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创意的“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创意的“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Q=《艺术与设计》; A=贾伟

Q > 洛可可如今的发展在工业设计公司里很有代表性,其经营的长板是什么?

A > 洛可可做了一个创意的“云”,或者叫创意生态。这个创意生态里有品牌战略、管理战略、服务战略、人才教育战略,还有文化战略。洛可可这8年,用一句话概括就叫“一直在设计着自己”。设计着自己的品牌、管理、荣誉以及可持续的文化传播、教育,走了一条设计服务与设计实体双管齐下的“大工业设计”之路。我们在做设计服务的同时,打造着另外一个设计实体品牌,考虑设计的可复制模式,也就是一种B2B+C模式。我们把工业设计的范畴放大了,把未来工业设计的新取向:交互、服务、策略研究,甚至创意农业都结合在一起,做成了“大工业设计整合服务概念”。而且在走这些道路的同时,品牌概念也在不断延伸成设计顾问机构、设计教育机构等。洛可可的模式已经环环相扣地长成了一个生态,包含一切工业设计可能的延伸。但是,设计师文化仍是我们的根本概念,甚至比前面那些更重要。因为我认为设计师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主流主张、价值观和引以为豪的生活方式,才能将这些通过设计传递给消费者。

Q > 这些跟您最早对工业设计的理解有出入吗?其中的价值观是如何成长的?

A > 我最开始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也仅仅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输出。甚至仅仅是基于造型层面的设计创新。但是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基于品牌、产品、营销端整体的服务,服务的范畴已经从一个单一产品变成了用户体验体系。实际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设计的理解。设计师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于作品的理解。第二个阶段是对客户的商品或者是产品负责。作品价值和商品价值是两个层面的,作品价值更个人化、设计本体化。而商品价值更社会化、商业化。再往后要考虑用品的价值,就是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行为、心理感受。最终,一个完整的设计师,一个负责的设计师还要考虑废品。废品的价值是一个设计的完美轮回,而这个轮回也是一个设计师的道德问题。这四个价值才组成一个设计师真正的价值。

Q > 它们有高低之分吗?

A > 我认为没有高低之分。其实最好的设计师是一个平衡大师,他能平衡各种价值,并且最终到用户那儿实现社会价值。这整个过程是从自我价值实现,到商业价值实现,到社会价值实现,再到整个体系价值实现的过程。是递增的承载,但又没有高低之分。用户今年没有买到喜欢的衣服,就会一直买,如果买到一件喜欢的衣服,可能就买这一两件。因为我特别喜欢它,我觉得穿上很适合我,用它的时候也会关心它,不舍得抛弃它,这个结果其实实现了设计所有的价值,也不会使社会产生物欲横流。你说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哪个更高呢?社会是由每一个自我形成的,所以设计本身就是由自我起点开始,最后以为社会服务为终点。我常说做设计就是从摇篮到坟墓,再从坟墓到天堂。而且我们统计过,所有国际大奖获得者的产品都是大卖的,因为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营销平台――设计师得到了设计的价值,同时能使客户得到商品价值。当设计价值和商品价值都很好的时候,一般来说用户也是会接受的。

Q > 考虑用户的需求很重要,但如果用户群体审美水平不高,会不会影响设计师的作品水准?

A > 设计师要去探求用户的需要,这个是必然的。但是真正好的设计师需要把自己当用户,从自我的需求开始解读。人的本体需求是基本一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真正好的设计师应该是引领者,引领不容易被挖掘的潜在需求,客户已经很明确了的需求,其实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点,真正好的需求是在用户心灵深处,他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所以设计师必须以本体为核心去挖掘自己,替用户设想出他未来的需求,而不是总是去调研别人。其实社会调研都是基础层面的东西,表象的东西。设计师只有真正地把自己看成一个老人、一个孩子、一个母亲、一个青年人,才能去探究不同用户的内心世界,你的作品才可能做到用户心里。我经常跟我们的设计师说这么一句话:“设计师要明心见性,设计才能直指人心。”。

Q > 企业客户对于设计的需求也会有很大不同,比如中国客户直奔结果,欧洲客户精益求精。这种情况出现时,该如何平衡?

A > 国外企业对产品设计的要求的确已经普遍建立在用户研究基础上,他委托我们做设计,会先委托我们做用户研究。而中国企业更多地趋于对产品本体的关注。其实这两种都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一个是从企业的盈利需求开始做设计,一个是从用户的本体需求开始做,这其实是企业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一个企业在比较成熟的阶段,自然会去引领和开创,并从用户着手,因为他没有可学习的对象了。比方说宝马,宝马去学习谁呢?宝马只能向消费者学习。而我们中国的汽车,首先可以学习宝马,宝马已经研究了用户,我们就研究宝马就行了。真正好的设计公司是在一开始就要确立自己服务对象的需求。客户的认识层次不同,资金状况不同,他现阶段的紧迫感就不同。有些客户的紧迫感是“出好的产品”,有些客户的紧迫感在于“马上出产品”――直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这显然不行。我们会劝说客户要研究用户,至少要研究竞争对手。

Q > 我看到一些资料,您提出过一个CDO模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A > CDO模式来源于我个人在和企业合作时发现的一个巨大问题:中国企业缺少首席设计官。因为没有首席设计官,所以在做顶层设计时,没有把设计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更没有把设计管理放在重要的点上。而我觉得只有在上层的顶层设计里有设计这个概念,下层的设计产品才会做得更好。我说的CDO是指首席设计官,CDO模式,就是顾问模式。也就是说我们给企业输出首席设计官,帮助企业做设计战略,让设计在企业里产生更高的决策关系。换句话说,CDO也是洛可可的产品之一。这个CDO本身要对设计有深刻理解,还要组织、甚至引领设计师。乔布斯就是苹果公司的CDO,我现在也是几个企业的CDO。我觉得真正对设计已经有需求的企业,对设计流程、设计管理有理解的企业现在对CDO的需求都会很高。

Q > 在您的评判体系里,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这两个名词可以混用吗?

A > 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定义层面的东西,我也思考过。我觉得工业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可批量化、标准化、最低成本化、有流程系统支撑的设计体系。它解决的是大工业时代大规模的需求。而产品设计可能不完全需要大批量化,产品设计更多强调的是情感、手工艺、材料的融合――微观质感的东西。它更生活化、个人化,它的标准化程度小,有一定个性,类似于服装里的高级定制。工业设计到产品设计之间的阶梯,是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之后,个性化需求增加的产物。其实在产品设计之上,还有服务设计。服务设计就是把工业的概念、产品的概念更加扩大化了。这时候什么是产品就需要重新定义了,服务体系也是产品――海底捞火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