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梅关古道“海上丝路”从这里延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梅关古道“海上丝路”从这里延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百年前的打工者

明朝中期,有去岭南广东打工者,其中不乏江西赣南人。赣南离广东,仅一岭之隔,不很艰难。赣南人去广州打工,有两个动机,一是挣钱,二是避开冬寒。挣钱好理解,今天大凡去东南沿海打工的农民工兄弟,主要是为了多挣几个钱。避开冬寒如何理解?冬季的赣南虽然比赣中赣北气温要高一些,但还是不如广东,特别是广州沿海一带暖和。在赣南的一些山区,过冬时,也还要件小棉袄穿在身上才好。而广州有件夹衣足够了。所以赣南一些穷苦百姓到了农历十月,田里的农活干完,就打点行装,经梅关等处山口翻越南岭去广东,特别是到广州等沿海城市务工,一直到第二年开春才回来,不仅挣几个钱,也省了置办过冬的寒衣和被子的钱。这样的务工者,今天叫做农民工,当时被称为“使郎”。打工文化,古已有之。

梅关上的劳务官司

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大港,自明朝中期始,到了清初,贸易更加热闹,自乾隆二十二年朝廷宣布“广州一口对西贸易”制度后,广州获得了对欧洲贸易的绝对垄断,从欧洲来的西洋商品都从广州上岸。中国东部、东南部的港口都失去了与西洋贸易的机会。于是一个问题来了,由于西洋商品只能从广州一口上岸,许多进入内地直到北京的洋货必须走当时的“京广”线,也就是从广州入关后,乘船沿珠江往西走西江,再往北走北江、浈水,到南雄登岸,以人挑的形式,走陆路,经梅岭梅关翻越南岭(大庾岭),到达江西南安(大余),再乘船走章水入赣江,经鄱阳湖湖口入长江,在扬州(六圩)入京杭大运河北上,可直抵北京。

当时,从广东方向北上过来的西洋货大多由粤北挑夫挑过梅关,送到南安的码头交接,其中多是欧洲出产的钟表、小玻璃器皿、玻璃镜、羽纱、呢绒布之类。从内地方向南下而去的大多是中国的土特产,由赣南挑夫挑过梅关,送到南雄的码头交接。这些土特产品是当时欧洲商人获利很高的好东西,如江浙一带生产的丝绸,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生产的茶叶,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北上的西洋产品贵而轻,好包装,挑运方便,物主给的工钱也比较高。南下的土特产品贱而重,不便包装,挑运很不方便,特别是瓷器,常有不慎撞碎打破。今天,如果我们去游玩梅关和古驿道时,还可在驿道的两旁找到一些碎瓷片屑,这就是当年瓷器挑夫不慎留下的痕迹。还有不公平的就是挑夫的工钱问题。相比之下,越是艰难挑运的活,工钱越低。赣南的挑夫们要求提高工钱,闹到南安衙门,当时的官员作了一番调查后,与南雄官员商量,拿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自即日起,凡北上西洋货由粤北挑夫挑到梅关关口止,交由赣南的挑夫接挑;南下的土特产由赣南挑夫挑到梅关关口止,交由粤北的挑夫接挑。两下交换,工钱也取平均值。赣南的挑夫没有意见了,粤北的挑夫虽然不高兴,也没有办法。这是政府采取协调挑运市场平等的举措,但也有问题,北上的西洋货总量和挑运次数远不如南下的土特产多,赣南的挑夫到了梅关,很难遇到粤北的挑夫相互换担,怎么办?那只有一个办法,还是一直辛苦挑下去,直到南雄码头,然后再到南雄码头找活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