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岱年:贤妻相伴 养生有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岱年:贤妻相伴 养生有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岱年先生(1909-2004)字季同,别名宇同,1909年5月23日生于北京翰林世家,其父张濂先生乃是清光绪时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其长兄张菘年,即张申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

张岱年先生自幼聪明好学,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又转入北师大学习。毕业后就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28岁时便写出了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纲》,自此以后张老一生都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事业,成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之一,不但是有名的哲学家,也是令人景仰的国学大师,有人将张老和钱钟书先生并称为中国的“国宝”。

张老和许多国学大师一样,对于养生之说并不留心,生活方面主要是顺其自然:张老认为衣服可以保暖,饭菜可以保胃,房子能住就行;其他的都是次要多余的。张老把自己一生的精力主要集中于追求精神层次的超越,所以他鄙视对于物质过分追求的人。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一辈子不管荣辱兴衰,张老始终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然而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像张老这样既没有体育锻炼,也没有养生偏方的人,一生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从不追求健康长寿的人反而得以高寿。除了好胃口好睡眠之外,张老也没有别的什么特异之处,那么他的长寿经到底从哪里取得,这就需要对张老的平淡日子做一番养生研究了。

百年修得共枕眠 伉俪情深好福寿

伉俪情深,相濡以沫,非常恩爱,互相扶持,成为张老身体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

张老和张夫人的婚烟可谓是门当户对。张老出生于翰林世家书香门第,1934年张老因慈父突然去世,忧伤过度以致伤了身体;只得辞去清华教职,住在城内北京图书馆宿舍,用读书来排遣忧思。这一段时间,张老和冯女士在张老之兄的撮合下,一见倾心,定下婚约。

1935年,他们顺理成章结为伉俪,此后的70年里,他们一直恩爱如初,琴瑟和谐,是别人眼里艳羡的才子佳人。幸福的新婚生活使张老身心愉快,在夫人的悉心照料下,张老的身体和精神很快康复,他一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中国哲学大纲》就在此时完成。

谈到爱情观时,率直的张老说道:“我认为爱情首先是专一,你不能同时去爱两个人,否则要闹矛盾。一个人一生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学问和事业上。”

这种简单却又难以坚持的爱情,张老和他的夫人却坚持了70年!这的确是一个不平常的数字:按照结婚纪念日的说法,60周年为钻石婚;但是张老夫妇的爱情婚姻却早已超过了钻石的坚韧和宝贵,更重要的是,这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爱是绝妙神奇的分子,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杂化反应的一次情感爆发。英国科学家发现,当人坠入爱河,爱人或被人爱时,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在爱人身旁会有一种幸福感,它来源于大脑垂体分泌出的物质,这些物质令人有欣快的感觉。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甜蜜的爱情,可以增强机体适应性,平衡各方面的生理功能,从而延缓衰老。现代生理和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夫妻恩爱,双方幸福感强烈,心境开朗愉悦,可以减少恶性情绪的刺激,不但使有益人体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分泌大量增加;还能将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并调节各个器官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自然有益健康。同时愉悦的精神状态也能将身体内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抵抗疾病的产生或者蔓延,有益于长寿。

相反如果夫妻之间长期不和,老年丧偶或终身不娶嫁的男女,倘若心情经常郁闷忧伤或者感到孤独,不但会紊乱内激素的正常分泌功能,引起内脏器官功能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而且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心血管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两位老人的确实现了中国爱情的最高境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不是“山无陵天地合”那种,也不是甜言蜜语萦绕耳边的那种;由于张老生性比较木讷,他们之间更多的是默默相对无需言语却又充满暖暖温馨的恩爱夫妻。有一次张夫人摔倒之后,只能躺在床上,此时张老特别着急,除了吃饭睡觉,平时就是在张夫人的床边陪着她。

张老一直认为自己结婚70年来,能够战胜曲折的命运,走过人生的许多坎坷,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这些都是与他夫人真诚的爱与无私的奉献密切相关。

小链接:

