晋的优秀脚架产品制造商,中山勤芳企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它们在三脚架OEM代工制造方面经验非常丰富,恰逢他们旗下的新品牌DIAT(缔而特)出品的CM-254A脚架来到本刊编辑部,那么这只来自新晋品牌的最新脚架表现如何呢――接下来的试用过程将回答这个问题。

外观工艺是一个新三脚架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单考量这一项,那么CM一254A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当然,不仅是外观,当笔者拧开它的锁紧环抽出整只脚管后,发现里面的做工也不错,在国产品牌里应当算得上是相当优秀,甚至可以和一些日系脚架品牌的主力产品相媲美。具体点说,DlAT三脚架的三通部,表面处理都非常精细,应该是采用了精锻工艺,CM-254A由于是典型的旅行三脚架设计,脚管需要反向折叠,因此DIAT对其三通部采用钟形结构以加强结构强度。其脚管角度调节手感比较顺滑,各挡的定位耦合装置的设计也很有特点,各挡锁止接触面设计在靠近中轴的三通部的内侧,而非面向使用者的外侧,从实地测试看,这种耦合定位的方式比起我们常见的似乎更牢靠一些,但缺点是调整脚管角度的扳扣会卡得更紧,单手不易操作。DIATCM系列的中轴虽然不是两段式,但设计很合理,带有定位槽,重载时不会出现意外转动的问题。此次随脚架附送的KHl0云台的操作手感在国产同类产品中也属于中上水平,并且非常独特的在两个操作平面上都安装了水平仪,外观工艺也不输给其它竞争对手。在若干周的试用中,这支脚架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当然这个周期不算长,并不能说明它的实际故障率如何,但至少在使用中它操作的稳定性和各旋转锁紧机构的可靠性都比较理想。唯一稍觉不适的地方,就是它携带起来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级别产品要多费些力气,从自重数据上看,也是这样,当然轻便和稳定总是一对矛盾,自重稍大对于拍摄来说有时并非坏事。总的来看,DIAT CM-254A的做工和使用表现其实并不含糊,如果DIAT今后能再接再厉,那么我们很推荐广大影友关注他们的产品。

佳鑫悦TSR系列三脚架

佳鑫悦品牌的所有者中山宝怡企业在最近一年以来显得非常活跃。本文中您将看到的TSR系列三脚架就是宝怡在P&12011大展期间推出的新产品之一。

我们收到这只TSR系列脚架,具体型号为TSR-254C,这是一只25mm管径,4节脚管的碳纤维三脚架。不过遗憾的是,官网上目前还没有这个型号的资料,只有同门兄弟TSR-255和255C这两个5节脚管设计的型号。TSR-254C从结构上看,是典型的专业级轻型脚架,脚管不能反折,采用翼型扳手的中轴锁紧装置,并未加入太多的流行因素,不同的是TSR脚架上设计了可拆卸的脚管以及两段式中轴,它们拼接起来可以组成一只独脚架,以便在户外满足摄影师随时出现的特殊拍摄需求。在经过若干周的实际试用,我们发现这只脚架和之前的同类产品(25mm管径级别的碳纤维三脚架)相比,携行感觉明显要轻巧一些。究其原因可能是佳鑫悦在TSR的金属三通部,采用了更轻的合金材料,并且它们的金属精锻工艺和之前相比又有所长进,这个三通部的主要部位,厚度和体积明显得到了控制,但机械强度似乎变得更好了,同时表面加工的细腻程度也相当出色,相比之下他们的碳纤维脚管在制作上似乎仍有改进的空间,另外其圆柱形中轴也缺乏止动的凹槽设计,好在TSR-254的实用表现尚属稳定,值得那些喜欢轻便脚架的人士考虑。

实拍体验PhottiX Strato

其实不必多说,大家一看图片就知道今天的话题又是Phottix的多合一无线闪灯/快门遥控器的新产品。这个名为Strato的四合一闪灯遥控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完美地连接相机原厂或副厂的程序闪光灯,并实现E-TTL、i-TTL或者ADI等先进的自动闪光曝光控制功能,因此适用人群更广,笔者对其也是垂涎已久,要知道它的长项是无线控制广大影友手中常备的尼康、佳能、亦或索尼的各型程序闪光灯,在更远距离上(官方数据达100米)实现无线TTL闪光同步,如果说之前我们测试的主要面对影楼和工作室的Atlas太过高端的话,这次试用的Stratto的性能表现就与广大影友的日常拍摄也密切相关了,绝对值得各位仔细考量。

