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咬文嚼字解读养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咬文嚼字解读养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独自徜徉在头顶深蓝色的浩瀚宇宙穹窿,四周满是精美绝伦的汉画古迹时,可体会到当时的先辈们如何从大自然汲取文化精华;与浩瀚的宇宙星空对话――眼前一个个鲜活的文字,都是祖先领悟到大自然的暗语。

养生之道风行一定是随着盛世太平而来的,从古至今,太平盛世还是有过几回的,在老祖宗那里就藏着不少宝贝,《易经》、《黄帝内经》、《伤寒论》被中医忠实信徒们翻来覆去地挂在嘴边、推向讲坛。大家明白太阳、月亮、春夏秋冬更深层次的意义。人要遵从宇宙的规律走,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走的。

从我们咿呀学语就开始认识的汉字,其中就包含着那么多的养生之道,在简单的笔画和线条中藏着深奥的生命哲学和宇宙观。当你参观河南诸葛亮的故乡――南阳考古汉画馆,独自徜徉在头顶深蓝色的浩瀚宇宙穹窿,四周满是精美绝伦的汉画古迹时,可体会到当时的先辈们如何从大自然汲取文化精华;与浩瀚的宇宙星空对话――眼前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是先民领悟到大自然的暗语。

从最简单的“字”开始咬文嚼字吧!

“天”字容易理解为“大”字加一横,似乎是“天最大”的意义,其实不然。翻开古书中,找到甲骨文的“天”,原来画的就是代表我们自己的一个正面直立走路的小人,头很大,后演变为金文,小横变成大横,下面的腿变长了,稳稳的落在地上,撑住了代表天空的头。代表“天”的一横的下面是“人”字,而且中间用“一”来统一,天人一体,趋于融合稳定。

人最开始认识的自己,自以为是老大,后来发现人上面还有天(宇宙、大自然),与自然合一,才能在地球上立足。人脑袋上顶的就是这个“天”,只有敬畏她,她才能“罩”着你哪!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食”在我们生命中太重要了。现在时髦说法:吃的学问叫营养学。其实,古人在造字时就告诉后人该如何去吃:食字在象形文字中最初是一个小小的人挺着一个硕大的粮仓般的肚子。上面头很小,装粮食的肚子很大,那时的古人总希望能得到尽可能多的食物。后来演变成金文和篆文,食字就变成了大大的人字下面一个坛子大的肚子了,装粮食的肚子变小了,而表示头脑智慧的人字变大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食”字已经变成一个“人”字下面一个“良”字。“良”意为“好”。

人要经过思考之后吃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物,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质”的优良。

这一个简单的“食”字其实已经包含了我们现在总结的“食不过饱”,“饮食安全、营养第一”的理念。

“生”最形象不过了,它在甲骨文中是一棵小树苗,在向上生长,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在字的演变过程中,增加了一划,在树苗的根部,意味着土,土要厚实,有养分。土在人体中就是脾。脾要培好,才可以生,小孩子要想发育好,一定要把脾养好,不要用凉的东西伤了它,否则,吃什么也生长不了。

“生”字中最重要的是土地,人类休养生息的源泉。人要接地气,人类要保护好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所谓“养生”,就是养“土地”,养一块源源不绝输送养料的可以生发的土地!

病,在古汉字里,它就是一张床,一个人平躺在上面,十分具体形象。人有病了,不舒服,总想倚着靠着,最舒服的就是平躺着。到了现在,我们反而不知道人生病要休息,生病的人硬撑着继续站在讲台上、奋战在一线上,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把人改成了“丙”字,为什么是“丙”?丙是“南方”,万物茂盛的地方,茂盛却意味着消耗过度,很快就转为衰退,所以人生病是能量耗尽的表现,是细胞死亡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新的能量更新,没有新的细胞生成,那么就意味着死亡。

如果不想生病,就要保持“甲”的状态,就是甲子“鼠”的“小”,让自己尽量低调些,不过分把阳气外露,比如运动要适度,不要出太多的汗;性生活要量力而行,不要让自己老是亢奋;晚上要休息好,早上要焕然一新。凡事有节,否则就往疾病方向发展了。

“死”。意义很深,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躺在棺材里面的人,和一个立在旁边的人,躺在棺材里面的人似乎还歪着头和立在旁边的人灌输什么,立着的人谦卑屈身恭听,仿佛是在交代遗嘱――展现生命的循环和轮回,死就是躺在棺材里,你的生命信息、智慧都会留给后人。死,不过是换个世界活着,并没有什么可怕。古人对死的看法是安详的,他们更看重传承。把“死”看明白,就知道“生”的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咬文嚼字的意义在于任何复杂的哲理是从简单朴实中衍生出来的,在人类初期的文明中,找得到生命本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