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产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产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下我国就业市场面临两难困境,一边是愈演愈裂的民工荒,另一边则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信息不对称影响就业结构相应变化;二是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就业岗位总体仍然不能满足需求;三是校企供需脱节,劳动者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四是大学生就业取向偏倚,就业期望增加;五是青壮年劳力从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技能人才地位不高导致其严重缺乏。

关键词:就业难 民工荒 结构性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的加速,导致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与此同时,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中国,竟然大范围地出现劳工短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信息不对称影响就业结构相应变化

由于经济总在不断的变动中,信息又不可能绝对对称,所以“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现象在我国会长期存在,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大背景下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首先是劳动者与企业技能需求不匹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调整,简单的重复劳动已经不是企业的主要需求,这直接导致了熟练程度不够、技术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劳动者无法适应企业新的用工需求;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民工荒”向西部转移;最后是“民工荒”呈现明显的行业与季节特征。从近几年缺工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业特性分析,各地缺工较多的都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劳动环境差、体力消耗大特别是有污染的行业,同时缺工的主要对象是生产一线工人,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和春耕、秋收季节缺工数量最大。

二、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就业岗位总体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作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总体不能满足需求。从2000年到2013年这13年中,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95万增长至700万,几乎每年增长近7倍,而第三产业占比仅从2000年的27.5%上升至2012年的44%,而日本是65%,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基本都达到70%,美国甚至到了80%以上;其次,城镇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偏少。2013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但能够提供的岗位实际上仅有1200万,缺口达1300万。当前经济下行,新增就业岗位还有缩减趋势,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供需矛盾。

三、校企供需脱节,劳动者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远大于理工专业,主要是因为与理工类专业比较而言,开办人文社科类专业更容易,不需要太多的实验设备,大大减少了开办成本。但是由于社会需求无法跟上,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招生与培养规模增长太快,进一步造成了就业难问题。这种功利性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只看重规模,而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同时,由于各高校专业设置与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以及部分高校不太了解企业需求,专业同质化严重,理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直接导致大学生自身能力发展不足,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大学生就业取向偏倚,就业期望增加

调查发现,由于企业结构调整,以往作为招录大学生主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招聘岗位减少了15%左右,但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凭借较好的待遇以及自身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求职者,以至出现了百人争一职、千人竞一岗的极端现象,而社会地位低下的职位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却难受学生青睐,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家里啃老也不愿意到小企业做一般工人。对有尊严、体面就业的追求与当前就业“质量”差的矛盾降低了部分年轻人的就业欲望,他们自主择业意识的增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巨大挑战;其次,城乡差距大、东中西部差距大、工农差距大同样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比如,受到很多大学生青睐的公务员岗位在中西部地区却经常招不到人;再次,大学生对企业的依赖性太强、抗压能力很弱,有时企业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大学生还不能胜任工作。

五、青壮年劳力从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技能人才地位不高导致其严重缺乏

从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看,我国人口总数虽然还在增加,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离退休的老年人口的增加,“人口金字塔”下部的青壮年人口特别是80后、90后开始减少,而当前作为企业劳动力主体的80后、90后却不愿接受低待遇、高强度的工作,他们为了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而不断变换工作,年龄越小的农民工,就业越趋于短工;其次是技能人才地位不高导致其严重缺乏。我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对青年择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直接挫伤了其学习技能的热情。据了解,我国城市孩子的家长宁可节衣缩食,也要送孩子上大学或者出国留学,普遍不愿意上技校,而60%-70%的技校生是来源于农村家庭,且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贫困。因此,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大大高于学习技能人口的数量,而在发达国家的就业人口中,这个比例是成反比的。同时,许多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给予技能工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只使用不培养现象普遍,即使技能人才自费参加技能培训班或者职业资格考试,企业也常常以生产任务重为由不允许,或是有的技能人才利用业余时间获得了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却在收入分配中得不到合理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均等——高校扩张的平等化效应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0(3)

[2]张冀.人口结构调整与均衡性社会的建设[J].人口研究,2010(5)

[3]张冀.近年来中国人口与就业热点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11(4)

[4]张宝兰、郭其友.就业与招工“两难”矛盾解析[J].劳动与就业,2005(2)

[5]699万毕业生创历史最高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05-19现代快报

[6]多地再现“招工难”“结构性”矛盾待解,2013-02-23 新华网

注: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3YJCZH1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袁秋菊(1981—),硕士,讲师,汉口学院人力资源系副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管理、高等教育管理。

马金平(1978-),博士,副教授,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作者单位:1.汉口学院;2.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