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分析法,对1995年~2009年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过程经历了由中等协调到优质协调,再到中度协调的过程,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人居环境建设,非但没有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反而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因此,坚持发展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并重是实现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思路。

关键词: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4-0011-04

一、引言

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没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的经济就不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奠定了物质基础,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只有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都是关系城市长期发展的重要方面,任何顾此失彼的做法都会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就如何把握这两方面的平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ene Grossman)和克鲁格(Alan Krueger)[1]对66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内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污染物质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型关系,即污染程度随人均收入先增加后下降,并据此于1991年发表文章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假说,此后,很多学者都开始围绕EKC假说是否成立开展了大量研究。一些学者的研究支持了EKC假说,认为人们根本不用关心环境保护问题,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水平自然就会下降了(Holtz-Eakin、Selden(1995)[2]、Panayotou 和Sachs等(1999) [3]、Galeotti(2006) [4]等。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经济的发展只能为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不能自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依靠加强环境保护才能改善环境质量(Martin Wagner(2008) [5]等。而Richard 和Christopher(2001)[6]则认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关系,重视环境保护并不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经济与环境应保持协调发展,这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很重要。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协调度指数,对大连市1995年至2009年的人居环境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大连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互动发展历程,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都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合成一个综合的指数来代替两个系统是科学可行的方法。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指数,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以下几个指标来反映: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年旅游外汇收入,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8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成果,本文确定所选的指标体系(见表1)。各指标数据可从1995年至2009年大连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年鉴中获得。

三、计算人居环境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

为了消除各指标变量在各期受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上述指标中除比率型指标以外的所有货币类型指标都按1990年不变价进行折算。此外,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还将各指标均作了标准化变换处理。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上述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跟大于等于1的原则确定两个系统的主成分个数均为2个,最后再按照主成分合成方法计算得到大连市人居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系统综合指数,结果见表2。为了便于后续分析说明和协调度指数计算的方便,我们以字母Hi代表人居环境指数,以字母Ei代表经济发展指数。

四、两系统间协调度的计算

协调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的一种良性发展的关系(李雪铭、李婉娜,2005)[7]。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均处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之中,由于系统间作用具有开放性,且系统间存在着物质、能量流动和经济联系,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系统会表现出超前或滞后的特征。通常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在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可以产生4种基本模式,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环境滞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滞后环境发展模式和经济与环境均落后模式。其中第一种模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是最理想的情况。当然,在城市运行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表现为,有的时期经济发展快于环境发展,有的时期环境建设要快于经济发展,有的时期则呈现两者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指经济发展指数分别为数 Hi和Ei ,由于两个指标合成的原理相同,因此,人居环境指数的单位分值与经济发展指数的单位分值代表的指标发展水平具有相同的分量。因此,可以认为当 Hi>Ei 时,表明该年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居环境的发展;当Hi =Ei ,表明该年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当 Hi< Ei 时,表明该年人居环境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由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意义可知,理想状态是 Hi= Ei ,但实际上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两者往往很难达到完全同步,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应该笼统地就断定两个系统是不协调发展的。一般地,我们认为当Hi与Ei之间的差异处于某种可接受的范围内时便可看作两个系统是协调发展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一个可接受的区间变量来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李雪铭、李婉娜(2005) [7]根据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创建了一种状态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大连市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关系,本文将继续引用该方法测度大连市近年来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具体的协调度函数为:

F(i/j)=exp[-(Ti-Ti')/S2]

式中:F(i/j)表示i系统相对于j系统的状态协调度;Ti表示 j系统对i系统的实际值;Ti'表示 j系统对i系统要求的协调值;S2 表示 i系统的实际方差。一般来说,当回归系数为0.8~1时即可认定两个系统为协调状态。上述公式是指数形式的,因此,实际值越接近于协调值,状态协调度F(i/j)越大,两系统的协调度就越高。通过状态协调度 F(i/j)可以对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

F=[min{F(i/j),F(j/i)}/max{F(i/j),F(j/i)}]

式中,F 表示i 、j 两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数;

F(i/j)表示i系统对j 系统的状态协调度;F(j/i)表示 j 系统对i系统的状态协调度。F(i/j)与F(j/i)的值越接近,F的值越大,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F(i/j)与F(j/i)的值相差越大,F的值越小,说明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 F=1时,表明两个系统间完全协调发展。

