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背景下数学常态课多元评价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数学学习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终结性评价
笔者对所处地区进行系统抽样调查发现,尽管我地区初等教育教学在全省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力,但现行的教学评价主要仍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在此评价方式下,应试成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要动机,这样的评价方式逐渐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限于认知浅层次评价
布卢姆将认知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现行数学评价在知识习得性获取中局限于知识、领会、运用,对后三个目标关注不够,师生均侧重关注终端评价,评定学生习得性知识的评价,教师对学生数学其他智能重视不够.
3.评价结构单一
教是为更好地学,而今主流评价中教师为主要评价者,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主动意识日趋薄弱,独立思考与探索能力趋弱.
据上述,笔者尝试在我校初中的两个教学班进行如下评价改革试验活动.
二、实现终结评价到过程评价的转化
据教学实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展示、反思、合作、探究等方面,关注学生是否不断地改进思考的方法,自信心、勤奋及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重视学生清晰表达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过程.
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操作.
1.问题分析学生用数学表达式或文字进行描绘、分析、阐释、抽象、总结,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同时可评价学生分析、综合、辩证思维的能力.
2.陈述求解过程让学生表述问题解答,可以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灵敏性,以及对整个问题的驾驭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估算技能.
3.板演展示板演展示可相对全面考察学生的素养,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或生动地讲解,学生表演、表达、描述等得以体现.
4.实验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如提出假设、拟定计划、进行实验、写研究报告、应用测量和猜想的技巧,从而体验概念的生成,性质的诞生,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
5.设计问题学生针对数学所学章节,自己构思问题、改编例题、深化拓展课后习题,并将设计的问题上交老师初评,然后教师再反馈到学生中去让学生相互完成各自设计的问题,并加以评价,最后再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提升学习成就感.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整合起来;对学生差异评价,通过整合自评、互评、师评及家长评价等,较客观、全面地去评价学生.
1.定量测评
笔试仍是定量评价的重要途径,定量评价快捷高效,结果反馈及时,师生对掌握程度可以有的放矢,但应避免据分数排名,更不能因成绩优劣对学生下结论,度的把握是此测量的关键,否则与预期悖逆.
2.自评和师评结合
学生对掌握的知识和数学能力及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状况进行自评,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据其情况及时引导激励.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的兴趣,离不开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引导;同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思维方法、探究的兴趣、较强的创造力和课外实践能力,反过来推动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师生的双向评价机制.
3.强化学生互评
让学生参与评价,给予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角色转换获得自尊的满足,提高比较鉴别能力.同一问题,因认知水平差异,学生思维各异,此时可让学生进行互评,互评亦可起到互为督促、互为促进的作用,培养倾听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4.落实家长评价
教育的成败错综复杂,整合家庭与社会教育,让家长对学生习惯养成性评价.家长的积极评价同样能使学生更全面了解自己,而家长参与评价又能帮助家长更充分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及时引导、鼓励、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
综上所述,在测评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通过对评价方法的改进,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有益于学生良性可持续发展,并通过评价内化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反思内省的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