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灰斑病的症状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吉林省玉米种植发病最普遍的叶部病害,重病时叶片大部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或褐色长条斑,与叶脉平行延伸,呈矩形,对光透视更为明显。病斑中间灰色,边缘有褐色线,病斑大小0.5~20mm×0.5~2mm。病菌最先侵染叶片下部引起发病,有时病斑连片,气候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整株叶片,使叶片枯死。病斑后期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侵染,不断扩展蔓延。分生孢子萌芽产生蚜管通过气孔侵入植株,成株叶片上潜育期9天,12天出现长条斑,16~21天病斑上形成孢子,侵染幼株叶片时在成株上产孢。侵入后菌丝扩展受叶脉限制形成长而窄的平行病斑。多雾、多露有利于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染发病。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而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7~8月多雨年份发生严重。玉米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干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植株抗病性,如有几次降雨,也可导致严重发生。

3.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是最重要的防病措施;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实行大面积深翻、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合理浇水施肥,促使作物健状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尤其在玉米大喇叭期、抽雄穗期和灌浆初期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喷药时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因为玉米灰斑病是先从每株玉米的脚叶由下往上发生为害和蔓延,早期喷脚叶的目的就是控制下部叶片上的病源菌向上蔓延,以防止病害大发生。药剂可用8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喷雾、70%代森锌粉剂800倍液喷雾、50%福美双粉剂500倍液喷雾、25%丙环唑1500倍液喷雾、25%戊唑醇1500倍液喷雾;50%或8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50%甲基硫菌灵或70%进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