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80后”女舵手谢洁瑛:我要在航海领域为女性正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80后”女舵手谢洁瑛:我要在航海领域为女性正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航海领域一直都是男人的天下。然而,在我国第26次科考队奔赴南极的“雪龙号”考察船上,一位80后女舵手分外引人注目。作为“雪龙号”历史上第一位女驾驶员,她驾驶万吨巨轮穿越三大洋,六次征服“魔鬼西风带”,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女性的聪慧和勇敢。

心愿得偿,

“80后”女教师要驾“雪龙号”赴南极

2009年8月10日,上海海事大学女教师谢洁瑛接到了一个令她激动万分的通知:她被录取为“雪龙号”南极科考船驾驶员。那一刻,谢洁瑛掐了一下自己,疼痛的感觉提醒她,这不是梦!

谢洁瑛1982年出生在上海市普陀区,从小就喜欢看书的她,自从看了一部《海底两万里》的小说后,就执著地做起了航海梦。身为女孩,她做的航模曾获得过区里、市里以及全国大奖。带着这样的梦想,谢洁瑛学习上一路领先。2000年5月,正在上海曹杨中学读高三的她得到一个消息:上海海事大学面向全国招收首批航海技术专业女生,仅招18人。谢洁瑛很兴奋,决定报考。

当家人和班主任得知谢洁瑛的决定时,都不赞同她的选择,希望她能报考复旦、上海交大两所院校。没想到,一向乖巧的谢洁瑛这次却非常执拗,她决定先从妈妈那里打开“突破口”。她撒着娇对妈妈说:“老妈,这所学校才招18名女生,那么多人报考,我能不能考上还说不定呢,你就让我试试吧!”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妈妈被说动了,同意她试试看。谁知她一考即中。

进入上海海事大学后,谢洁瑛学习非常刻苦,还得到了随校船出海的机会。不过校船只是在近海航行,最远的地方才到过韩国,谢洁瑛觉得很不过瘾。她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驾着万吨巨轮远航。

四年后,谢洁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母校的研究生,2007年6月,她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成了商船学院的一名教师。

走上工作岗位后,谢洁瑛对南极科考产生了浓厚兴趣,而驾驶“雪龙号”奔赴南极也成了她最神往的一件事情。谢洁瑛清楚,“雪龙号”可不是一艘普通的船,它是我国唯一能在南北两极破冰航行的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满载排水量达21250吨,被形象地比喻为“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的平台”。“雪龙号”装有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可航行于世界任何海域。

谢洁瑛的男同事中有几位曾驾驶“雪龙号”到过南极,有的还当过船长、大副,谢洁瑛经常追着人家了解“雪龙号”航行途中的事情,并且表达了将来也想驾驶“雪龙号”的愿望。那些男同事毫不客气地对她说:“‘雪龙号’从没招过女驾驶员,你肯定没戏。”听了同事的话,谢洁瑛很不服气:“凭什么说我没戏,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一样能做,我会证明自己的!”

2009年7月中旬,谢洁瑛得到一个可靠消息,“雪龙号”科考船即将第26次奔赴南极,还缺一个驾驶员,正面向海事系统进行遴选。谢洁瑛马上报了名,并直接找到“雪龙号”船长王建忠毛遂自荐。当时,谢洁瑛已取得了“三副”驾驶证书,1.68米的身高、裸眼视力1.5都是她的硬件指标,她向船长自荐的理由还有自己外向的性格。因为长时间在海上航行,几十平方米的驾驶台,朝夕相处的只有船员水手和一望无际的海洋,如果性格过于内向,一个女人是不能忍受沉闷、单调的生活的。王船长看到谢洁瑛心情如此急切,只是淡淡地表示,他会向上级推荐她,让她回去等消息。

如今,谢洁瑛终于等来了让她终生难忘的消息,怎能不激动呢!不过,在“雪龙号”科考船奔赴南极之前,王船长严肃地和谢洁瑛谈了一次话。他告诉谢洁瑛,此次“雪龙号”肩负着去南极内陆建造昆仑站的任务,需要6次穿越“魔鬼西风带”,这是“雪龙号”航海史上从未有过的,希望她做好心理准备。而且由于条件所限,女队员在船上是不会得到特殊照顾的。谢洁瑛听了王船长的告诫,心情更加激动。她郑重地对王船长说:“为了这一天,我已等了多年,我会证明自己的!”为了更好地磨炼自己,谢洁瑛提前跟随校船“育峰号”实习了1个月,然后又驾驶“雪龙号”进行了试航,她还虚心向“雪龙号”上的水手和大副求教,并和去过南、北极的同事们交流了多次。经过精心准备,她的信心更足了。

