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敦煌图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们像收敛旧货一般捡回一些值得玩味的绘画形式和手段,重新拆装,以从中吸取热量,并能够带给我们许多已经匮乏的记忆力,可以使我们摆脱贫困的吞噬,使我们的创作成为可能。
关键词:传承;严谨;创作;融合;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72-02
一、结构主义的传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导致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既可导致文化冲突,也有可能导致文化欣赏,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现今,在各种新奇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时尚也成为当代生活中重要语言的时候,在传统被忽视,被淡忘的背景下,在人们更多地以即时的或放纵的方式对待生活与艺术的今天,有这样的一些人仍在坚持着自己多年的理想。虽然社会环境和结构不停的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敦煌图案是极其必要的,学习并进行吸收改造也成为了其必然性。而这种改造的本质,实际上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又回到了艺术视觉本体上的思考。当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被不断抽空与替换时,旧有的艺术形式往往成为了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象征与装饰。社会的转型不断调整着艺术家思考的维度——当代的文化问题必须和当代的生活方式,视觉体验结合起来。
学会传统的延伸,心灵或精神状况是复杂而多变的,深入的开掘和把握需要感受力,思想力。所谓创造,是对传统的某种发现,是使传统以某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再次拓展性的复活,其实这是一种能够使人振奋的事情。不应固守一种风格个方法,而是不断在寻找新的可能性,一种混合的艺术形式,既有历史“图像”的记忆,又使图像发生“错位”。
我们有时在表达传统文化时,在表达当下社会矛盾下的心理信息时,要么无力传达,处于失语或无语的状态,要么彻底颠覆这种传统的审美经验,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的太多了。敦煌——传统意义上的古典美,它和谐,均衡,秩序。严谨中透着一股秩序,整一。我想这便是我们需了解的其中之一吧。所以需要既保持原始的东方艺术精神又具有现代审美品格,但在前者上,明显做的还不够。
二、所谓创造,不止于符号
敦煌,这种传统的绘画经过历史的传承,慢慢的不断丰富了我们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和印证了一个段特的结构法则和艺术理念。这些一笔一点,以哲人般的智慧对大千世界,自然万物的高度归纳,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视角,最重要的是从此建立了认知自然,表达事物的鲜明的民族作风。
显然,现代的人文环境与古代截然不同,如果只是一味的去模仿沿袭古人的笔墨样式,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和我们的生存状态是相背离的。要知道两者之间的互补与交融,更多地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借鉴,也不是对传统的某一种笔法,或者一种图式的延续,反而是我们的自我的认识与理解,或者是一种整体的分析研究,或者是一种模糊的直观,来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临摹与感受,来得到创作的灵感和感知力,敦煌,对这些不朽的作品的尊敬,感受作品的实质,画面中独特的精神,其描绘的心和超越性,这是在学习艺术设计中的必修课。
大多数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唐朝宫女,长城,兵马俑和中国结等的大集合,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但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诠释却未真正了解,这样诠释出的作品,只会暴露出创作的一丝浅薄甚至粗糙,难道是艺术家需要这样的突勼感,还是中国传统中的空灵只能用这种方式生硬的呈现?我们要知道:“经验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再一次对待这些经验”。现实是,的确没有没有多少艺术家或设计师,真正意义上的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在传统美的研究上。我们花更多时间赚钱,同时也在沿袭西方的设计形式。值得学习的,似乎不该只有表面的形式,还有对待传统的态度或做设计的初衷。因为最终同台竞争的,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或视觉刺激,而是背后的底蕴和头脑。
作为一个视觉知识分子,必定要在艺术的形态上不懈探索和追求。对于我们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我们所面临具体艺术问题,文化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完全不同的。以时代的审美要求来发展我们从中学到的,既不是狂妄拆解,摧毁,也不是把传统当作最终目的或绝对审美,而是从设计的立场上去运用它。
三、碰撞与追赶,融合与静默
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极端执着,也许这就是我们学习敦煌图案的初衷。敦煌图案在临摹时对制作过程的投入和品质的要求比较高。我们制作,学习,感受,并坚信这一方式具有恒久的价值和生命力,并在临摹中去不断完善各自的表达方式和其画面特点,相互促进。敦煌图案,在传统上比较深厚,有点回顾历史的味道,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得不去了解的,其强调人文和理性精神,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
我们面临对敦煌图案的认识和领悟,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把握,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体验和认知。临摹敦煌作品,间接的有所感触——认真的做事态度和严谨的艺术表达方式,真诚地对待生活与艺术,并追求尽善尽没的表现力。让已逝和将逝的风韵在图画里永生。更重要的是把一只潜藏在图画里对人自身的欣赏和赞扬传承下来。
在艺术设计上,可能现代性的东西更多些,我们学习艺术设计,必要关注人的情感与生活,崇尚真切与自然,尽量追求精神与理想的集体,作品的最终结果就是反应当代人们的生活。敦煌便是用图画来珍存人类美的品行。敦煌图案,其一笔一点,一勾一画,承载了临摹时意志的表达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因为这一簇一点提供的是自然观,人文观和艺术观,且极具表现特质而非自然描绘的艺术理念。又象藻井图,错综复杂的线的重叠,交叉,点,线,面,块被精心设计纳入了井然秩序中,从而把丰富的变化归结为生动的节律。敦煌图案,凝聚了那个时期的审美;画中的场景既非一时的情绪,又不是具体的感受,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憧憬,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怀,它是一种升华了的颇具蝉意的精神境界,也是种暧昧模糊的神秘意味。学习中必须注重材料和技术的结合,讲究传承与人文背景的融会,而且在吸收中,必定会带来新的视觉要求。在新的视觉要求下,新的视觉样式必然会相应产生。不管我们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去接近敦煌绘画,去接近这种传统,今后都会通过对早年经历的回忆来确定传统这种渗透到潜意识的“影象”,一旦被回忆起来,就自然而然的成为自我的艺术创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另一种形式的冲突与对话
借鉴传统与表达当代意识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为了当代丢掉传统,为了传统丢掉当代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当代设计大师“原研哉”曾说过:“设计最重要的不是形状,颜色,而是人会如何的感觉”。而我们往往欠缺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让尘封已久的传统艺术重现辉煌,从而赋予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借助传统来表达当代生活的无线可能性和创造性,以开放与多元的心态在新时期对本土文化的观念诉求,是从技艺走向人文精神的结果。因而它不仅引发着人们的心灵走向愈益遥远的历史深处,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凭借传统的媒材,扬弃了在失去人文背景支持下,在表达当代人生存境遇的脆弱性及闭合的文化品质与现实的严重错位。不是我们做过了什么,而是我们做的很不够。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来感知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彭金章.敦煌莫高窟考古新发现[J].丝绸之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