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机与汉语拼音学习整合,突破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瓶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机与汉语拼音学习整合,突破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瓶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关背景

1991年,上海实验学校以计算机文字输入方法促进小学生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学习。世纪之交又有安徽金石希望小学以“电脑双拼识字”启动的“电脑识读写”实验。2001年,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教师用“拼音自动变换汉字”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读书识字,效果显著。2007年,相关方法在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学校试点,西部六七岁的孩子很快就能够借助计算机写作、起步阅读整本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种计算机应用与汉语拼音学习整合的方法,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对儿童语言发展潜能和书面表达冲动的制约。“拼音变换法”在转化为读写学习的工具中,不但化解了汉语儿童因为识字慢、阅读少、作文难导致语文能力形成晚、发展慢的“世纪难题”,还缓释了汉语拼音本身学习的难点。

源自课程实践的这一“意外”,观照了周有光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对整字、编码和拼音变换的多种输入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观点:唯一快速而自然的、大众化的输入方法是“拼音变换法”。

“拼音变换法”价值、特点等多向解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有学者研究指出,电脑拼写形式与汉字的双向转换,可以有效缩短汉语学习的时间。这个已为实践证明有效的“转换”,它的价值是什么?

郑飞艺: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在解决汉语儿童语文能力起步晚、发展慢的问题上,计算机支持的“拼音变换法”应用于语文学习,实质上起到了一个“支点”的作用。

有了这个“支点”,一是化解了汉语拼音的学习难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入学学习语文,先要集中学习汉语拼音。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甚至在低年级的写话中“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这样一来,等于要求小学生能够直呼音节、默写音节,就把“音节”当作汉字来学习了。至于要学生短时间内把汉语拼音学得滚瓜烂熟,能熟练地认读和默写,实际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接着出现的麻烦是,当孩子对拼音的掌握达到“滚瓜烂熟”再来阅读注音文本时,往往会忽视字形,直接命名拼音,分散了对字形的注意,拼音反倒起着阻碍建立汉字形音联系的作用。研究说明,语言能力越弱的儿童,阅读注音读物时,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

用计算机学习汉语拼音,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借助“声韵调分析”法,单字节的键盘与双字节的汉字非常容易实现自动对接。通过短时间的拼读训练和键盘操作,小朋友就可以借输入汉字的音,变换出汉字的形——直接“写”汉字。拼读得越熟练,输入速度越快,使用汉字的能力就越强,汉语拼音掌握得也就越好。

这样的做中、用中学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而且,小学生以往学习拼音中常遇到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问题在敲敲打打中甚至可以“无师自通”。在这种学习中,汉语拼音自然而然地定位在了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工具上。

另一个是,借助这个“支点”,听、说、读、写、识字等语文学习活动就可以实现高度整合,相互促进,从而化解识字、写字对学龄初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制约。也就是说,尽管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很多常用汉字还无法做到精准地辨识,但只要他们会说普通话,会拼读词语,就可以使用计算机写出成串的语句来。这就比用音节替代不能写出的汉字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孩子在表达中识字学词,发展语言。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计算机与汉语拼音学习的融合,在解决汉语拼音学习难点的同时,跨越了早期学习语文的难点,扬长避短,为儿童的语言实践扩展开空间。

张鹏:还可以再往深层认识它的效应。从优化、改善课程组织形态的角度看,低年级语文课程的设计,可以不必只是循着一个个汉字的读写、到词语、再到篇章的渐进的学习线路。起步阶段,就可以让学生一边大量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一边借助计算机尝试写作自由表达的实践。使儿童在使用汉字中,增强识字、学词、学文的能力,在使用语言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打通“自上而下”的语言运用与“自下而上”的字、词、句的语文知识学习,缩小从“语”到“文”的学习时程。也绕开了儿童语言发展中,掌握语言的外部方面与掌握语言的意义方面“路子是相反的”这个症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儿童的语言经验越丰富,他们对语言外部方面的把握可能会越好。

这样的课程理念和方法,修正了以往设计存在的根本问题,即错把语言规律当成小学生言语发展的规律,使课程、教材和教学普遍存在的严重低估儿童语言水平的状况得到改变。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用计算机学习汉语拼音与原有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哪里?或者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郑飞艺:首先,应当真正把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正音、识字和汉字输入工具的层面。应该明确拼音并不是与汉字一样的学习“目的物”,不应该要求小孩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在短时间掌握它。

其次,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应该分步实现:最初的阶段仅限于认识和学习拼读。在后续的应用计算机学习中,逐渐达到巩固和熟练。也就是说,初始只要求“会”(拼读),不要求“熟”,达到能认读汉语拼音,会全拼输入就行。

再次,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应用汉语拼音的情境,通过持续的用计算机打写,发挥其工具的功能。实现拼音、汉字与语言表达的一举三得。

张鹏:基于这种课程理念以及相应的策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展汉语拼音的工具效能,在带来听、说、读、写能力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使小学生语文经验在起步阶段向其生活、向外部世界的扩张成为可能。

郑飞艺:这一点在南山实验学校的写作课程别明显——写作中的知识学习、自我表现、人际交往方式,都与孩子的语文经验高度关联起来。二、三年级孩子就可以尝试包括研究计划、观察记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等科学实用文的写作学习。诗歌、童话、剧本、谜语、寓言、小说等常见的文学文体都成为孩子们的写作选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两位老师所谈到的“写”,主要是用计算机打写,长期用计算机写,会不会影响小学生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不会带来错别字的大量出现,这可能是计算机进入小学生写作引起争议最集中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