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条线段定乾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条线段定乾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沙一天堂”,小小的一条线段,看似很不起眼,但从数学的角度看,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学知识,它可以称为数学学习的窗口!

九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如何避免就题论题?如何避免题海训练的低效教学?如何巧妙地贯彻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除了上课前精选例题外,上课时应变式训练,让学生能从一道题的解决中掌握一类题的解答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终实现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笔者从一个简单的、常见的图形入手,对典型问题(函数中的直线)进行拓广探索、变式引申。相信这对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效果行之有效,也有利于营造一种宽松、互动的教学氛围,更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原创题:

如图1,已知线段AB,A(-1,2),B(3,6),M是AB的中点,E、F在AB上,且AE=EF=FB.

根据这一已知条件连续展开21问,用“问题串”的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中考数学综合题贯穿始终。当然,此设计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这样的问题形式,能使九年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具体操作:提前一天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自己限定好时间(1小时),将此题先研究一下,能完成的先完成;有疑问的标注下;想不出方法的打上“?”,以便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提出。

以下主要展示课堂操作:此题是在中考复习第二轮后提出的,学生虽然对综合题已有些了解,但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教师要利用并调节好。

因课堂时间有限,此节课和原来的新课模式完全不同,上课后直接由学生上前演示:板书只有一张图,暂不用多媒体,学生能自己完成的题主要为第一部分。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问题。

一、函数问题的设计

由于这部分题目比较简单,学生在家里都能完成,不必作过多地讲解,只对重点知识略作提示,写出参考答案即可。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根据两点式来求y=x+3.

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开始学生用的方法是:设P(x,0)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则PA=PB,然后用两点式求出P(5,0),再根据中点M(1,4),可以求出y=-x+5.

还可以利用相似,等等。

7.在x轴上求点P,使PAB是等腰三角形。

9.在x轴上求点P,使∠ABP=45°.

经过积极思考,学生可以发现直线AB与x轴的夹角是45°,所以ABP是直角三角形,所以P(3,0).

10.在x轴上求点P,使PAPB.

根据相似可以很快地求出来,图形与上面一题相似:只是对应的边不同而已,但由于方程x-2x+9无解,所以没有答案。但如果把点换到其他位置仍然可以求出来。

11.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为直径的圆切于P点。

数形结合,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再次转化成上面一问题。

三、最值问题的设计

13.在x轴上求点P,使PA+PB最小。

作x轴的对称点:得PA+PB最大,答案P 为(0,0).

14.在x轴上求点P,使PA-PB 最大。

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笔者的提示下,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学生们发现,任意作点P, PA-PB 总小于AB,继续作图可以发现点P在AB的延长线上时,PA-PB 有最大值AB,此时P(3,0),即是直线AB与x轴的交点坐标。

15.在x轴上求点P,使PA2+PB2最小。

用两点式得到PA2=(x+1)2+(0-2)2,PB2=(x-3)2+(0-6)2得到二次三项式为2x2-4x+50,当x=1时,PA2+PB2最大,为4.

当然还有许多求最值的题没有给出,比如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不过只要学生掌握了把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来求,即列出代数式,再利用配方就可以求出最值,这不失为一种好的解题思路。

四、动态几何图形问题的设计

16.把线段AB绕原点O按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A′B′ .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求过点A′,B′ ,原点O的抛物线的表达式;

(3)求线段AB旋转到A′B′所扫过部分的面积。

此题只是把原来的AB转化成A′B′,但求解的方法不变。问题(2)是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其内容比较重要:在一般式、交点式、顶点式中选择求解.

问题(3)是求圆中的扇形的面积,学生只要利用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答案为10π .

17.求原点O关于直线AB对称点E的坐标。

方法1:由图3中O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E(-3,3).

方法2:设E(a,b),用AE=OE来列式。

还有其他方法,比如相似。

18.直线y=kx把四边形OABC的面积分成1∶2两部分,C(4,0). 求k的值。

如图4,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直线与BC相交时,可知SDOC∶SABDO=1∶2.当直线与AB相交时,可知SAEO∶SEBCO=1∶2.

19.动点P从C(4,0)出发,沿x轴向左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动点Q从A出发,沿AB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P、Q同时出发,

求(1)PQ的最小值; (2)PQ中点的轨迹方程。

第1问求出P、Q的坐标之后,用两点式把PQ的长度表示出来,再利用配方求出最值。第2问中求中点的轨迹方程。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设P(x,y),利用上述中点公式找到x、y的关系式,从而得出轨迹方程。

(1)如果AE+BF最小,求E的坐标;

(2)求AE2+BF2的最小值。

此时中考压轴题变得如此简单:

设E(t,0),F(t+3,0)两题都可以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