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皮肤病的治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皮肤病的治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于皮肤病的发生,在医疗工作中,对皮肤病的分析,以及对其治疗体会

【关键词】皮肤病;治疗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169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44-01

谈到皮肤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皮肤,它是人体最大保护器官之一,它坚韧、柔软,具有感觉、调节体温以及分泌排泄等功能,当它受到一些因素的损伤时,其拥有的功能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是影响,因而导致皮肤病的发生。下面谈谈我在医疗工作中,根据一些常见的皮肤病进行辨证治疗所获得的体会,供同胞们参考:

1.分析症状

1.1关于皮肤病的自觉症状分析。瘙痒及疼痛、或是局部皮肤的麻木等症状,都属于皮肤病的共同拥有的一些特征,可是它的病因可以分为属风、湿、热、虫或血虚、血热等等。属风者的:痒遍布全身且流窜不定。属湿的:脂水浸淫并缠绵难愈,会阴及下肢较多,舌苔白腻、脉濡。属热的:皮肤热作痒,经常遇热便会加重,舌红苔黄,脉数。属虫的:局部痒似虫爬,奇痒很难受,部位较固定,尤其夜间为甚。属血虚的:皮肤干燥且脱屑,舌淡,脉沉细或者缓。

1.2关于皮肤形态色泽异常的他觉症状分析。皮肤局部皮疹形态及色泽改变,都属他觉症状。红斑者为血热所致,红斑稀疏为热轻,色深分布密集为热重;紫斑者由血分热盛,迫血外溢,积于皮下,或因寒邪外束,气滞血凝所致;白斑者多为血虚、气滞或气血不调所致;色素沉着斑者多为气血不和、肾虚或肝郁气滞所致。斑疹者:有红斑、紫斑、白斑、色素沉着斑等区别。水疱者:疱周有红晕者为湿热或热毒,无红晕者多属脾虚湿蕴。丘疹者:色红细密伴瘙痒属风热,色红较大属血热。脓疱症状,多由湿热或热毒炽盛所致。

1.3关于皮肤病发生部位分析。病发于人体上部者,与鼻部患病、肺经有关系;在面唇部,与脾胃经有关系。病发生在人体中部,为肝胆经受病,多由气郁、火郁或肝胆湿热所引起。病发于下部,因湿性趋下;发于者,与肝肾二经有关系。

2.对症下药

皮肤病有了医学理论,对于其治法就比较清淅了。临床上,我根据皮肤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皮疹形态色泽以及发生部位差异的他觉症状,确立理法方药,分内、外用方药治疗,均收到非常的好的效果。

2.1 内服的治疗方法:

2.1.1清热解毒法。较适用于热毒证。临床见皮疹热发红、全身热、有口渴、便秘、尿黄、舌等等,便可选用《外科秘要》中的黄连解毒汤或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介绍的五味消毒饮加减去治疗。

2.1.2皮肤养润法。较适用于血虚风燥症。症见皮疹干燥且脱屑、增厚粗糙或者是皲裂、发毛枯稿并脱落、面色枯黄等,即可选当归饮子或是《医宗正传》中说到的养血润肤饮加减。

2.2外用的治疗方法:

2.2.1洗剂。中药粉和水的混悬物,拥有收湿、散风、清凉等作用,适应证和散剂基本上是相同。选用《中医外科临床手册》中提到的的颠倒散冶疗。

2.2.2药膏。以中药粉与固体油类基质混合调均匀制成,拥有有促进慢性炎消退、润泽皮肤以及软化痂皮等作用,适用银屑病、慢性湿疹以及痂皮显著之皮肤病。选择润肌膏,外搽或是封包都可。

3.临床之治疗体会

在工作中为有效减少或消灭某些的皮肤病,来保障全人民的健康,必须努力去贯彻“预防为主”之方针,积极做好防治的工作。

3.1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让人们懂得,经常去保持皮肤上的清洁卫生,对于预防皮肤病之发生具有不菲的意义;平时参加的体育运动,适度的日光照射都可增强体质或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

3.2医务人员对于某些传染性的皮肤病,比如:麻风、疥疮、脓皮病、头癣或是其他皮肤真菌病,应当做好卫生宣传及教育工作,发现传染源应该及时隔离并治疗,切断其传染途径,防止其传染。

3.3对于某些非感染性的皮肤病,如:变态反应性的皮肤病,应当深入细致得寻找变应源,避免再次接触或是再次摄入,禁用有关致敏之药物;某些职业性的皮肤病,可针对于不同的生产环节的致病因素去进行防护;对瘙痒性的皮肤病,应当尽量寻找其怯除病因,以避免刺激性饮食或热水过度洗烫,保持好皮肤表面的相对干燥以及弱酸性的pH环境!

3.4通过临床工作可以轻松的看到,在现代拥有的条件下,无论哪一门学科都不可能脱离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去发展,必须要有相关学科领域与技术部门的协同并且配合,才能让本学科能得到相应的、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的快速步伐,这就是人们口中的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便是医学临床工作也必须服从这些规律、并且要运用这些规律才可以求得自身的相应发展。

所以说,医学工作者要从多学科对人类生命的活动进行认知,才可以使自己认识和掌握生命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及医学理论所拥有的广阔范围与其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赵丽娟,瞿丽.病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