话说各大相机厂牌的程序闪光灯热靴接口均自成体系,不相兼容,因此Phottix的Strato和之前的Atlas不同,在选购时你需要根据自己相机的品牌选择相对应版本的发射器。比如我们此次试用的就是对应佳能相机的版本,支持佳能的E―TTL闪光功能,那么你需要在使用时保持发射器连接在EOS单反的热靴上,或者通过原厂附赠的佳能版TTL同步线连接在机身上。当然,接收器也要考虑你使用的闪光灯的品牌,比如尼康的就一定要使用对应尼康版本的接收器,但Phottix Strato还是通过自身的设计改善了一点品牌间的兼容性――如果你的佳能版发射器连接在佳能相机上,是可以控制远处连接尼康闪光灯的Strato接收器进行同步闪光的,只是看起来并不能实现程序自动控制曝光的TTL闪光同步。Strato发射器能够控制4个互相独立的频道上的接收器,不过原厂发来的样品只有一对,所以我们无法考察这种条件下,系统的表现如何。好在,北京西单人头攒动的大街上可以很方便地验证一下遥控距离数据――在这里我可以和搭档站得足够远,中间的遮挡只有行人。实验证实Strato在目视远多于100米的地方遥控依然有效――光引和红外线引闪是不可能覆盖如此远的。不过在室内穿墙使用的话,这个距离会由于建筑物阻隔而降低。为了测试这个遥控器的在使用佳能的E-TTL闪光功能时的兼容性,我们选用了一只副厂兼容E―TTL功能的闪灯,而非原厂闪灯。实测显示,即使是这种组合,Strato也可以顺利引闪并实现自动闪光曝光控制的E―TTL功能,并且成功率相当不错。除了能通过热靴连接程序闪灯,Strato也能够通过PC同步线连接影室闪灯。从试用的表现来看,对于那些手里有1―2只原厂或副厂的TTL程序闪光灯的摄影爱好者来说,Strato是外拍时不可多得的利器,它轻便小巧而且能够轻松连接原厂或副厂的程序闪光灯,实现程序化的TTL闪光控制,特别需强调的是,通过Strato实现的佳能E-TTL、尼康i-TTL或者索尼ADI闪光控制功能,一来影友不用进行复杂的灯上或机内菜单设置,二来不易受外物遮挡,控制距离更远,成功率更高,第三甚至也不受闪灯或机身在无线闪光功能方面的限制,只要你的闪灯能支持备品牌对应的TTL功能就可以了,无所谓是否能控制主、从

灯引闪,因为连接好Strato就足够了。比起投资一只原厂的无线TTL闪光控制器或能够作为主灯引闪的旗舰级程序闪光灯,买一只Strato的价格实在要便宜得多,可谓是附加价值超高的配件产品。

注意:发射器是不能关的,那个开关只是控制所有频道和单独频道的(我之前以为也是开关,把我给白高兴了)。接收器可以关。Phottix Strato接收器可以接附赠的快门线,然后用发射器控制相机,而且还可以半按发射器的按钮对焦,然后按下去拍照,非常实用的功能。

天域5789摄影包试用手记

在上期的实战栏目制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我们的作者车路遥先生居然同时在使用3只天域品牌的摄影包(一R是主力双肩背包,2只袖珍包用来装附件和一台便携DC),询问之F才知道他也是一位天域摄影包的“粉丝”,于是我们决定在这期栏目中,让这位“老”用户试试天域的新产品――5789摄影包,看看他会作何评论?

