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近年的南宁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边坡稳定性问题不断凸显。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分析了桩板式挡土墙处理小型滑坡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型滑坡;桩板墙;边坡支护

中图分类号:U213.1+3 文献标识码:A

桩板式挡土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桩及桩间的挡土板、桩顶的冠梁三部分组成,利用桩深埋部分的锚固段的锚固作用和被动土压力,维护挡土墙的稳定。桩板式挡土墙适用于土压力大,或墙后放坡开挖有条件限制的情况,地基强度的不足可由桩的深埋得到补强。桩板式挡土墙可作为路堑、路肩和路堤挡土墙使用,也可用于处治中小型滑坡。下面以南宁市YL路的边坡支护设计为例,对小型膨胀土路基滑坡的治理设计进行讨论分析。

1 项目概况

南宁市YL路位于凤岭北片区,道路红线宽度18米,道路全长约1km,城市支路,为新建道路。K0+660~K1+000段为膨胀土挖方路基段,其中左侧边坡高约10米,坡顶为某新建住宅小区。原路基边坡采用自然放坡,坡比为1:2.0。

路基开挖施工至路槽标高时,由于左侧坡顶小区已先推填并建成的围墙占用了部分原放坡用地,实际开挖的道路边坡坡率只能达到1:1~1:1.25之间。因此,K0+740~K0+980段左侧边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滑坡情况,见图1~图2:

图1坡顶围墙倒塌 图2坡顶小区地基开裂

经勘察单位补充勘察的资料,场地的滑坡及地质情况如下:

路基开挖后在K0+740~K0+980段左侧边坡出现滑坡,形成长约240m,宽10~30m,高约2~12m。该滑坡坡面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坡度约20°~50°,边坡坡脚在局部地段见渗水区,坡面已发生鼓胀、扭曲、裂缝,在滑坡体中上部,见多条裂缝,延伸长度一般3~8m,裂缝宽度2.0cm~20.0cm,裂面上无擦痕,属张性裂缝,裂缝表面的土较湿润。滑坡后缘裂缝呈弧形分布,基本贯穿整个后缘,缝宽3.0cm~20.0cm,可见深度约0.80m,坡顶小区区的部分围墙及路面已被破坏,局部房屋基础已,且有继续扩张的趋势。

根据勘探资料显示,边坡分布的地层主要为:上部土层为素填土①(Qml)、第四系(Q)冲积成因(Q3al+pl)的含砾粘土③1和圆砾④,下伏第三系(E)湖相沉积内陆湖相沉积的泥岩、粉砂岩互层等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①(Qml):灰色、灰黄色,稍湿~湿,土质松散状为主,无分层现象。该层在场地绝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为新近填土,堆填时间不足3年。具高压缩性。

(2)含砾粘土③1(Q3al+pl):灰黄色,褐黄色,硬塑状,粘性、韧性均较好,砾石含量约占5~10%。属中等压缩性土。

(3)圆砾④(Q3al+pl):灰色、灰黄色,稍密状态为主,砾石一般呈圆~次圆状,分选性较差,级配好,成分主要为石英,次为硅质岩。

(4)强风化泥岩、粉砂岩互层⑤(E):半成岩,主要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地段含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呈韵律沉积互层组成,粉砂岩基本含水,且有一定的承压性,在坡脚的钻孔地下水均上涨至孔口附近,个别孔地下水自流出孔口。

(5)中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⑥(E):半成岩,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地段含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厚层状呈韵律沉积互层组成。整个岩层风化不明显,合金回转钻进平稳,进尺均匀,钻速一般,返水正常,岩芯采取率高。

各岩土层主要岩土参数建议值表如下表1:

表1各岩土层主要岩土参数建议值表

2 滑坡分析

经现场踏勘及勘察资料可分析得:

(1)经各参建单位现场踏勘分析,初步认为此滑坡是在道路路槽施工开挖后,形成临空面,土体侧应力解除,原来的自然平衡条件被破坏,在土体自重、地下水、降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

