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博洛尼亚进程”新十年的使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博洛尼亚进程”新十年的使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建成,标志着“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目标实现。在欧债危机、人口老龄化加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博洛尼亚进程的新使命随之而来。欧洲各国提出了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增加就学流动性等三大任务以便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欧洲高等教育区、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 目标 2020年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博洛尼亚是拥有欧洲最古老大学的意大利城市。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齐聚于此,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商定通过十年的努力以期在2010年建立起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HEA)。由此,以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框架、加强欧洲内部学生及劳动力流动、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吸引力为目标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拉开了帷幕。

此后十年,欧洲各国依次召开了布拉格会议(2001年)、柏林会议(2003年)、伯根会议(2005年)、伦敦会议(2007年)和鲁汶会议(2009年)五次部长级双年会并分别发表公报。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国家由之前的29个增加到了2009年的46国。先后有欧盟委员会(EU)、欧洲理事会(COE)、欧洲大学协会(EUA)、欧洲学生国家联盟(ESIB)、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学会(EURASHE)以及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ENQA)作为咨询委员开展对博洛尼亚进程的调查分析研究工作。

博洛尼亚进程推进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调查评估制定出九大行动目标框架,即发放文凭补充说明使各国学位互认、建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体系、促进欧洲师生及其他人员流动、全欧合作加强质量保证、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终身学习、高等教育机构与学生的参与、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区吸引力这九项。其中,在2003年的柏林部长会议上,将建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学位互认和加强质量保证作为三大优先发展的关键目标。各国在目标框架指导下开展高等教育改革,针对各自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2010年3月,在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47个国家的部长共同宣布: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尊重语言文化多样性的欧洲高等教育区正式启动了,标志着《博洛尼亚宣言》设定的总目标初步实现。这是继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后,欧洲各国在文教领域推进一体化的重大举措,加强了欧洲内部课程、科研和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使欧洲高等教育更具国际竞争力。然而博洛尼亚进程制定的具体目标并非所有的都得到了落实,而且各个国家的推进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虽然《博洛尼亚宣言》制定的总体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建设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区的实践仍任重道远。2009年的鲁汶会议和2012年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为巩固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提出了2020年之前这十年间的新使命

1 2020年前巩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新使命

进入新时期,欧洲各国面临着欧债危机、人口老龄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2009年鲁汶会议上各国代表制定了2020年之前欧洲高等教育区巩固与发展的新使命,并在2012年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将目标细化成具体可操作的形式。新的使命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为大众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增加就学流动性。

1.1 为大众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

(1)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欧洲国家将扩大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当做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要求与会各国采取各种措施使更多的适龄青年能够享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并且保证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高等教育入学途径要多样化,信息渠道要更加畅通,使进入高等学校就读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2)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公平。欧洲各国的文化传统差异甚广、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得进入欧洲各高校的学生具有多样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应该为所有的学生平等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特别要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学生创造平等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平等就意味着要给这些弱势群体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包括经济补助、咨询和指导服务、更多学习途径和替代方法等。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构造一个充满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旨在于向学生个人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以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通过科学研究来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适应环境和开展行动。这样的教学改革需要三个层次的教学,都要明确的关注学生,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结果为目的。

(4)加强质量保证和资金管理。为了增强高等教育的信任度和吸引力,欧洲各国将继续强化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公共责任,使更多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到质量保障的发展中来。在2012年《布加勒斯特公报》中提出他们将重新修订《欧洲质量保证的标准和准则(EGS)》,使其更具有清晰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同时,进一步完善筹资手段和高校管理制度,支持学生和工作人员自主参与到各级管理体制中也是重要的目标。其中维护高等学校的学术自由更是重中之重。

1.2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大学毕业生需要多学科复合知识和创新技能。欧洲各国需要建立起企业、高校和学生共同合作的机制来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和科研潜能,以使毕业生在整个职业生涯都能够不断发展能力,满足雇主的需求,同时也使雇主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

(1)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将会成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要素之一,也是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的方法之一。终身教育意味着大众可以便捷畅通地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用以扩充知识储备、提高能力和技能、丰富个人成长经历。终身学习的落实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学生与雇主的密切配合,学习者需要在组织机构和经费补助方面获得支持。不管是全日制的还是在职的、不管渠道是否正规,获得的学习结果都应该被承认。为此欧洲大学联合会颁布了《欧洲大学终身学习》用以指导高校的终身教育实践。

(2)科研、教学和学习相连接。社会需要高校以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所以高校必须建立起一个科研、教学和学习相互联系的链接。通过研究来带动学科发展,从而巩固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博士培养阶段,必须建立起高质量的、透明度高的、具有职业竞争力和流动性的教育模式,以培养一定数量的研究型人才。

(3)学习成果与资格框架。用来表征学习成果的欧洲学分转换体系和文凭补充说明与质量保证一道成为构建完善的资格框架相互联系的环节。构建起完善的资格框架可以使高等教育体系更加透明、开放和灵活。欧洲各国期望建立起一个共识的资格框架,为此他们对框架的兼容性不断地进行调整,并鼓励那些没有纳入欧洲资格框架的国家向他国学习经验以达到这个目标。

1.3 增加就学流动性

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高等教育的跨境合作以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扩大学习的流动性是势在必行的。增强就学流动性的首要条件是为交流人员提供必不可少资金支持,其次是对所有的学习成果(包括正规的与非正规的学习途径)进行公平的认可,再次,还必须提供基础设施和规章制度等一些支持。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相互流动从宏观上可以促进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民众对文化多元性的理解与尊重,从中观上可以提升高校课程的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合作竞争能力,从微观上可以促成个人在学习、科研以及就业方面的发展。为此,2009年的《鲁汶公报》提出到202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毕业生至少要有20%的人员具有出国留学或培训的经历。同时要以有诱惑力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前景来面向国际招聘教师与科研人员,在法律范围之内确保交流人员的社会保障以及养老金的流动性。在增强人员流动性的基础上,使欧洲高等教育机构进一步向国际开放,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对话与合作,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的竞争力。

2 数据收集及其透明度的改进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以上提出的三大新的使命,有必要对现有的调查数据和信息质量进行改进。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就业、社会公平、终身学习、国际化以及人员流动的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参考进行审计。这有利于推进上述各项工作的进展,同时有利于进行清查和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基准。

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区信息的透明度,可以使欧洲高等教育更加开放,有利于各国高校相互比较,扬长避短。同时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容易被公众了解,特别是对学生和他们未来的雇主而言。

3 结语

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成标志着博洛尼亚进程总体目标的实现,从此博洛尼亚进程进入了新的时代。在2010年到202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进入了优先发展教育公平、质量保证、增强就业和人员流动等主题的新阶段,需要欧洲各国政府、高校以及相关的教育组织机构的共同合作,通过调查分析和实践改进来缩小欧洲各国间的差距、解决具体实践领域存在的矛盾和不足,以期努力实现2020年的目标。同时在推进的过程中,欧洲各国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例如如何在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维护高等学校的多样性,而不是以一种趋同的模式代替所有的问题,都值得在整体框架的不断完善中得到思考和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