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进孩子的心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进孩子的心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56-01

曾经有一位妈妈常带着孩子去逛商场,可孩子每次吵着要回家,妈妈有些不明白,这么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应该觉得好看好玩呀,可她又一次蹲下身子系鞋带时,她豁然发现,当她以孩子一般的眼光去看商场,严重所看到的只是人来人往的腿与脚。蹲下身子,你才会看到孩子严重的世界,你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田,你才会发现这里是片多彩的世界,孩子们正以自己视觉去感受着这片蓝天,这片土地。

记得有人作出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的收获。儿童时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如何走进学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个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笔者认为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学生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个性的表现方式是千姿百态的,多侧面的。面对他们进行教育,就必须对每个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等经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如果教师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了、透彻了,可以说教育就成功的一半。

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是“小卡通”他们的表现会有积极的、消极的。只有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才能走进孩子,取得好的效果。反之,不了解他们、误解他们、原理他们采用不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记得有一年,我刚接一个新班,一名就叫袁朝的同学,每次在检查作业时,都说作业做好了丢在家里了。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就告诉他:“今天下午放学后,老师与你一起到你家看看你的家课做的情况。”结果他那天还等下课就溜走了。我打电话给他家,家长告诉我没回家,当时我急急如焚,立刻发动同学四处寻找,找到他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我马上买点东西给他吃,然后送他回家。边走边与他交谈,这才了解到他数学基础差,只要是家课没做或做错就会被父亲揍,为此,才常撒谎。当时我对他说,你很聪明,你看你的乒乓球打得多好,以后你上课要专心听讲,课后不会做的题来找我。从那以后以双科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中学。如果说理解创造了教育学生的条件,那么了解则是教师实施教育的着手点,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无一不是因为他们能够首先在了解与理解学生上下功夫,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二、尊重学生

我看到一本书中讲到:一位颇负盛名的中年画家,在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说起他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那是他上学时的一个课间,他和几个顽皮的小朋友趁老师不在教室,便在黑板上胡乱画起来,偌大的一块黑板,被几个小朋友的杰作占了一半,待下节课教师走进课堂时,他们已经来不及擦掉了。只好争先恐后地逃到座位上等老师的……果然,教师生气了,他让大家一一把那些“创作”擦掉,唯独留下来这未来画家的“处女作”,而且一下课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那是你画得吗”教师严肃地问,他只好不安分地点点头。“哈”教师又换上极兴奋的口吻说“你画得很好,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呀!”这出乎意料的奖励,使这位“小画家”的心中泛起了希望的浪花,因为这教师没有责备他,没有伤害他的自尊心。从身心发展规律来说一部分学生进入了青春期,体力和精力及个人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要求承认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尤其是较落后的学生,由于成绩差,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自尊心更强,反应更敏感,如果教师有意无意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甚至给他们难堪,就谈不上走进孩子,更谈不上教育孩子。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敬可亲,从而铭记教师的教导,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到做人做事的喜悦,让新的口头语在学生中盛行,“精彩极了”“我能行”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宽容学生

宽容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有一次,班上有一位学生拿了同学准备买钢笔的伍元钱,当时我听说后很生气,但没有指责他、厌恶他,而是在我们私下谈话当中,得知该同学也想要一支钢笔,于是,我把自己的一支钢笔送给了他说:“老师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知道同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的,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

几年过去了,这位同学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写信给我说:“老师,如果没有您当初的宽容,以及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做老师的就更不能,也没有必要时时扭住学生的某一些过错不放。就看近些年屡屡出现的训斥学生,变相处罚及至体罚学生,其根源就是在于老师太强调师道尊严了。

当然,宽容不是放松教育,而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是一种教育艺术,它是从善良心灵中流淌出爱的泉水,它是从理智中升华的美的绿荫,它是一切幼小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呵护与滋润。

目前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是一种人类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才能走进孩子,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走进孩子心灵世界,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观点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教师也会从儿童那里看到他们优于自己的奇想。怪想和创意,使教育变得更精彩,有活力,成为教师与儿童之间相互常量,彼此接纳,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过程,走进孩子与他们对话,才能使我们重视儿童,让儿童成为教师合作、共同探索的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鲜活生命。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只能建立在宽容与乐观期待上。

总之,如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就有有利于我们走进孩子,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