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1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指导患肢功能锻炼等。结果 本组152例病例中,无死亡病例,患肢功能锻炼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乳腺癌;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并发症;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30%。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围手术期护理是影响术后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对她们术后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我院普外科2009~2011年间收治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共15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我院普外科成功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152例,其中Ⅰ期乳腺癌60例,Ⅱ期乳腺癌92例。年龄32~65 岁,平均年龄(48.6±2.58)岁,其中双侧乳腺癌10例,单侧乳腺癌142例。

1.2 手术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式共有2种:①Patey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肌,为便于清除腋窝淋巴结尖群及胸大、小肌之间淋巴结而切除胸小肌,清扫腋窝淋巴结。②Anchincloss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肌、胸小肌,清扫腋窝淋巴结。

1.3 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6例,皮瓣血运不良5例,无患肢水肿患者,无死亡病例。住院天数10~20 d,平均(15±3.25)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被医学研究所证实。有研究表明,乳腺癌生存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即乳腺癌生存者的生活质量随其焦虑、抑郁状况加重而降低[1—2],因此患者进入普外科起,首先应由医护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拟对其采用的治疗方案及康复措施等,使患者从整体上了解自身疾病和治疗过程,从而理性地面对现实。责任制护士应积极与家庭成员沟通,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使患者能够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

2.1.2 术前营养支持 肿瘤细胞是一种迅速扩张、生长的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肿瘤患者不进行营养治疗,受损的往往首先是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同时,肿瘤患者同正常人一样,不增加营养也会导致营养不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严重影响到康复。因此,术前必须重视营养护理,合理术前营养支持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有利于切口的恢复。因此安排患者进食高蛋白、糖类、维生素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提供足够的营养补充。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当日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回病房后先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待神志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可先垫枕再取半卧位,肩关节外展,使肢体保持功能,以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术后,大多数患者因伤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和咳嗽排痰,鼓励患者做腹式呼吸和并且给予拍背使患者能够有效咳嗽、排痰[2]。

2.2.2 术后饮食 患者全麻术后6 h,如患者无明显麻醉后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应鼓励进食,首先应进食易消化的小米粥、面汤,然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乳腺癌手术后,饮食调养可以给予益气养血、理气散结之品,巩固疗效,促进身体康复。忌高脂肪饮食,避免脂肪酸经芳香化转化成雌激素。戒酒,少喝咖啡、可及巧克力,减少及控制乳腺增生的发生。

2.2.3 并发症防治 为了保证皮瓣紧贴创面,胸部用弹力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密贴合,密切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包扎过紧,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脉搏不能扪及,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若胸带松脱,应及时加压包扎。并在腋内及锁骨下处填塞多块纱布压迫,消除死腔,使皮瓣与胸壁紧密贴合,减少皮下积液发生。如有皮下积液形成,可依据积液量及形成速度及时穿刺抽除并局部加压包扎。

要做好引流管护理。防止手术残腔积液,皮瓣与胸壁无法紧密贴附,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球保持持续负压吸引状态,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与性状,观察引流管有无滑脱,侧孔有无脱出,有无堵塞、受压、关闭,保持有效负压,以求充分的引流效果。若引流量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因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使淋巴回流受阻,腋静脉回流不畅,可造成患侧上肢水肿。若在患肢输液、测血压,就会加重患肢水肿,甚至导致皮肤破损,诱发感染。因此,应禁止在患侧不持重、抽血和测血压等,避免患肢肿胀。患者平卧位时,应将患肢适当垫高,按功能位摆放,有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患者水肿的发生。活动时患侧上肢用吊带托扶,减少腋窝各层组织活动。在日常活动中,应避免患肢长时间受压,影响肢体血运。平时可指导患者家属,使用拇指和食指沿患肢淋巴走向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对捏。刺激近端淋巴管,促进淋巴液回流。

2.2.4 术后患侧上肢康复功能锻炼 术后的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患者本人身体状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①术后第1~3天应做握拳,曲腕,曲伸肘关节,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功能。每次10 min,每日5~8次。②术后第4~7天,开始练习用手掌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廓的动作,以后逐渐到患侧手进行梳头,每次10 min,每日5~8次。③术后第8~10天,患侧肘关节摆动,上肢上下左右摆动,每次10 min,每日5~8次。④术后第11~13 天,将患侧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初时可用建侧手掌托扶患侧肘部,逐渐抬高患侧上肢,直至与肩平。此期主要为肩关节的锻炼,由于接近腋下切口处的癍痕组织尚为形成,故可使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尽快恢复功能。每次10 min,每日5~8次(5)术后第2周起,进行摸高锻炼,具体方法是将手尽量抬到你的极限高度将手掌放到墙上,然后用手指倒腾往上摸高,尽量摸到极限,每次10~20 min,每日5~8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