按照我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发现,当时上百岁的老寿星共有3700余人,而其中的寿星鸳鸯就有500多对,可见美满婚姻早已成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根据日本对离婚人士的研究调查发现,和拥有完美家庭的人相比,离婚的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都比前者要少得多:男性一般少活12岁,女性一般少活5岁。与之相类似的,韩国最近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和没有离婚的人相比,离婚男性的平均寿命要少10.2年,女性要少7.8年。看来要想延年益寿,除了注意饮食和锻炼身体外,也必须维持美好的夫妻感情,才能拥有好心情,好身体,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从目前来看,长寿老年人除了在生活上具有良好的习惯之外,大多数夫妻和睦,精神愉快。生活上的关怀体贴,精神上的安慰支持这对健康长寿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无心插柳柳成荫 平淡日子更养生

养生法宝一:

好胃口 吃什么都香

张老曾对人说过,他生平就是胃口好:吃什么都觉得香,也能吃。据张老的学生回忆:上一次见岱年先生是1997年夏天,我从美国回国探亲。那时先生已经88岁了,但还像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样:头脑非常清楚,胃口也很好,一边大口地吃着红烧牛肉和炒海参,一边还说很香、很香,只是听力差多了。他开玩笑说,现在得对我大声疾呼了。

张老平时的生活水平和普通的北京市民没什么两样,可能更低。胃口一直很好的张老对于饮食方面从不挑剔,更无讲究;用孔夫子的话可以说是,“一箪食,一瓢饮”就足矣。吃饭不过是米饭加平常蔬菜,有时也吃张夫人包的饺子;喝水不过是白开水而已,真是粗茶淡饭简单到了极点。惟一讲究的恐怕只有卫生了。因为张夫人特别爱卫生,二老到了九十多岁还不愿请保姆,一则是不愿麻烦别人,凡事更愿意身体力行;二则也是觉得自己做更卫生些。

若仅从表面上看,张老的饮食实在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更看不出和养生有很大的瓜葛;但是实际上,在张老并不起眼的饮食里,却能找出他健康长寿的部分原因。喝白开水吃营养蔬菜就是其中的奥妙所在。

(1)白开水

张老偶尔也喝点茶,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喝白开水。一般人对于饮水都不够重视,以为饮水就是为了解渴;而实际上饮水里的养生学问很大,饮水与人体健康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必须有水的参与:它是人体运送营养物质的载体,也是人体组织之间的剂;同时水可以直接参与新陈代谢,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溶于水中,代谢废物依靠水便可清除到体外;水还能调节人体体温,使之不会波动太大。

饮水不足会导致人体诸多正常生理功能运转,从而引起疾病和衰老。一般而言,正常人的摄水量是每天1500毫升,大约8杯左右。这个数字是有科学根据的:人一天排出的尿液约1500毫升,加上排便、呼吸和皮肤蒸发的水,每天消耗的水量大约为2500毫升;而人体每天从食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中得到水大约为1000毫升,考虑到摄水量和消耗量至少应该平衡,所以是1500毫升,成人可以饮用2000毫升。

(2)营养蔬菜

张老先生从来没刻意追求长寿,尽管张老对于中医中药颇有研究。据张老的爱子张尊超先生回忆,他之所以能做父母亲晚年的私人保健医生,起源就在于张老自幼给他讲解中医知识。在吃的方面,张老既不讲究形式,也不讲究味道:凡是夫人做的他都喜欢吃。据张老的儿媳刘黄女士说:他们(张老夫妇)对吃饭穿衣要求不高。尤其在吃的上面,几乎没有要求。不过这么说似乎也不对,严格的说法是,对口味极不讲究但极其讲究营养和卫生。大吃胡萝卜、白薯、玉米豆类、芹菜。在我家能够见到世界上最奇异的菜谱:用清油烹一下上述植物及纯瘦肉,略加酱油煮成一锅,一日三餐皆如是。张尊超对此的说法是:“妈妈做的饭越来越像中药了。”我婆婆对这个评价十分欣赏,朗声一笑,坚持不辍。

看来奇异也十分简单的菜谱,以素为主,辅以荤食,倒是荤素相宜。只是这几样简单的植物其实并不简单,张老营养健康的秘诀就藏在它们里面了。

养生法宝二:

