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细油藏描述在四1区克下组油藏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细油藏描述在四1区克下组油藏二次开发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利用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井、测井资料,进行构造及断裂的精细刻画,确定断层位置,以及针对老资料求取储层参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测井信息拟合真电阻率,研究出测井二次解释新方法。实现油藏精细描述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动态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定量研究剩余油潜力。明确平面和纵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指明了二次开发潜力方向,基于此,重新部署二次开发井网进行最大程度挖潜剩余油。根据投产井的生产效果分析,完钻实施新井23口,新建产能1.275×104 t,已投产新井平均日产油4.1t,钻井空井率为零,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油藏描述;测井二次解释;二次开发;剩余油

中图分类号:TE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31-05

1 油藏地质概况

克拉玛依油田四1区克下组油藏投入开发至今,已长达50多年,在国内也属于开发时间最长的老油田之一,该油藏为检40断裂与近南北向的检39断裂、近东西向的南黑油山断裂,及克乌断裂夹持形成北西向南东倾的单斜,沉积模式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的过渡相演化过程。四1区克下组沉积物源来自研究区西部及西北部,主要发育河道、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为主要格架砂体,主要表现为向湖盆激烈推进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上油砂体自北东向西南逐渐变薄;纵向上各油砂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砂层厚度平均29.5 m,油层厚度平均7.8 m。储层岩性为砾岩、砂砾岩、砂岩,砾石几乎全为变质岩,棱角发育,分选差,粒径一般在0.4~4 mm之间,泥质胶结,含泥量10.3%。砾岩纵向上粒度和胶结程度变化较大,层理不发育。储层岩石成分以石英为主,约占60%~80%,其次为变质岩和云母,泥质含量高,约占10%~20%,胶结疏松-中等,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颗粒直径为0.4~4.0cm,分选中等,胶结物主要以泥质为主,钙质次之,胶结类型以接触式为主,沉积物分选性好,磨圆程度较高,克下组储层孔隙度为18.6%,渗透率为129.4 mD,属中孔中渗储层,油藏无边底水,属于构造岩性油藏。

2 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井况差,井点损失严重

四1区克下组油藏于1957年采用小井眼开发(套管直径小于139.6 mm),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油水井井况问题尤为突出,150口开发井中报废井145口,占总井数的96.7%,注水井已全部报废,无注水控制,油藏已无法正常生产。

2.2 平剖面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水驱控制程度低

本区油层纵向上砂体呈薄散状,平面上厚度、物性变化大等特点,造成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由于注水井点损失殆尽,造成大部分储层有采无注,水驱控制程度接近于0。

2.3 油层动用不均,油藏采收率低

该区克下组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差异大,动用程度最高达78.2%,最低的仅16.5%。油藏目前采出程度仅有15.94%,与同类油藏对比,剩余油潜力较大。

3 精细油藏描述成果转化及应用

3.1 井震结合,利用二次开发新三维资料实现断裂精细

刻画

二次开发新井实施过程中,利用油藏描述成果,在二次开发精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解释出了对油藏有控制作用的断层6条(图1)。大多数断裂为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逆断层,具有同生性质,断面上陡下缓,剖面上多呈铲形。南黑油山断层主体没有变化,断层的破碎带较宽(平均约120 m)。检40断裂分布在储量丰度高的区域,为了提高钻井位置的精度,进一步把断层的上下盘划分出来,断层的破碎带平均宽90 m。克乌断裂比较特殊,对东部的生产效果影响显著,详细划分了次级断裂:克乌断裂和检40东断裂,检40东断裂是克乌断裂的次生断裂,它们构成“Y”型断裂组合,整体构造形态为近东西向的南黑油山断裂、近南北向的克乌断裂、检40东断裂夹持形成北西向南东倾的单斜,其中东北部检40断裂与南黑油山相交,发育封闭小断块,区块中部发育近南北向的小断裂检39断裂,局部发育小断裂,与储量报告中构造进行相比,本次解释构造更精细(图2)。

