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本文通过运用多媒体,激感;创设情景,激发热情;作文过程,加强渗透三个方面,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教育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语文教学绝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它强调必须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强调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价值观。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感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手段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意境中赏美,在兴趣中生情。例如在教的词《沁园春?雪》时,由于我们地处南方,学生对北方大雪纷飞的场景感知几乎是空白,我播放电脑制作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大雪纷飞”的北国大地,想象着自己正站在雪峰之巅,极目远眺阳光照耀下红装素裹的美丽雪景,从而感受作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同时,配以这首词的录音歌曲,让学生在享受中很自然地激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自然地体现出“文”与“道”的结合,同时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情景的创设、氛围的创立。要使教学达成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一种情境,使师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促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形成一种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课堂心理气氛,对学生充满信任、期望与尊重,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主体经验和自我意识,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在作品中所创设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深刻领悟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引感上的共鸣,达到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如我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为感情触发点,来表现父亲对儿子至爱深情的这一主题。在开始讲正课前,我用孟郊的《游子吟》帮助学生走进亲情的世界,由感受母爱到谈论父爱,为品悟父亲的背影蓄势。
“望父买橘”这个片段是本文的精妙之笔,它将父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何使学生能透过背影领会父亲的拳拳之情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我充分调动学生回忆在生活中与父亲相处的感人场景:如小时候上学时,父亲为你撑伞挡雨回家时的情景,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并引导学生认真推敲父亲的体态、动作,找出其中最富表现力的词语:两个“黑”,三个“布”、“蹒跚”、“肥胖”、“走”、“探”、“攀”、“缩”、“微顿”,理解到父亲的艰难举动中充满感情,饱含深意,引发学生感情的火花,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从而得到感情的熏陶。在授课接近尾声时,我给学生展示一篇流传甚广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爱,教育学生珍视亲情、学会感恩。
因此,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就需要多动脑筋因材施教,积极创设情境,尽量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一旦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正确地形成后,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情趣盎然。
三、作文过程,加强渗透
作文过程既是文字章法的训练过程,也是思维逻辑的训练过程,同时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陶冶过程,是真正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最好途径之一。作文教学中,我以作文指导、批改、讲评的整个过程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指导学生坚持写“心理日记”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因此我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尽情宣泄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这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形成健康心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发现、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提高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的健康人格。
在作文指导和讲评习作时,我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抒真情,畅所欲言,充分宣泄自己的感情,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引导学生歌颂现实中的真善美,鞭挞生活中的假丑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对于生活中可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在批阅中,通过与学生不断地双向互动,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丰富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让学生做到“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切切地作文。让学生“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这是我们写作教学中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总之,在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而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块主阵地,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论 甘肃教育出版社
[2]喻云涛《新教学论》 云南科技出版社
[3]《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出版社史习江主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