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设计精彩对话 构建生命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设计精彩对话 构建生命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是解读文本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过程,是师生情感沟通,思想碰撞的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可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才能碰撞出有生命课堂

一、对话碰撞闪现智慧

语文教材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富有生命的载体。打开课本,就是激活一个生命。《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体会与感受,让课堂成为学生碰撞智慧,彰显个性的舞台。

如一年级李伟红老师教学《荷叶圆圆》中的“停机场”一词时,老师问:怎么课文不说“停机场”,而要说“停机坪”呢?

生:我知道,“停机场”就是“停机坪”。

生:对,都是荷叶,是小蜻蜓停下来休息的地方。

师:“坪”是指草坪,你见过的草坪吗?什么样子的?

生:草坪全是草,满地绿油油的,停机坪也是这样,又绿又美,还很大。

生:(若有所悟地,惊喜地)噢,对了,荷叶也是这样的,碧绿碧绿的,特别美。它们之间真是太像了。

……

学生本来对“停机坪”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是很含糊的,后来通过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话,使原本积淀在内心深处的感受喷薄而出。这一对话的碰撞,处处充满着灵性,处处闪现着智慧。

二、对话碰撞激发想像。

学生的心灵虽然是纯洁的,但他们对世界又是充满幻想的。他们有着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语文课堂也应是充满想像的。教师应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让语文课堂成为放飞想像课堂。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先生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精美隽永的散文。文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现了美丽的德国风情。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一方面要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理解和积累优美语言;另一方面是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教学这篇课文进入尾声时,我设计了写话练习,引导学生大胆想像:“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作者梦见了什么?(学生思考几分钟后,把梦写下来)

生:梦见了我们的祖国也像德国一样,到处花团锦簇,到处姹紫嫣红。

生:梦见了全世界都像德国一样,都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生:梦见了中国比德国更美好,花更多,科学更发达。

师:孩子们,这是你们对祖国、对世界的美好祝愿,也是身在他乡的华侨老人季羡林爷爷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对世界的美好祝福!

对话碰撞唤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也启发了学生将异国风情与中国国情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更精彩,更广阔。

三、对话碰撞拨动情弦。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认识会更丰富,体验会更深刻。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作品中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深刻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桥》中老支部书记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故事中先写老汉将小伙子从队伍中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然后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父子俩被洪水吞没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两句话感受老支部书记的情感变化,在对话中走进人物内心,体验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

句子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句子2: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这里有两处“吼道”,大家想一想,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请同学们默读这两个句子思考一下。

生:第一个“吼”是表示老汉要小伙子站到最后,而第二个“吼”是叫小伙子快点走,是相反的。

师:第一次吼是要把小伙子——

生:揪出来。

师:让他站在最后,让老百姓先过桥,那么第二次吼是希望小伙子要在自己的前面先走,小伙子是谁?

生:小伙子是他的儿子。

师:文章的最后几个自然段交代了他们的关系,小伙子是他的儿子,那你们想一想,老汉爱他的儿子吗?

生:爱。

师:在这个时刻,洪水危急时刻,人们都想着逃命,他却把儿子揪出来,把儿子揪出来,可能就意味着儿子会丢掉性命,他没有想过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这样告诉他儿子一个道理,做事不要自私,要想着别人。

师:就是为他人着想,先人后己。

生:我认为这样更能体现老汉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

师:在这条纪律面前,儿子和其他的人是一样的,儿子是一名党员,要排在老百姓的后面,而且要排在所有党员的后面。也就是说,在生命攸关之时,儿子的生命是低于老百姓的生命,这是第一处吼。第二处吼是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儿子的生命是高于自己的生命。我们一起把第二处吼道读一读。

……

对话碰撞,学生体验到老汉对儿子的“爱”与“痛”的心路历程,整个教学成了学生心灵中难以遏止的“情感之旅”。师生动心动情,师生间的碰撞更是为体验文中的情感推波助澜。这样的心灵碰撞,对学生来说,绝对是深刻的。

四、 对话碰撞提升价值。

阅读教学在训练学生扎扎实实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同时,还肩负起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责任,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动人之处。阅读教学中,在学生情感结构中经常地增加一些理性的成分,给学生一个对话平台,会使学生心灵沿着美好的方向前进。比如教学《牛郎织

(一)》时,师生间进行的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织女为什么会留下来和牛郎一起生活呢?

生:因为牛郎心眼好。

生:因为牛郎能吃苦。

生:因为牛郎是个孤儿。

师:你们是说,“心眼好”、“能吃苦”、“孤儿”对一个人很重要吗?(生思考、讨论、组织语言。)

生:我认为重要。“孤儿”是说牛郎从小没有父母,没有父母的人懂事早,知道生活的苦处,他们需要人关心,所以也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

生:心眼好的人,人人都喜欢。

生:能吃苦的人能够把事情做好。

生:心眼好,能吃苦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师:是啊,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以后都能成为一个心眼好、能吃苦、让别人相信的人。

对话碰撞,将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巧妙地牵引,让学生从小就在心灵世界中注入社会意识和责任,这样的心灵碰撞是阅读教学期待出现的一种道德升华。

总之,对话会碰撞很多不可预期性和创造性,会使信息对流更为真实,强烈的话语传递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反复地亲近文本,点燃起阅读教学的熊熊烈火,会给予学生朝气勃勃的生命力、求知欲望和别出心裁的创意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