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科技大学:让重视人才的传统延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科技大学:让重视人才的传统延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杨槐是北京科技大学2004年度受聘上岗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位有着多项专利在身的留日博士,3月28日在庄严的“200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上接受了聘书。在接受采访时,他那依然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告诉记者,这一神圣的时刻已永远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我之所以选择北京科技大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里材料学科实力雄厚,科研水平很高,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二是这里重视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氛围很浓,人才环境良好。”杨槐告诉记者。

1994年,杨槐获得中国教育部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奖学金,从吉林大学赴九州大学学习,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福冈研究所工作。在日期间,他曾开发出一种液晶显示材料,在日本乃至全世界材料学界引起很大影响。日本的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予以了专门报道。此外,杨槐还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

“我从没想过要永久留在日本,报效祖国是我的梦想。自博士毕业,我一直在等待着回国的最佳时机,现在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杨槐兴奋地说。据杨槐介绍,2003年春节前后,他相继给该校副校长、前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谢建新,人事处处长王维才发了期望到该校工作的电子邮件。而后,一切顺利,杨槐如愿以偿。

“北京科技大学历来有着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是不会轻易放过引进优秀人才的机会的,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并将继续下去。”曾经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过企业管理的王维才教授,显然对这个“传统”有些自豪。在记者采访他时,作为人事处处长,他的话匣子就此打开了,“我校能有今天的发展,是与魏、柯、肖三位・海归・大师的加盟分不开的,其中关于我校的人才工作,也要从三老说起。”王维才提到的魏、柯、肖.分别是该校的学术前辈魏寿昆、柯俊、肖纪美,并且三人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寿昆院士今年已是98岁高龄。他1931年赴德国留学,1935年获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自费进入亚琛工业大学进修.次年回归祖国。1952年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华北大学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和山西大学等校有关矿;台系合并,组建了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魏寿昆任该校第一任教务长,他是北京科技大学建校时惟一的一级教授。作为冶金学科、台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带头人,魏寿昆在国内较早地引用化学热力学原理作为研究与控制;台金反应的理论基础,其研究成果及理论在世界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

比魏寿昆院士小10岁的柯俊院士,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194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54年回到北京钢铁学院任教。他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相变机理,在钢的过热性能及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世界这一现象的主流学说。他开发国内急需的新材料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85岁的肖纪美院士,194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留学,1950年获得该校;台金学博士学位,1957年回北京钢铁学院任教。他长期从事材料物理的研究和教学,其发现的“氢致滞后断裂机理及应力腐蚀现象”已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学说。

“三位老院士的回归,真正发挥了学术大师的作用,为我校的;台金、材料等学科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维才感慨地说,“同时,他们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我校的国际教育与学术交流以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魏寿昆曾在亚琛工业大学进修,与该校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根据魏寿昆的倡议,在时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柯俊等的主持下,1979年该校与亚琛工业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从那时起,亚琛工业大学每年都要派几名教授到:北京科技大学讲学,同时接受北京科技大学的教师到该校进修、学习。去年,亚琛工业大学派出一位副校长专程来到北京科技大学,参加纪念两校建立校际联系25周年的庆祝活动。“我校现任校长徐金梧、上届校长杨天钧都是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校的许多教授也在该校学习或工作过。应该说,我校许多教师在该校的学习经历无不与两校建立的良好校际联系有关。”王维才说。

“从三位老院士的身上,我们真正认识到了人才的作用,并且对人才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重视人才就作为我校的一个优良传统继承发展了下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施第一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北京科技大学更是把人才工作尤其是吸引人才放在了全校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自从教育部启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至今,该校已经有7位“长江学者”。“朱鸿民是新世纪引进的第一位‘长江学者’,可以说,也是新世纪成功引进的第一人。”王维才强调,朱鸿民的引进在该校的人才引进工作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朱鸿民20世纪80年代初赴日本东北大学留学,1989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顺利获得该校正式教职,后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研究工作,2001年4月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职于北京科技大学。但是在引进朱鸿民时,北京科技大学对引进人才的科研经费以及住房津贴等都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可借鉴的先例。“当时确实遇到了一点困难,学校没有先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王维才坦承,在人事处的申请下,校领导班子经过专题研究决定,特事特办!

朱鸿民成了学校“特事特办”引进的第一人。“学校给了朱鸿民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共60万元左右,这虽非天文数字,但也是我校史无前例的一笔大数目;此外,学校还专门给他提供了8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15平方米纳办公室,并配备了一个数人组成的科研团队。”王维才说,朱鸿民这几年科研工作做得非常好,现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他的有关“纳米钽粉材料”科研成果目前已进入北京科技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进行孵化。

“朱鸿民的引进特例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从那时起,我校吸引人才工作的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酝酿并出台了一些对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计划,人才引进机制更加完善顺畅起来,”王维才称。

2003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启动实施“422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支4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队伍、一支200名左右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一支200名左右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对于引进人才,科研配套经费最高可达100万元以上,并根据需要上不封顶。”该人才工程启动在2003年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加上后来实施的‘北京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计划’,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包括以前的‘长江学者奖励

计划’),我校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系统、较为科学的人才引进体系。”王维才自豪地说。

“杨槐就是得益于该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维才告诉记者。杨槐2003年来校后,学校陆续利用“422工程”,资助他?00万科研启动经费,30万住房补贴。今年,杨槐又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200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聘期内及聘任结束后3年内每年又可获得教育部发放的岗位津贴10万元及学校的科研配套经费等资助。“这都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杨槐对此十分感激。

在学校的支持下,杨槐申请到了包括“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几项科研课题,科研经费总计280多万元。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入孵北京科技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并以技术八股的方式,吸引其它企业投资创办了“北京伟豪智能玻璃有限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学校除了在硬件方面给予了倾力支持外,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创造了一种适宜人才发展的和谐的软环境。”杨槐说。

2004年,杨槐的实验室缺少一名工程师。几经筛选,杨槐认为某公司的一名工程技术员比较合适。但是由于这个人是本科学历,企业编制,按照规定,不能调入学校。但是在杨槐的坚持和要求下,学校决定再次特事特办,破例把这个人调了进来。”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都是尽可能为人才创造条件,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上周休息日,我还带一名我校准备引进的人才去看住房了呢。”王维才说。据统计,自启动“422工程”以来,该校已经引进高层次人才26位。“还有10多人正在路上”,王维才补充道。

除了人才引进外,该校在其它人才工作方面也是卓有成果:以该校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济山为学术带头人,以“金属材料制备成形过程中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技术基础研究”为研究方向组成的科研团队,入选为教育部2004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教育部和学校共同资助该团队3年,资助经费300万元。此外,学校还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每年派出培养25名青年骨干教师等等。

对于北京科技大学人才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37岁的副校长谢辉自然喜在心头。“学校的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是导演,学术人才是演员,导演要为演员做好服务工作”,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强调了人才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演员才是一部戏能否成功的关键元素。”

“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启动实施是各高校进一步引进人才、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将尽己所能,海纳百川,广邀海内外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加盟我校,加速我校向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大踏步迈进。”从这位年轻副校长的脸上,记者看到了北京科技大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