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突发性耳聋83例焦虑抑郁状态调查与护理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突发性耳聋住院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 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 抑郁自评量表(SDS) 调查分析83例突发性耳聋住院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 17~29岁年龄段患者的焦虑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6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的抑郁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抑郁指数高于女性,女性焦虑指数高于男性;听力损失重度组抑郁和焦虑指数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组;大学以上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均高于其他学历组患者;自费病人的抑郁指数高于公费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疗效较以往提高了8.2%。 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01-01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of 83 cases with sudden deafnessandnursing intervention
Shen Fang ,Zhao Miaofeng ,Wu Xiaochun
(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
[Abstract]Objective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and its influencingfactors, and to carry through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Methods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of 83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17 to 29 years age groups, the anxiety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age groups, age over 60 years groups ,the depression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age groups; male groups ,the depression index washigher than the female groups , female groups ,the anxiety index was higher than men groups ; severe hearing loss groups theindex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ild and moderate groups; colleg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dex were higher than patients with other qualifications; self-paying patient depression index was higher than at public expense.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of a 8.2% increase over the previous.Conclusion Providing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care can effectively advance the benig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andhelptoimprovetreatment.
[Keywords] suddendeafness; anxiety;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care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急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伴有耳鸣,部分伴有眩晕。其特点是起病急,听力在短期内急剧下降或丧失,机体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改变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有研究发现精神越紧张,焦虑、抑郁程度越重,听力改善程度越差[1]。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此类患者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我科自2006~2009年间共收治突发性耳聋83例,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因人而异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09年11月中山大学第五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3例。本组83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2例。发病年龄:17~29岁11例,30~39岁18例,40~49岁26例,50~60岁以上22例,60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2月,平均7.1天。排除有精神科病史的患者及持续使用安定类或其他抗焦虑药1周以上者。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1997年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2],听力损失轻度14例(损失10~30dB)、中度38例(损失31~60dB)、重度31例(损失61~90dB)。
1.2 方法
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对患者进行心理测定。以上量表均由调查对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1.3 疗效评价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1997年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2],痊愈:0.25~4kH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到该患者的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2 结果
2.1年龄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17~29岁组的焦虑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t=3.57,P
2.2 性别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男性组抑郁指数高于女性组(t=2.12,P
表2不同性别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指数的比较(X±S)
2.3 听力损失程度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重度组抑郁和焦虑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组(t=4.66,P
表3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组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指数的比较(X±S)
2.4 不同学历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大学以上组焦虑和抑郁指数均高于其他学历组(t=2.24,P
2.5不同费别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自费组抑郁指数高于公费组(t=2.31,P
表5不同费别历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指数的比较(X±S)
2.6 疗效
本组83例突聋患者,经药物及高压氧常规治疗,同时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出院之前复查电测听,18例痊愈,23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痊愈率21.7%,好转率27.7%,有效率32.5%,无效率18.1%。较本科2002~2005年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61例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痊愈率、好转率和有效率提高了8.2%。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认知心理干预 现代情绪心理学及认知理论认为[4],认知过程是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决定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人的情绪化是由认知评价引起的,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抑郁、焦虑),即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护理人员应指导突发性耳聋患者改变认知方式,用辨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凡事不要只看到消极方面,还应看到积极的方面,多与病人交谈,采用积极的支持性心理疏导,矫正病人的错误认知,使其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学会应对不良事件及自预负性情绪的方法与技巧,消除疑问与恐惧。
3.2认知行为干预 认知行为干预是指通过行为训练与学习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及认知的改变,抑制、替代或去掉不良行为,强化健康行为[5]。护理人员应指导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放松训练、静坐冥想、深呼吸法等,使病人情绪放松。采用组织团体讲座、集体交流等形式,以消除孤独感,建立社会支持。指导患者的家人理解和宽慰病人,帮助病人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3.3 建立有效的沟通对于单侧耳聋的患者,与患者交谈时,尽量靠近患者听力好的那侧说话。对于双侧耳聋患者,适当提高音量对话,但要注意言语及态度。还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采用书写文字、绘画图形、简单手语、面部表情、姿态等传达信息。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变化,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生活上给予照顾,让患者得到关怀,消除患者的孤独、苦闷心理。
3.4健康知识宣教详细讲解突聋发病原因、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等,向患者解释产生焦虑、紧张等是机体正常反应,但持续存在将影响治疗效果,平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对突发性耳聋治愈是很重要的,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自己调整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5心理护理因人而异本组83例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费别、不同病情程度的病人,其焦虑、抑郁程度不同,故要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工作,对患者应主动关心,了解病情,认真操作,细心护理。对于敏感多疑的患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每做一项治疗操作都向患者解释其治疗的目的及作用,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多给予关心、体贴,细心询问,并详细解释治疗、用药的经过,使其了解医生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和用药的,以消除患者在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精神负担,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有关[6]。患者不明原因突然听力下降或丧失,加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顾虑听力下降后能否治愈,是否永久性丧失听力,住院后是否需要支付很大一笔医疗费用,出院后能否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等等,使患者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反应,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沉默寡言,无故发怒,甚至要求中断治疗等。陈赛等[7]调查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1周内发生焦虑症状的可达88.4%。我们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同,17~29岁年龄段患者的焦虑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而 6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的抑郁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差异,男性抑郁指数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焦虑指数明显高于男性。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听力损失程度有关,听力损失重,焦虑和抑郁状态也较严重。大学以上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学历组患者,表明知识分子的心理反应更重。自费病人的顾虑更多,抑郁指数高于公费病人。心理学研究指出:情绪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各器官的功能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趋向积极,消除或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心理反应程度,从而使患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有助于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有效率。本组83例患者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后,较之前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痊愈率、好转率和有效率提高了8.2%。
参考文献
[1] 王玲.高校学生突发性耳聋发病前后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76-77.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72 .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194-204.
[4] 许又新,吕秋云.现代心理治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1.
[5] 陈爱华,郑福妹.焦虑抑郁情绪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3):581.
[6] 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7.
[7] 陈赛, 江美霞, 张映芬. 突发性耳聋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 2006, 5(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