从2004年购买了第一只单肩款摄影包5743,到后来2007年的经典双肩款5549,以及两款装载小型相机的袖珍相机包,我先后使用过5款天域的摄影包,回想一下,从放下廉价的国产摄影包之后,天域是我唯一接触的摄影包品牌了。之所以多年来始终都是天域品牌的忠实拥趸,是因为天域公司推出的产品具有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在长时间背负是永不会觉得疲惫,同时天域摄影包丰富的可扩展性,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搭配附件来扩充功能。另外,相对于其它摄影包品牌来说,天域品牌一般会采用“中灰内衬”,在户外使用时可以临时作为测光灰板来使用。这些,对于经常外出的摄影师来说,非常有帮助。最近,我有幸试用了天域公司新推出的双肩款摄影包5789,这是经过近1年的蛰伏之后,天域公司重磅推出的主打新品,这款久经磨砺之剑究竟有哪些看点呢?敬请观看下文。

初见这款5789摄影包,浑然一体的设计明显有别于5549那种分层式的设计,从视觉上来看感觉要“皮实”得多。打开摄影包发现其实内部设计与5549相仿,还是采用了经典的模块化设计,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调整模块位置以适应不同器材的体积。(在这里要特别指出,5789与5549相比模块厚度还是有一定变化的。)背上5789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相对于5549感觉重了很多。摘下包来一看,原来是增加了许多金属元件,对于经常在户外奔波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更多的金属元件对于安全性增加了更多的保证。

观察一下5789的侧面,对于传统天域摄影包来说,最直观的改变莫过于侧面开口的设计了。之前很多影友经常抱怨在外步行的时候遇到想拍摄的内容必须要取下摄影包才能够拿出器材,往往因此而错过最佳的瞬间。这下好了,天域的“双肩背”用户也能够快速从摄影包中取出器材,不用担心错过精彩瞬间了。不过,需要提醒新影友注意的是:与类似5549的传统天域双肩款摄影包相比,由于采用了双面侧开口的设计且没有对应的扣袢以及其它防止背后的人轻易打开拉索的设计,外拍时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5789的背带和底部延续了5549的“SAS”设计,可以方便地安装附加设备。例如 小包、垫板等配件。从而充分发扬了天域摄影包可扩展性的这一大优势。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摄影包的内部设计。前面说了,新款的5789与前代相比内部模块的隔板厚度略有减少,大约是原来的90%。不过不必担心,事实上老款的模块过于厚重,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内部空间,5789的改良型设计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内部空间。

谈到了内部空间优化,我们下面进行一个十分“科学”的测试:

一般来说,摄影器材的形状多为不规则形状,所以类似于通常在摄影包内放置器材的测试方式有一定欠缺。例如:镜头为圆柱体、机身多为长方体、其它摄影附件也多不规则,摆放到一起势必会有一定空间的浪费。另外,每个摄影爱好者的使用习惯都有不同,单纯摆放器材的方式更加没有说服力。考虑上述问题,笔者借鉴测试汽车后备箱容积的方法,选择了一个“标准”体积模块作为标准,它就是统一鲜橙多软包装饮料。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标准模块”的参数:长13cm、宽5.5cm、厚4cm,总体积250ml。相信细心的影友应该想到什么了,是的,这个参数刚好与常见的100/2.8微距镜头体积相仿!

好了,我们开始使用这个“标准模块”来测试天域5789的内部容积。通过多次摆放试验,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标准模块”刚好可以平放在5789包内,13cm这样的内部厚度足可以放下安装竖拍手柄的单反机身了。那么具体的容积呢?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默认模块摆放情况下,5789的下部空间内整整装下了21个软包装饮料。换算成体积的话,21个这样的“标准化模块”总体积是在5250ml(5.25升)左右!足以满足外出时携带各种机身和镜头以及闪光灯的需要了。

接下来再来看看用于堆放杂物和附件的上半部分。和5549等早期产品相比,5789将原来软织物的面料改为硬质面料,相对来说更加安全。那么容积会不会因为面料的改变而受影响呢?通过测试我们在上层包内放进了13个软包装,但是还有一部分空余的空间。如果想进一步利用空余空间的话,还能够在上层硬塞进3个软包装。至此,上层包总共装下了16个软包装饮料。换算成体积的话,16个这样的“标准化模块”总体积是4000ml(4升)左右!

当然,笔者使用立方体所测得的容积有些理想化,在实际的拍摄工作中,使用摄影包装载圆柱形的镜头和其它不规则形状的摄影设备未必会很好的利用上述的空间。但总得来说,在试用过程中天域5789的设计很好地满足了我的使用要求(由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同时使用两个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容量大小和抽取设备的方便程度都非常重要)一如既往的大容积,在外拍摄时可以方便装下所有的常用摄影器材。而改进的侧开式设计,方便我在遇到不同场景时快速开包取出设备并进行更换,为抓拍关键的瞬间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