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奥林匹克的文化价值和人类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奥林匹克的文化价值和人类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说我心中的奥林匹克。人何以成为地球上的至尊?我认为是因为“群”。如果人不能以“群”的形式存在,那么这个物种即使不被凶悍的豺狼蛇蝎所消灭,也会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屈辱地挣扎求生。那么又是什么能让“人以群居”呢?——当然是文化。这是这个星球上滋生出来的唯一的非自然产物,它改造了人类自身,也让这个地球彻底地变了个样。有人对各种形式的文化进行了价值估算,人类最有价值的文化产物,第一是联合国,第二就是奥林匹克。我认为奥林匹克有理由获得这样高度的认定。现在世界上生活着那么多的民族,数量那么惊人的各色人种,如果没有一种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成为把这么多人联系起来的纽带,那么地球上根本不能承载这么多的人口,也就是说贫困和战乱早就会夺去大多数人的生命。承担着把人类联系起来的使命,联合国和奥林匹克一道让204个国家的60多亿人和谐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这本身就能说明这两大文化机构所具有的非凡价值。仅为此,我们——所有理智的和有文化修养的民族就应当向创制这两大文化遗产的先人们致敬。

在中国,与其说奥林匹克是一种文化,不如说一个情结。在奥林匹克面前,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民族是个后来者,是个陌生的“外来户”,因此最需要的是学习和领会。而在那些主动承认自己民族文化是古代希腊文化的“余脉”的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奥林匹克更像是一个狂欢节,是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快乐的嘉年华。中国人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的是许多其后的“副产品”——荣誉、利益,甚至还包含有洗刷多少年前蒙受耻辱的功能。有报道说一个跳水运动员可以因为一次夺冠获得超过价值500万元的巨额财富,包括奖金、房产、不经过考试直接进入国内任何一所大学进修的特权等等。而在德国,一个奥运金牌获得者只能获得一个非官方机构提供的15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鼓励奖,前后相差可谓悬殊。马克斯?霍夫这个德国前赛艇运动员说:“没有人可以生活无忧,在赛事结束后人人都必须尽快找到一份工作。”反观中国这边,一个人如果尽全力拿下一个奥运会冠军的奖牌,几乎等于得到了一生的生活保障,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事情,我认为这个让一个人可以真正地获得“一劳永逸”贵族待遇的机制是对公众权益的一种剥夺,是这个文明体的缺陷,而且这个缺陷只有靠自己的人来纠正。任何一个人产生“一劳永逸”的念头,都是他心中的“懒惰”在作怪,其结果,是鼓励了投机者的“短期行为”,也伤害了全社会的公平原则。长远看,这很不利于民族的持续进步和民族进取心的养成和增强。所有求上进的民族都是危机感十足的民族。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化有没有优劣之分?许多社会学家尤其是政治家为了某种目的说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制度有优劣之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既然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么多种文化,有的兴盛了,有的消亡了,有的兴盛一段时间又消亡了,有的消亡了一段时间又复兴了,这里面一定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而要合理地解释这个现象,你就一定要承认文化是有优劣之分的,就像物种的进化与淘汰一样,优则胜,劣则汰。我认为奥林匹克运动所代表的古代希腊文化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我十分赞赏它。古代希腊文化的精髓将永远陪伴人类的历史,它能在消失于世界两千年以后重新复兴并已经在整个世界蔓延开来,就是理由。相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爱说的“宏扬国威”,人家希腊人的古代文化被那么多的现代人主动地热情地“宏扬”,就更能显示一个特定文化体系的内在魅力和潜在生机了。

前苏联曾经是个体育强国,看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霸气”,他们已经从原来的举国体制退出来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以为,这是好事。我们的举国体制能让中国人在奥运期间得到瞬间的,却很少有人想到,举国体制和举国体制背后的那种文化氛围,是造成我们国家在许多方面难以走出文化泥淖的根本原因。简单说,那些大锅饭式的财政用钱方式,把本属于全体公民的税金,未经一定程序和必要的精算,大笔一挥就滥用于制造和奖励只知道奖牌的“精英”,无疑是社会资源的滥用。因此,我估计,若干年以后,中国的奥运管理体制会和教育体制医疗体制一样,终将会向世界公认的价值观方向转化。