3.2 测井信息拟合真电阻率,探索老资料测井解释新方

四1区测井系列以老标准测井、微电极测井及横向测井为主,占总井数的98%,求取储层参数及四性关系难度大。因此,本文分别采用了利用R02曲线校正为电阻率曲线及密闭取心井资料SP曲线求取真电阻率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3.2.1 利用R02曲线校正为电阻率曲线

考虑到研究区多数开发井都测有R02曲线, 只有少数探井测的是R025曲线,故将R025的值校正到R02上。选取稳定地层的R025和R02测井值作为一组数据建立关系,考虑到井间还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因此采用R025、R02与各相应井泥岩电阻率Rsh的比值来建立关系,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下校正关系(图3):

R02/Rsh= 1.2025×R025/Rsh+0.9651 N=19 R=0.8613

图4是R02与R025关系式检验图, R02/Rsh数据点基本对称分布在45°对角线两边,说明R02与R025的关系式是可靠的,可以将R025电位电阻率曲线校正为R02电位电阻率曲线。

通过比值R02/Rm(泥浆电阻率,Ω·m)消除泥浆因素的影响,并利用该比值建立RT的关系式。根据层厚H的不同分别建立地层真电阻率Rt(Ω·m)的关系式(表1)。

图5应用综合测井检验真电阻率公式,从检验图版可以看出,电阻率值基本对称分布在45°对角线两边,说明分厚度计算的电阻率公式能真实反映本区的真电阻率。

3.2.2 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SP曲线求取真电阻率

选择典型井典型层段(4003、4006、TD41008)SP、RT、R02曲线进行测井信息采集(见表2),进行新老井测井曲线对比,拟合真电阻率,以此探索老井测井二次解释。

SPR=(SPmax-SP)/(SPmax-Spmin)

Sp1=Sp-Spn(Spn为泥岩线)

Spr=(Max(Sp1)-Sp1)/(Max(Sp1)-Min(Sp1))

Sp2=-30*Spr(Sp2为校正后的自然电位曲线)

Rt2=R02×0.75(Rt2为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

根据统计关系图可见校正后自然电位相关性较好。

根据该区完钻密闭取心T41016分析化验资料,及拟合的测井曲线值,建立二次测井解释模型如下:

①岩性识别模型。

泥岩:RT

砾岩、含砾砂岩:RT>25 Ω·m。

②孔隙度解释模型。

Por= 142.41-52.048×Den N=56 R = 0.89

③渗透率解释模型。

通过TD41016的孔渗化验结果,建立孔渗关系:

K=10(0.1895×φ-2.3804) R=0.72 N=31

3.4 精细剩余油研究结果

针对油田开发时间长造成地下油水格局分布复杂,本文采用动态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分别从平剖面上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结果如下。

3.4.1 平面剩余油分布

动态法研究结果表明:从开发历史上看,各小层的大部分区域都有较为完善的注采井网,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注入水未波及的边部区域,或注采井组尚未控制的区域。单井剩余地质储量主要沿检40东断裂区域、J39井区和4021井组分布。其中剩余地质储量大于6×104 t的含油面积有2.8 km2,占总含油面积的30.3%,剩余地质储量为4×104 t~6×104 t的含油面积有2.85 km2,占总含油面积的30.82%(图6)。

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其一,由于物性变化的影响,在层内非均质性强的区域,会由于注入水首先沿连通性好、渗透率高的区域快速突进,造成高渗透带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而在相对低渗透区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同样由于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物性较好的层,其采出程度相对较高。其二,由于该油藏目前已形不成注采井网,在其注水强度小,累计注水量小的区域,有部分剩余油分布。其三,各小层在有效厚度由厚变薄-尖灭的过度区域,有较多剩余油分布。整个克下组油藏剩余油主要沿检40东断裂附近区域及4021井~4022井~4025井呈带状分布,剩余地质储量丰度主要分布范围为30×104 t/km2~150×104 t/km2,剩余地质储量丰度大于60×104 t/km2的含油面积为1.94 km2,占总含油面积的20.93%(图7)。