五、协调度等级划分及其标准

为了便于更清楚地反映大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本文仍采用李雪铭、李婉娜(2005)提出的协调度等级及划分标准(见表3):

六、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度测量

按照上面设定的系统协调度公式,利用前面主成份分析计算得到的1995年~2009年的大连市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数据,计算得到大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度如下见表4:

七、结果分析

由表4中的协调度数据,我们看到大连市1995年至2009年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整体上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协调度,说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城市各项事业平稳均衡的运行。从协调度变化的情况来看,大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2000年,人居环境滞后经济发展,但协调度水平大幅上升。

从表4中,我们看到,“九五”期间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呈逐年递增之势,从1995年中级协调度0.7478到1997年的良好协调度0.8359,再到1999年的优质协调度0.9241,大连市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度发展几乎每隔一年就上升一个层次;1999年之前,大连市的人居环境综合指数Hi为负数,且明显低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Ei,说明1999年之前,大连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但两个系统指数之间的差距正在急剧的缩小,从1995年的相差9.6个分数,到1998年的只相差4.7个分数,到了2000年末,城市人居环境指数突破性地领先经济发展指数,两者的差距也缩小到了近1.3个分数,说明这段时期大连市在人居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李雪铭、李婉娜(2005)[7]的结论有差异,这可能与选取的指标体系不同和研究期间不同有很大关系。

第二阶段:2001年~2004年,经济发展滞后人居环境发展,协调度开始降低。

从表1,我们看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城市人居环境指数Hi大于经济发展指数Gi,且两者的差距逐年增大,说明这段期间,大连市经济发展显著滞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分析其原因,大连市加大了对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力度,使城市人居环境整体水平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但影响大连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相比人居环境的改善程度,城市经济增长略显落后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个阶段:2005年~2009年,经济发展滞后人居环境发展,协调度继续下滑。

2005年~2009年,大连市的人居环境指数仍然显著大于经济发展指数,两者间的协调度也呈继续下滑的趋势,且两者间互动发展的趋势预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还将越来越突出。经济与环境发展失调,必然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八、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1995年至2009年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之间协调作用关系的研究,发现大连市在平衡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市民生活方面是成功的。相比以往城市的经济发展普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状况,大连市在实现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非但没有损害城市的生态环境,相反却使得市民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充分说明了坚持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同时,研究也发现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交替失衡问题等。对此,本文认为大连市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国内其它城市在今后的人居环境建设中都应注意改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的主体是人,离开了人,城市不可能独立存在,离开了人,城市的一切经济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要使居民生活得更幸福。因此,各项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市民的生活状况,了解市民的疾苦,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的发展要着眼于未来,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各项环境资源的整体承载能力,任何超负荷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都将损害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应注重环保,坚持创建生态宜居型城市。

(三)编制科学合理的人居环境规划,指导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保证这个工程顺利完成,必须事先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划方案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目标,而事实上,国内很多城市在竭力倡导建设人居环境的同时,却很少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实践,这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质量,保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编制科学合理的人居环境规划是各城市开展人居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Grossman, G.M. and Krueger.A.B.Environmental Impacts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蛳esearch Working Paper. 1991,No.3914.

[2] Holtz-Eakin.D. and Thomas M.Selden.Stoking the Fires? Co2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5.57: 85-101.

[3] Panayotou,T.Sachs.J.andPeterson.A.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C?蛳ontrol of Climate Change: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CAREII Discussion Paper. 1999,No.44.

[4] Galeotti.M and Lanza.A.and Pauli.F.Re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O2 Emissions: A RobustnessExercise[J].EcologicalEconomics, 2006,57:152-163.

[5] Martin Wagner.The Carbon Kuznets Curve: A cloudy picture: Emitted by Bad Econometrics?[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 338-408.

[6] Richard. C, Relock and Christopher Strea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ersu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false Trade-off?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s, 2001,61(3) :313-321.

[7] 李雪铭,李婉娜. 1990年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 经济地理,2005(3):383-386.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Dalian

Feng Yu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3,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Dalian city with principal analysis and fuzzy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sectors go through a process of from middle level coordination to excellent coordination first, and then turn to middle level coordination again. Then, on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is research related to Dalian city's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

Key words: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economic development;coordination deg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