睡眠是宝 泡澡更好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即使百事顺心,而如果患上失眠或者睡眠不大好,他也会觉得痛苦或者烦躁。除了好胃口之外,张老的第二件法宝就是睡眠特别好。这也是他曾经引以为豪的生活长处。不但晚上睡觉,张老的午睡也很好。午睡对老年人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充电法”,尤其夏天晚上睡眠一般不足时。午睡对防止中风及心脑血管疾病乃至抗衰、延寿、美容都有好处。对于张老这样几乎从不搞体育锻炼的老人,饮食和睡眠都没有麻烦,这的确是他养生的法宝。

科学研究表明睡眠的时间、环境、质量、姿势都和长寿关系密切。根据美国和日本众多相关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为7个小时左右的人最长寿,少于6个小时和多于10个小时的都容易短寿;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规律高质量的睡眠,这些乃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这就要求做到:入睡快、睡眠深、无起夜;起床快;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果高,不困倦。当然睡眠也和个人具体情况相关,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应该根据个体情形决定睡眠时间。

勤洗澡也是张老的长寿秘诀。洗澡不仅仅是为了卫生和舒服,更有利于健康:它能使身心放松,改善血液循环。泰国卫生部调查了该国150多位年龄超过100岁的老寿星后发现,他们每天都刷牙两次,洗澡两次,而且保持室内清洁和衣物干净卫生;并且每天喝6~8杯水,每天有6~8个小时的睡眠。

现代上班族长期伏案工作和久坐办公室的人很多,运动又不够,身体经常不坐则卧的话很难恢复阳气的温养,容易疲劳、虚胖,阴阳不调。尤其体质偏阴的人,更应该多泡澡和足浴。

养生法宝三:

良好的生活习惯伴一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大多数老寿星共同的养生良方,张老也不例外,相伴他一生的好习惯有不少是值得现代养生族借鉴的。

张老的第一个好习惯就是勤于用脑,这是他自幼就养成的。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老自幼就不大爱玩,连下棋都不喜欢;只是喜欢读书和思考。张老自少年时就“静默好深湛之思”,“每日晚上独自沉思一两个小时”,“思天地万物之本原”,遂养成致思之习。张老曾对人说:“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这样,如果有问题没想清楚或是没有想出答案,就会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当然不是天天废寝忘食,只是偶尔如此,天天废寝忘食,人怎么受得了。”这种勤于思考反复思考的习惯张老保持了一生,他九十多岁时,依旧坚持每天看4个小时左右的书,并且以此为乐。长期坚持适度用脑对于大脑和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这也是国学大师们共同的养生秘诀。

第二是“一饱一倒”,这也算是张老逆道而行的养生小诀窍。常言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是张老却是饭后就卧床休息。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张老解释说他躺着是为了养胃。原来进食后。人体全身的血液会流进消化器官以助消化。此时肝脏的血液流动趋盛,而脑部血液流动则趋缓。如果饭后稍卧自然对消化和血液循环有益。难怪张老的胃口那么好,看来养生必须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实行。建议养生者饭后静养半个小时后,再出去散步,对身体更好。

第三就是张老一生的生活很有规律,并且没有任何不良习惯。张老既不喝酒也不抽烟,也极少熬夜工作。每天七八点起床,按时吃饭,也按时休息,很少打破正常的起居时间。除了看书读报,做学术研究,感到累了就在屋子里散散步;没有特别的体育锻炼或者健身运动,除了每天出去买菜走路。

第四是:“忘年忘寿,不刻意追求;任其自然,不贪畏生死。”这是张老的养生格言。他说这是儒道两家对待生命的共同态度。张老有一个学生患上冠心病后,老担心疾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张老开导他说:“冠心病并不可怕,不必担心,如冯友兰先生早就心脏不好,但他一直工作到95岁的高寿,去世也并不是在心脏病上……就如我吧!我也早有了心脏病,但也活到这样高龄了。所以只要自己安排好生活和工作,冠心病是不必担心的。”

而别人问他害不害怕死时,张老又一次笑着说:“我就是希望死不要太痛苦,平平安安地就死了,那就好了。北大有个老教授活了83岁,得了肺癌受了半年罪才死。我的老兄张申府死的时候什么痛苦也没有,得了感冒才两天就死了,活了93岁。”

由此可见张老对待生死的超然态度,大凡哲人智者对待人生生命都是以自然平和之心面对,既来之则安之;不会杞人忧天考虑生死,更不会有点病就担惊受怕。这样反而赢得了老年养生的最佳心态,哪能不长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