3.4.2 纵向剩余油分布

动态法研究结果表明:克下组控制地质储量为569.4×104 t,剩余控制地质储量为484.55×104 t,剩余可采储量为83.9×104 t。

50.5%、49.5%,其它各小层剩余地质储量分布范围为8.18×104 t~26.33×104 t。其中含油饱和度大于45%的地质储量分别为100.9×104 t、39.1×104 t、26.5×104 t,各自占本小层地质储量的53.21%、53.02%、44.03%。

综合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四1区克下组剩余地质储量为554.6×104 t,剩余地质储量为470.0×104 t,剩余可采储量为87.5×104 t。

4 二次开发方案设计及效果分析

4.1 二次开发方案设计

4.1.1 合理划分开发层系,优化井网井距

该区油层分布薄而散,计算储量丰度为58.2×

104 t/km2,小于100×104 t/km2不具备细分层系的储量基础,同油藏原油性质和压力系统比较接近,适合采用一套井网开发。

4.1.2 优选井网形式

合理油水井数比与流度比的关系式计算合理油水井数为1:2,同时根据该区克下组油藏吸水指数与采油指数比值为3.4~5,采用反九点或反七点法注水较为有利。

4.1.3 优化井距

根据井网优化结果,分别设计150 m、200 m、250 m、300 m井距,采用油藏数值模拟分别进行10 a、15 a开发指标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井距的增大,采出程降低,150 m、200 m井距相对应的采出程度相对较高,但含水上升高,相比之下,250 m井距采出程度与之相近,含水上升慢,综合考虑优选250 m井距(表4)。

4.1.4 二次开发方案设计

为了实行全面注水开发,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最大程度扩大油藏产能规模的目的,对该区采用全面重构井网来挖潜剩余油潜力。在本区共部署开发井158口(采油井112口,注水井46口),新建产能8.41万t,水驱控制程度由0上升到88%,完善注采井网,有效提高了水驱动用程度,使该报废油藏重新恢复了生机(见图8)。

4.2 实施效果分析

①克下组新井投产超过方案设计产能,开发效果好。本区克下组油藏2011年共实施新井23口,其中采油井17口,注水井6口,新建产能1.275×104 t,钻井空井率为零。截止到12月13日,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7.1 t,日产油5.0 t,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液7.3t,日产油4.4 t,累计产油3 686.8 d,平均单井产油4.1 t/d,超过设计产能2.5 t/d,生产效果好。

②辅助压裂改造改善开发效果。新井投产初期生产效果好,平均日产油5.1 t,但生产一段时间后,单井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递减甚至不出,辅以压裂措施后,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由措施前的0.5 t上升到7.0 t,单井日产油量明显提高。

5 结 论

①本文主要采用动静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剩余油平剖面分布:平面上剩余油主要沿南黑油山断裂一带分布,纵向上主力油层仍是目前挖潜的主要层位。

②由于是油藏开发中后期,基于精细油藏描述成果转化应用的基础上,研究合理的开采技术界限,应该以满足最大程度挖潜油藏剩余潜力为目的设计二次开发方案。

③老区油藏因经长时间的开发,地下油水格局复杂,在通过定量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上部署注采井网,平均单井日产油量超过设计产能1.6t,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泽容.油藏描述原理与方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 韩涛,朱卫红.轮南油田2井区三叠系储集层精细描述[J].新疆石油地质,2009,(2).

[3] 杜社宽,刘继山.油藏描述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95,(4).

[4] 胡新平,赵文苹.八区克上组油藏S4+5层剩余油分布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0,(6).

[5] 宋子齐,王艳,王宏,等.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方向[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3).

[6] 沈平平,宋新民,曹宏著,等.精细油藏研究实现锦98块二次开发[J].特种油气藏,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