(2)滑坡的类型属牵引式的浅层滑坡,在最外侧的土体最先释放应力,形成细少裂隙,在里侧土体的侧压力、地下水及降雨等因素作用下,裂缝逐渐加深加宽,外侧土体最终向坡下滑移,如此循环,内侧土体也不断地向下滑移,从而形成台阶状的多级滑坡。

(3)现状边坡的坡面较陡(20°~50°),组成边坡的地层主要为泥岩或粉沙质泥岩或粉砂岩,上部填土成分也主要为泥岩(少量圆砾和含砾粘土),泥岩(粉沙质泥岩)具中~强膨胀性,自然的边坡稳定角大多在4°~10°,因此,本滑坡还没有稳定,滑坡后缘有进一步向后发展的趋势,但滑坡切入的深度没有低于现状路面。

(4)滑坡的治理必须同时考虑保护坡顶的建筑物及坡下道路的安全,且须对坡面进行严格防水治理。

3 处理措施

(1)临时支护采用堆土反压

为避免滑坡后缘进一步向后发展,保证坡顶小区建筑物的安全,将滑坡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经研究决定采用在滑坡坡脚堆土反压的临时支护方案,在现状滑坡坡脚回填10×3m左右的填土并压实,并形成了后续支护桩施工的平台。

(2)永久支护采用抗滑式桩板挡墙的支护结构

根据滑坡情况及边坡的高度不同,抗滑桩分3段设计,A、C段桩径1.5m,间距4m;B段桩径1.8m,间距为4.5m。桩悬出路面设计高程3~4m,在桩顶上进行放缓坡处理,边坡坡率尽量做到1:3。桩布置在人行道红线边外2m处,在临时堆土反压的平台上进行钻孔施工。桩顶设置0.8m高冠梁,以提高桩的整体刚度。在桩身混凝土达到龄期后,跳孔开挖桩后土体,逐步吊装预制好的挡土板。挡土板的吊装孔也作为永久的泄水孔。支护构造的横剖面图如下图3:

图3抗滑桩板墙横坡面图

结构设计采用理正岩土5.5版本进行计算,先按坡面情况结合地质报告计算出支护桩处的滑坡推力,推力按矩形布置的方式作用在桩后,再按M法进行支护桩的计算。按计算结果,桩配筋按非均匀方式,如下图4:

图4支护桩配筋断面图

(3)做好坡面防排水措施

针对本项目边坡土质为膨胀土的特点,本工程的另一大重要任务就是水的治理。在坡顶(小区围墙的外侧)、坡脚(人行道外侧)均设置0.5×0.5m的排水边沟,尽快将边坡范围雨水排走接入地下雨水系统;坡面采用40cm厚的粘土封水后再进行绿化种植,防止坡面水体下渗造成边坡失稳。

(4)对滑坡造成的小区围墙等构筑物损坏进行原样恢复

由业主单位牵头,与坡顶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协商,对滑坡造成的围墙倒塌、路面损坏等情况进行了核实登记,现场收方后由施工单位按原样进行恢复建设,将人民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4 结语

本工程的滑坡经过上述的处理措施,坡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坡顶的围墙、地基等未再发现有开裂、下沉等损害,坡脚下的道路建成通车2年多来,亦未发现有地基隆起等不良现象,证明设计采用的抗滑桩板墙的治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建设会碰到越来越多的各类边坡安全隐患,设计者一定要根据不同边坡的地质条件和规划用地情况,深入分析边坡失稳的边界条件,对症下药的提出适当的边坡支护措施。

参考文献

【1】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2】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

【3】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及标准图集实施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王全,男,大学本科双学士,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长期从事城市道路、桥梁设计。

刘一春,男,大学本科,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城市道路设计。

何启华,男,大学本科,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长期从事城市道路、桥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