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在新课改下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其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在新课改下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其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新课标为标志的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讨论新课改下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教学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师范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10-01

为了应对新世纪挑战,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他们的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之一,迅速掌握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仅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技能关系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同样,新课程也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转换及其培养提供了空间。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准教师在新课改下迫切需要提高其教学技能。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技能

(一)教学技能的涵义与特征。“技能”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来掌握,在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中得到巩固与发展。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指的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成长的过程。这种发展有两个特征:一是表现为活动计划精细,活动成效稳定,保持着高水平,即确定性;二是内在的活动指令与控制系统富有弹性,能够适应新的任务和情境的变化,即变异性。这“两性”是教师教学技能得以持续发展的显著性标志。

(二)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学技能以新的内容。目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要求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教师教学技能赋予了新的内容。这种新内容是以新的课程形态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理论为依据的。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也是以这个为前提而发展的,这种发展要求不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技能行为,要在原有教学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包括:语言对话技能、情感体验技能、创新改革技能、反思实践技能、教学交往技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课程评价技能等等。这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核心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已成为原有教学技能家族的新成员,这些新成员的加入不排斥原有的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且还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学技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技能的培养

(一)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在当前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前提下,教育改革要求转变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素质教育需要的是擅于在知、情、行各方面关心学生,集教学科研与教学艺术于一身的老师,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要求教师有创新意识、发现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这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原有教学技能基础上寻求和发展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技能,把所需要的教学技能转换成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行为。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师范生只有努力加强教学技能,将新课程与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站稳讲台,在教育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技能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应该怎样培养教学技能,才有助于普遍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呢? 面对新课程改革,师范生应该努力从下面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突出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

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是教师能够灵活自如地调度课堂的源头活水,一名适应未来需要的教师应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水平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虽然专业水平很重要,但是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传授知识的方法;不但要善于把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就是不但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关于“专业知识是否越多对学生成长越有利”的一项研究中,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没有能表明教师专业知识的总量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正相关。超过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教师的知识就不再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方面的素养,是教师能否有效实施教学的前提保证,也是教师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主要特征。因此,师范院校课程要突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在加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开设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教育专业课程。

2.加强师范生的多元能力培养以适应新课改要求。

(1)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应该加强对师范生学习意识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学习和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策略,为其终身的发展打下基础。(2)多样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下,单一的教学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应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3)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必须注意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4)教学媒体应用能力: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形式多样化。(5)教学的实践能力:包括备课能力、上课能力和课后辅导能力等。

3.开展班级讲课活动和见习活动。

师范生,是未来的准教师。将来都要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因此,师范生应提前树立教师意识,培养自己的讲课能力,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师范生可以在学院和年级的倡导下,每个班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进行讲课周周练,讲课时本小组的其他同学既当学生又当教师,课后师生进行点评。这有利于同学提前进入教师角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同时使教态更规范化,也使同学提前熟悉高中教材,这是同学们共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此外,师范院校应安排好师范生的实习、见习工作,让师范生可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不断体验、不断改进和提高。

4.开展组织化教学观摩活动。

开展组织化教学观摩主要是组织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准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起着示范性作用,这种示范是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示范,是对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实践的示范。学生在具有示范意义的课堂观摩中,一方面产生正向认同和积极的心向;另一方面也对好的课堂教学和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产生操作性的认识;加上授课教师的课后说课、专家点评,这种操作性认识使上课上升一个高度,从而实现了授课教师和参与观摩的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对接,是引领准教师了解课改的有效途径。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对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新课改下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师范生在这种活动中要勇于实践,不断加深自己对新教材的认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并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不久的将来能自信满满的走上讲台,演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张保花,郭福强,王伟. 浅谈培养教师教学技能及教学效果的途径[J]. 科技信息, 2011,(01)

[2]黄素玲. 新课程中教师教学技能的变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3]于四海. 自我更新: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新视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