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变教师工作方式,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真正把我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和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民办学校”,我们按照“建设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师德修养高尚、教育思想先进、文化积淀宽厚、教学水平突出、科研能力较强以及勇于创新、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水平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几年来,我们在坚持师德首位,大力提倡五种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钻研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一个意识(一流意识)的前提下,狠抓了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强调教师读书学习,坚持开展校本教研,鼓励教师撰写教育笔记,努力使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研究,在学习研究中工作,实现工作、学习、研究一体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强调读书学习,以学习求发展
长期以来,教师中能够坚持读书,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很少,教书人不读书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这样怎么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首先抓了教师的读书学习,让读书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求,一种职业习惯。
我们把引导教师读书和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把教师读书学习分为两大快:一块是共读,一块是自读。学校每学期推荐2—3本非常好的共读书目,要求教师阅读,还在局域网中设置“校本研究学习资料”专栏向老师推荐专家、名师具有指导性或借鉴意义的好文章;设置“校本教研视窗”专栏,向大家推荐本校教师撰写的好文章,确保老师们能够按照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卓有成效地读书学习。自读的书目和文章则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自身个性化的读书需求。为促进教师读书,我们改革教师例会,每次都安排一定的时间作为教师的读书交流,老师或推介好书,或发表读书心得,或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
现在,全校教师基本能够做到每天读书半小时,一些教师订有读书计划,读名著,读教学某一方面(如作文教学)的系列专业书籍,体会了读书的乐趣,读书的风气开始形成。许多老师发自内心地说:读书——教师的第一精神需要。
二、坚持校本教研,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开展教育科研是我们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的眼睛不再是紧盯着国家级、省级的大课题,而是努力搞好“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前两年,学校校本教研总的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整个研究工作分为“个人—科组—校级”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研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以上学期为例,全校教师共做个人研究课91节,科组、年级组研究课20节,学校层次的研究课25节,大家相互听课约2000多人次,而且不论是哪个层次的研究课,做课后都要进行同事间相互交流,或科组、年级组评课、领导评课等。正是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个层次教学研究的持续开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课改初期的肤浅、浮躁、形式主义,转到了有效教学。在去年五月举行的学校第二届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有37名教师作课(占任课教师总数的41%),展示了自己最好的教学水平。
通过三个层次的校本教研活动,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实现了由课堂教学浮躁到有效教学的转变,进而追求优质教学。我们以校本研究课题为抓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谱写我校教学改革的新篇章。学校建立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中心教研组,老师们认真学习校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努力发现和提出教学工作中诸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真”问题,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七个校本研究课题,如语文三个课题:“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体验生活、快乐习作教学研究”;老师们围绕这几个课题,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学习国内外同行的成功经验,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制定研究方案。
现在,老师们正按照研究方案的精神,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着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鼓励教师写作,提升校本研究水平
我们要求教师写作,起点是撰写教育笔记,每周1—2篇即可,不限篇幅,有话则长,话少则短,不限体裁,不求成品,写下所做、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即可。写笔记只为自己,只为积累,只为提升。至于出成品、出精品,那是后续生成。此后,我们在校园网上为每个老师建了“教师成长笔录”文件夹,谁写了笔记就放到夹中,我们从中发现写得好的,就写段推荐语,连同笔记一起贴到“校本教研视窗”上推荐给大家。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撰写教育笔记,阅读“校本教研视窗”的好文章,已经成了老师们常规性的工作内容。老师们写作的水平越来越高,体裁多样,包括日记、随笔、教育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读书心得、系列教研材料、论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等。笔记内容涵盖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家长工作、教师职业道德等,可谓丰富多彩。因为老师们写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亲历的事,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每天阅读老师的教育笔记,都真真切切地感到他们在成长,成长速度很快。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吴军老师的《关注孩子心灵渴求,引导孩子阳光成长》,讲的是他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忽略了一个渴望老师关注的女孩,因此对女孩有所伤害的时候,作为老师的那种强烈的责任感使他“愧疚得无以复加,无地自容”,因此在学生作文本上写下:“对不起,老师向你道歉!……老师将做深刻的反思。”再如唐建明老师的《“笨学生”让我的课堂上出现了未曾预约的精彩》,文章记叙了一个真实的、生动的、典型的事例及其引发的思考,涉及到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涉及到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学观等。他深有体会地说“教师的思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机会,也许会得到意外的精彩,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可估量的啊。”
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学校提倡教师多动笔写作,是“逼”着我们学习、思考、提升,起初的确不完全理解,更不适应,现在回过头来想,是应该这么做,这对我们的提高太大了。
时代在呼唤,教育在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我们深深感到学校这几年的路子走对了,就是要在转变教师工作方式上下工夫,抓好学习和研究,使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我们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继续努力,创造学校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