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地蕨菜资源恢复人工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地蕨菜资源恢复人工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蕨菜营养丰富,其春季嫩芽为传统著名的山野菜,民间食用历史悠久。野生蕨菜清脆鲜嫩,淡香味美,不受浊气、农药、粪肥的污染,又兼药效,在民间始终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由于掠夺式的采集,野生蕨菜资源被破坏得十分严重,数量锐减,品质也大幅度下降。推广蕨菜人工栽培技术,开展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发挥林区可利用的林地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蕨菜资源恢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识码:A

1 蕨菜的生态特性

蕨菜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抗逆性强,较耐瘠薄,适宜生长的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蕨菜喜光,但对光照不甚敏感,强光或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更快,植株健壮高大。自然状态下,其多分布于阳坡。蕨菜在地温达5℃以上时即开始萌动。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在气温达到15℃,地温达到12℃时,叶片开始迅速生长。蕨菜孢子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36℃低温下宿根能安全越冬,其嫩叶在-5℃条件下才遭受冻害。蕨菜对水分的要求幅度较大,自然状态下,在年降水量500~1800mm地域均有其分布,但蕨菜不耐长期干旱,尤其是在孢子繁殖时,要有充足的水分,土壤相对湿度90%对蕨菜较为适宜。

2 蕨菜的生物学习性

通常人们肉眼所见到的蕨菜是它的孢子体世代,为无性阶段。孢子体长到一定时期,就产生孢子囊,孢子囊中的孢子成熟后撒出,孢子(肉眼看不见)遇水萌发形成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进入有性阶段。配子体产生和卵子,两者结合成受精卵,经多次分裂形成幼胚,是孢子体的初形,又进入无性世代。蕨菜的两种不同形态习性各自独立存在。

3 蕨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3.1 良种选育

由于蕨菜茎的颜色遗传稳定,所以根据蕨菜茎的颜色可将蕨菜分为3个品系:红茎系、中间系、绿茎系。绿茎系蕨菜的品质、质量较好,属最上乘的品系。可在野生群落中选取不同品系的蕨菜壮株,挖取其根状茎,移植在规划的田地内进行抗性、生长、产量、品质等多指标的评比试验。然后从中选取优良的品系,采其孢子进行植株繁殖。

3.2 根株的培育

使用选取的优良品系孢子繁殖的植株来培育根株,也可以采集野生的根茎来培育根株。采集时期以茎叶枯萎的初冬至4月上旬前后的低温时期为宜。尽量深挖以防断根,并尽快栽植以免过度失水。若是等待春植,则要先假植在土中。根株栽植前要提早全面深耕,并施入堆肥等有机肥料,垄宽60~80cm,单行条栽,栽植深度10cm,扶正后覆土。此种栽植100m2需蕨种根8~10kg。根株栽植适期为10月下旬至翌~4月中旬,栽植后采用覆草法防止干旱,培育至少需1a时间。

3.3 蕨菜的栽培与采收

3.3.1 林地的选择

蕨菜对土壤的要求虽然不严格,但是为了生产出品质好、产量高的蕨菜,林地最好选择坡度在120°~180°、土层深40~50cm的向阳缓坡、荒草地、新造林的幼林地或林中空隙地、冲积坡地。土壤以酸性、微酸性为好。

3.3.2 整地与施肥

要在第2年春季移栽前整地,就是在移栽前的秋季进行深耕,耙细土块。同时施入有机肥,既用腐熟的猪、马粪做基肥。1hm2施7500~15000kg,翻25~30cm深,并进行土壤消毒。

3.3.3 蕨菜的栽培

在春初,把经过1a时间培育的蕨菜种根,选择健壮的切成20~30cm的根段,注意保护茎上芽尖,切勿碰伤,并避免太阳暴晒。不用打垄或作畦,每隔20~22cm,开10~15cm深的沟,将种段平放在沟里,覆5cm或8cm厚的土,浇足水,再覆盖上厚3cm左右的干树叶或稻草等,用以防旱保湿。一般667m2需移栽种根100~130kg。栽后要进行追肥、灌水,以促使蕨菜健壮生长。

3.3.4 蕨菜的采收

采收是在栽培的第2年开始的,采收期为5月下旬~6月上旬,蔬菜开始大量萌芽时期,采摘嫩芽伸长到10cm以上的蕨菜,1周采收3次。

进入冬季后,用火把蕨菜干枯的地上部茎叶放火烧光,然后覆盖干草,此时蕨菜的地下根茎已纵横交错,翌年发生的蕨菜又早又壮又整齐。

作者简介:张巍(1975-),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