我们的游泳小将叶诗文,在奥运赛场上的上佳表现,着实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但有人质疑她是不是“服了药”,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给我最大的感慨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国人的反应。我想,我们中国人习惯于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环境中,一旦有“杂音”往往会反应过度。我们中国人是有一段辛酸的屈辱史,但是现在我们现在不是过来了么?我们现在不是也走上了强盛大国的行列了吗?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心底寄怀那段往事呢?国人脑后那条令人羞涩的“猪尾巴”已经剪去了一百年了,但是还有一条看不见的“猪尾巴”残存在内心里,那就是民族自卑感。当年的自卑感是在人高马大的白种人面前的屈膝和窘迫,现在则是总觉得人家还是看不起中国人。其实,人家看得起看不起你,更决定于你的精神力量的强弱,而不是你的脾气大小。人家说你吃了药,你没吃的话,最好的反映是莞尔一笑,听奥运会的权威检验部门怎么说,自己不要说太多的话,那才是最高明的强者。再有,中国人也不习惯“杂音”的存在,这是也是长期在一言堂环境下过活养成的坏习惯。不是有一句话说“让人家去说吧,我只管走我的路”。我希望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别再把什么歧视偏见之类的话语往外说。我小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印象很深。有一个新邻居搬来我们胡同,那家孩子在和我们玩时,当然地就要受到我们这些老面孔的孩子们的“欺辱”,男孩子么,哪里都是这样。那个孩子开始时当然要与我们冲突一番,当然他吃亏时多,寡不敌众么,人家大人面对这样的“窘境”根本不予理睬,从来不在孩子吃亏时出声。后来久了,我们都服膺那个倔强的孩子当“孩子头”,因为是“实力”决定谁能受到尊敬。奥运赛场也是这样,能把所有公平竞赛以外的声音排除在外的民族最受人尊敬,哪怕他们的奖牌数量不是最多的。

关于奥林匹克的精神,有很多的说法,有说是“更高更快更强”的,有说是公平竞赛,有说是和平团结的,反正没有标准答案。我认为,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奥林匹克精神中最应当为我们民族最汲取的是这样一些(而不是一项)内容:公平、平等、服从规则和相互尊重——尊敬强者的同时对勇于奋争的失败者也要予以尊重。中国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怎么就没有类似奥林匹克这样的文化产物呢?我以为,是中国文化的缺陷造成的。与奥林匹克文化——“人人平等”观念相对应的中国文化,是“尊卑有序”观念,这是中国文化局只能限于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内在根源。中国人一向崇拜强权,在强权面前所有人都要显示出卑微的身影。如果在大庭广众面前公开竞赛,不管是比武还是辩论,不管是政论还是研讨,都能把中国文化精髓里的尊卑有序不走样地体现出来。有一黜京戏叫“打登州”,说的是隋朝末年,好汉秦琼被迫与地位崇高的贵族杨林比武,在貌似公平的比武场上,那些奴才们使尽了花招让秦琼掣肘,把一场“竞赛”变成一场迫害,当然结局是另外一回事,是绿林好汉们借机把秦琼劫上了瓦岗寨。中国传统文化体制下不可能自发地生出公平的机制体系——裁判,就是有了,也是权威部门任命和组织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它与公平竞赛无缘,其使命是维护权威。因此,我们中国人应当从奥林匹克文化中剔除出中国人这种病态思维的沉疴。

奥林匹克所阐述和发扬的文化精神,绝对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有帮助,对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有好处。我从来不把它看成是一场游戏或比赛,因为我总是感觉到,在奥林匹克赛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把自己置于一个神圣的原则之下,这绝对是中国人在办任何一件事情时都缺乏的。中国人办事,最看重的是——“办成没办成”?办成了,你是好样的;办不成,你就是一个废物。《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曹操为了确定自己的接班人,特地给自己的儿子出了个难题,当时战事正酣,他让他的两个儿子在没有他的手谕的情况下想办法出城办事。小儿子曹植没有成功出城,原因是无法躲过城门军士们的严查;而大儿子曹丕却做到了,他带着他的贴身卫士们杀了那些企图阻止他出城的城防军士。最终曹操当然地就选择了曹丕做自己的接班人。在这里,规矩被践踏了,人心被扭曲了。中国人没有从幼年开始的宗教启蒙教育,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的重要教材更多的是那些流传甚广的文学作品。这就养成了中国人不讲原则的恶习。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也是这样。1984年洛杉玑奥运会,被寄予夺得金牌厚望的朱建华只拿到了铜牌,他在上海的家的玻璃统统地都被那些“爱国青年们”砸烂;1984年曾经为中国拿下三枚金牌的李宁在1988奥运会上连一枚奖牌都没有拿到,结果回国后收到装有刀片和绳子的恐吓信。我要说,中国人参加奥运会不要看重夺得多少金牌,而是要感受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国人守规矩的习惯,在任何场合下都能让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光明正大,经受得住时间的持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