离远航的日期越来越近,谢洁瑛激动、兴奋,又有些不舍。她2008年才结婚,新房刚装修好一个多月,自己就要开始长达半年的远洋航行。让她欣慰的是,她的丈夫对她这次远航非常支持。父母起初对她的这一举动并不知情,临出发前几天,她才说了实情,父亲为女儿感到骄傲之余,又充满了担忧。2009年10月11日,上海外高桥码头,谢洁瑛挥别了丈夫和父母,驾驶着“雪龙号”起航了。

不怵不惧,

女舵手接受考验六过“鬼门关”

科考船上是男人的天下,就连发给谢洁瑛的海员服也是男款。上船前,她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也能在航海领域占一席之地。在船上,谢洁瑛的工作和三位男驾驶员一样:每人值班4小时,12小时轮一班。有时候卸货忙起来,大副二副都去帮忙,谢洁瑛和另外一名驾驶员就开始“两班倒”。每次下班回到房间,谢洁瑛第一件事就是调好下次上班的闹钟,常常凌晨两三点就要去接班。

从北半球穿越赤道到南半球的时候,船上的每个人都投下了漂流瓶,谢洁瑛写下的心愿是:祝愿“雪龙号”第26次科考圆满成功。第一次要进行6个月的航行,她希望自己能安全地把船开回来。

此次“雪龙号”奔赴南极,肩负着到南极内陆建造昆仑站的艰巨任务。建站意味着“雪龙号”要承担运输更多建材的任务,一次不能运完,“雪龙号”必须从南极到澳大利亚墨尔本之间往返3次才能完成运输任务。六次过恐怖的“西风带”,这是“雪龙号”航海史上从未有过的。“西风带”又称暴风圈,它是通往南极的必经之地,在南半球大约40纬度到60纬度之间存在着环绕南极大陆的避压区,气旋活动非常频繁,平均两到三天就有一个气旋经过。特别是强气旋来临时,“西风带”经常有十几米高的海浪。因此,南极“西风带”一直有“魔鬼西风带”之称。

2010年1月8日上午11时,“雪龙号”到达温森斯湾海域,此时气旋也尾随而至,在计划抛锚时,风速竟达到18米/秒,能见度只有7海里。“雪龙号”被强劲的偏东风吹到了10海里外的浮冰区,船不得不在浮冰区漂航,整整一天仅漂移了20多海里。“雪龙号”虽然庞大,但在浩瀚的海洋中却非常弱小。在强劲偏东风的劲吹下,船身经常会倾斜20度左右,很多老队员都吃不下饭。谢洁瑛更是胃部难受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最后连胆汁都吐出来了。船长看她脸色蜡黄,关心地让她回卧室休息一下,谢洁瑛却说:“‘雪龙号’上没有女人,只有战士,我宁愿倒在自己的岗位上,也不想逃避!”

在随后“雪龙号”艰难突破海冰包围的日子里,谢洁瑛不仅没缺过一次班,还主动加班,和领队、船长、气象、遥感专业人员一起分析冰情,她还大胆提出趁偏东风减弱、风向转变的机会赶紧破冰转向的建议,并被领队、船长采纳。

1月13日夜,海上果然吹起了南风,谢洁瑛驾驶着“雪龙号”开始了艰难的调头。在连续几次前进与后退后,船身转动的角度不断增大,持续到凌晨3 点,终于将船头转了过来,成功脱离了密集的海冰区。经过几个小时的冰区航行,“雪龙号”回到了开阔水域位置抛锚,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2010年2月5日,“雪龙号”第四次穿越“西风带”的时候,遭遇了一次连续气旋的袭击,再次遇到了严峻考验。这时,谢洁瑛也患了整个南极航程中的唯一一次感冒。她怕耽误工作,连感冒药都没敢吃。轮到自己休息时,她把自己的手机、钟表都定好闹钟,一到点就挣扎着爬起来。2月6日凌晨4点,谢洁瑛爬起来值班,因为情况危急,王建忠船长已经连续值了十多个小时的班。有经验丰富的船长在旁边指挥,谢洁瑛心里更有底了。在船长的指点下,谢洁瑛本想从气旋的空隙间钻过去,却突然连续出现了多个气旋,“雪龙号”根本来不及避风,只能硬撑。这时,9级大风卷起巨浪打到了船头的甲板上,船在暴风雨中不停地摇晃。而谢洁瑛由于精力集中,竟丝毫没有晕船的感觉。

在长达6个小时的魔鬼航程中,谢洁瑛和船长眼都不眨地盯着气压计――气压逐渐上升,就意味着情况越来越好。船怕侧风,大风浪从侧面袭来,会有倾覆的危险,谢洁瑛极力控制“雪龙号”始终让船头顶着浪头前行。巨浪与船头相撞激起的浪花高达二十几米,直扑驾驶台,令人胆战心惊。在王建忠船长的帮助下,险情一一被谢洁瑛化解。

2月6日10时,“雪龙号”终于驶出气旋密集区,谢洁瑛和领队、船长以及队友们开心地笑了。下班后,一回到自己的卧室,谢洁瑛竟累得几近虚脱,躺在床上就睡着了。整个航程结束时,王建忠船长在科考队全体会议上,对谢洁瑛不吝赞誉之词:“你以女性的细心和果断,让‘雪龙号’赢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我没有看错你!”

