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利用一题多变进行数学中考复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用一题多变进行数学中考复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利用一题多变的方式进行中考数学复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独创性与灵活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提高中考成绩也是较大的帮助,教师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一题多变;数学;学生;变式一题多变,可以从不同的解题思路上多变,也可以从题型的角度多变,通过这样的一题多变,可以“以少胜多”,巩固更多的基础知识。另外,利用一题多变,对一道数学题进行联想、或类比、或推广,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题目,甚至得到更不一般的结论,积极开展变式题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同时,一题多变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独创性与灵活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是笔者就初中数学的一题多变问题,略举两例,谈谈自己的拙见。

【例1】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

证明:ACM和CBN是等边三角形

MC=AC,CN=CB,∠CAN=∠MCB

ACN≌MCB

AN=BM

【变式1】在例1中,连接DE,求证:(1)DCE是等边三角形;(2)DE∥AB

分析:(1)可证ADC≌MEC,则DC=EC,因为∠DCE=600,所以DCE是等边三角形。

(2)由(1)容易证明∠EDC=∠ACM=600,所以DE∥AB

【变式2】例1中,连接CF,求证:CF平分∠AFB

分析:过C点作CGAN于G,CHBM于H,由ACN≌MCB,可得CG=CH,所以CF平分∠AFB

【变式3】如图2,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ACN是等边三角形,P是AN的中点,Q是BM的中点,求证:CPQ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CN≌MCB AN=BM,∠ABM=∠ANC

又P、Q分别是AN、BM的中点

BCQ≌NCP CQ=CP,∠BCQ=∠NCP

∠PCQ=∠NCP+∠NCQ=∠BCQ+∠NCQ=∠NCB=600CPQ是等边三角形

【例2】如图3,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问泵站修在什么地方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分析:设泵站应建在P处,取点B关于L的对称点B、,如图3,PB?=PB,要使PA+PB最小,只要PB?+PA最小,而两点之间距离最短,连接AB?与L的交点P,即是泵站所建的位置。本题特点:一直线同旁有两定点,关键要在直线上确定动点的位置,使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之和最短,我们常常把这类问题称作“泵站问题”。

【变式1】如图4,在ABC中,AC=BC=2,∠ACB=900,D是BC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解析:C、D是两定点,E是在直线AB上移动的一动点,以CA、CB为边作正方形ACBF,则C关于AB的对称点一定是F,连接DF交AB于E,这时EC+ED最小。因为D是BC的中点,在直角三角形FBD中, BC+ED=ED+EF=DF=BD2+BF2=22+22=5

【变式2】如图5,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一动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分析:M、N是两定点,P是在直线AC上移动的一动点,作N关于AC的对称点G,由于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G一定在DC上,且为DC的中点,连接MG交AC于P,四边形AMGD为平行四边形,连接PM、PN,则PM+PN最小,有 PM+PN=PM+PG=MG=BC=1

【变式3】如图6,梯形ABCD中,AD∥BC,AB=CD=AD=1,∠B=600,直线MN为梯形的对称轴,P为MN上的一点,那么PC+PD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解析:C、D是两定点,P是直线MN上一动点,因为图形ABCD中,AD∥BC,AB=CD=AD=1,所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而直线MN为梯形ABCD的对称轴,则D关于MN的对称点是A点,连接AC交MN于点P,连接PD,则有PA=PD,要使PC+PD的值最小,就要使PA+PC最小,所以PC+PD=PA+PC=AC,因为∠B=600,可证得 为直角三角形,AC=ABtan∠B=1×tan600=3,则PC+PD的最小值为

【变式4】如图7,已知O的半径为r,C、D是直径AB同侧圆周上的两点,弧AC的度数为960,弧BD的度数为360,动点P在AB上,则CP+PD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解析:如图,设D、是D关于直径AB的对称点,连接CD、交于P,则P点使CP+PD最小。弧CD的度数为1800-960-360=480 ,弧CD、的度数为1200,所以 ∠COD=1200从而容易求得CP+PD=CD'=3r,所以CP+PD的最小值为 3r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对数学问题的一题多变,提供恰当的知识铺垫,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及发展的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如何从已有知识中逐渐演变或发展而来的,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将这种有层次推进的变化方式用于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构建活动经验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构建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反复的机械训练,同时又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和谐、奇异与美妙,使他们自发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