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前方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前方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远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背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只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使是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离家门,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仍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象: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安、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把这种具体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句歌词: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解读:

这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出的“摄影散文”。透过这篇文章,我们想象得出,一个拥挤不堪的车上,神态各异的人,各自想着心事。虽然他们的目的地看似一致,但这种“在路上”的感受肯定不同。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体验。那种向“前方”而去的新鲜、未知、迷茫、不确定性,都是让人着迷的,但恰恰,人的悲剧性正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而且,人心深处总是希望走向远方,到处流浪,可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说起来,这种看似相悖的理论,正说明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就像作者所言,“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不管你是不是衣食无虞,是否有三居室,有几米宽的老板台,是否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人的心灵深处都是孤独的。在此,寄予了作者对人类深广的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