意犹未尽,

渴望再获“北大毕业证”

在“雪龙号”上,有一个特殊的“南极大学”,船上的科学家们每周都会举行2~3次科普讲座。归航后,每个听课的人都拿到了一张“南大毕业证”,谢洁瑛也不例外。在“南极大学”课堂上,谢洁瑛学到了有关南极的很多知识,比如人不能离企鹅太近,否则它们容易得心脏病,就活不过冬天了。

在南极的日子里,极地的生活并不枯燥。为了改善伙食,谢洁瑛和队员们自力更生,扛着鱼竿去钓鱼。因为是南极的夏季,那里的鱼特别好钓,砸开浮冰,随便弄点鸡肉或者牛肉拴在鱼钩上,往水里一扔就会有鱼儿争相咬钩,鱼被提出水面后也不会乱动,乖乖地任人宰杀。身处天寒地冻的南极,队员们总会想方设法让生活充满乐趣,谢洁瑛和大家在中山站广场吃烧烤,然后载歌载舞地开小型派对,有时,他们也和其他国家的科考人员联谊。

远航南极的日子里,电子邮件成了谢洁瑛和家人联络的主要方式。海事卫星电话不但昂贵,而且信号也不太好。在“雪龙号”被困“西风带”,她和队友们日夜破冰突围的半个月里,家里的亲人十分为她和队友担心。2010年1月13日,因为日夜奋战,谢洁瑛顾不上给家人发邮件报平安。父母和丈夫已经有一周没有得到她的任何消息了。那天,爸爸打通了船上的海事卫星电话,谢洁瑛刚讲了几句电话就断了。队友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严阵以待,信号断了以后,谢洁瑛没有再守在电话前,而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远在上海的爸爸和女儿说了没两句,信号就断了,此后再也无人接听。他以为谢洁瑛这边出了危险,急得团团转。妈妈在一旁也心急如焚,赶忙打通女婿的电话,让他和谢洁瑛联系,丈夫也无法打通船上的电话。一家人急得寝食难安,天天盯着互联网,看有没有关于“雪龙号”的消息。而自从儿媳登上船,婆婆也学会了上网,甚至连“西风带”是什么,也能向外人解释得头头是道。谢洁瑛觉得,她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与亲人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010年4月15日,历经183天惊心动魄的航行后,“雪龙号”终于安全停靠在上海外高桥码头,父母、公婆、丈夫在岸上早已望眼欲穿。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谢洁瑛,被凶险的航程折磨得又黑又瘦,妈妈心疼地抱着她泪流满面。

回到家,谢洁瑛送给丈夫一份礼物,那是一架“雪鹰号”直升机模型,是南极科考队引进的新型直升机,这次在南极完成了飞行考察的任务。另外,“雪龙号”上废弃的地图,谢洁瑛也当宝贝一样带了回来,并指着地图给家里人细数她一路到过的地方。

谢洁瑛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美发店剪发――她要送走顶了半年的“雪龙头”。由于船上没有理发师,队员们都是互相剪发,因为不懂理发技术,剪出的头发很像锅盖,队员们戏称为“雪龙头”。在美发店,理发师看到谢洁瑛的发型有些怪异,十分诧异,当得知眼前这位文静、黑瘦的女子刚从南极驾船归来时,不禁肃然起敬,最后店老板坚决给谢洁瑛免了剪发的费用。

2010年9月初,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后,谢洁瑛精神焕发地走进了熟悉的教室,同学们向她献上了最热烈的掌声,每个学生依次走上讲台,每人送她一朵百合花,然后扎成大大的一束,让她捧在怀里。在课堂上,谢洁瑛和学生分享着她在南极航程中那些充满惊险的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

让谢洁瑛激动的是,2011年元旦前,她终于拿到了航海驾驶“二副”证,不经意间,她又创造了一个纪录,即成为中国航海界第一位“女二副”。目前,谢洁瑛已经递交了申请,如不出意外,她将在今年暑假驾驶“雪龙号”向北极进发,获取“北大毕业证书”将是她最大的愿望。谢洁瑛说:“我要以自己的行动在航海领域为女性正名,向世界展示中国女性的勇敢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