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响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响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以波特的钻石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韩国大邱地区的纺织企业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sPss)对比两国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差异,分析影响两国纺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现两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没有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影响两国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内部因素,而且不同国家受不同的内部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的方法。

关键词:纺织企业竞争力因素分析;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9-0078-05 收稿日期:2009-06-12

纺织业在中韩两国都是传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两国纺织产业都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纺织行业在增加就业、推进城市化、改善居民生活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却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激烈竞争。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等,如此复杂的内忧外患使中国纺织企业举步维艰。纺织业不仅渐渐失去比较成本优势,而且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急需培育新的优势――竞争优势。我国在纺织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不能直接转化为收益,因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不同的(李晓钟,2004)。中国纺织产业正致力于产业转型,正在调整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试图将质量提高取代数量扩张,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培育纺织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竞争力,竞争力是企业的内部特性,它是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独特技能与智力:竞争优势表现为一个企业在外部市场竞争中所获得的优势。因此,竞争力提高可以加强竞争优势(刘谷金、高波,2007)。研究竞争力就离不开波特的钻石理论,所以本文将以波特的钻石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中韩两国纺织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假设企业层面的要素对竞争力的影响在中韩两国间是不同的,我们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找到竞争力的差异,差异的来源,以及哪些要素影响竞争力,是内部要素还是外部要素?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阐明如何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纺织业的转型和升级。

一、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详细解释了能够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钻石理论。波特指出各国企业利用国家资源的四种不同的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者,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另外还包括两个外部随机因素:政府角色和机会。以此为开端,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研究在各国间方兴未艾此起彼伏。

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等问题是目前我国普遍关注的领域。波特(1985)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如果某个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战略,而其任何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都不能实施同样的战略,那么我们就说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Barney,1991)。贝赞可、德雷诺夫和尚利(1996)认为“当公司的表现超出了该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就说它获得了竞争优势”。波特(1987)进一步阐述了获得竞争优势的三大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经营。综上所述,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和产业层面获取资源和运用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企业依靠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者,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等这四个方面的能力的组合,以及适时利用政府政策和机会这两个随机要素,并运用合适的竞争战略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在宏观层面。许多学者集中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来对比两个国家的竞争力,他们用双钻石理论代替波特的单钻石理论(罗格曼,1991;摩恩等,1998;邓宁,2003)。他们将波特理论中的政府变量由外部随机因素转变为必然因素。因为对于国家竞争力来说政府是一个主要因素(崔,摩恩和金,2008)。这些学者都致力于宏观竞争力的比较而忽视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比较,可正是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竞争力。另外有一些学者探讨了深刻影响企业层面竞争力的要素,格兰特(1991)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包括物质、金融、人力、技术、声誉和组织等作为基础资源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杰西穆(2001)论述了通过人力资源合理管理获得竞争力的方法,竞争力来源于人力资源的态度、能力和所获得的训练。清华大学的学者郭金光(2001)强调了企业内部团队合作也是竞争力之源。郭伟和胡笑寒(2000)分析了中国进出口纺织企业利用产业集群获得的竞争优势。这些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但他们却忽略了钻石模型的存在。当然,本论文试图汲取前辈们的研究精华。将钻石模型引入微观层面分析纺织企业的竞争力来源。

目前,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很自然地研究产业竞争力就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企业层面。我们将研究延伸到企业层面的要素分析,因为企业层面的要素在决定企业竞争力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企业集体构成了产业,而众多产业铸成国家经济体系。产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竞争力。对于纺织产业内部竞争力驱动的运行机制的清晰的了解,正是先前学者所忽视的,而这正是纺织企业目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素。

二、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一)因素设定

本文将波特的钻石模型微观化形成新的研究模型以对比中韩两国纺织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并根据波特钻石理论包含的要素来选取衡量要素。首先,用企业生产力(投入产出率)来代替衡量企业竞争力,其次,将钻石模型中的宏观因素转变成微观因素以衡量企业层面的竞争力:用企业资源代替条件因素,用需求市场代替需求条件,其余名称相同,内容微观化;第三,将政府因素内化为必然因素,组成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变量;第四,排除了钻石模型中的另外一个偶然因素“机会”,因为很难搜集数据。如表1所示,现在我们有五个企业层面的因素来分析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包括:企业资源,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需求市场,相关支持产业和政府角色。其中企业资源,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是两个内部因素,其余三个是外部因素。企业资源包括企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有形资源和生存要素;企业战略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组织结构从考察组织效率和团队合作来获得数据,是企业的无形资源和发展要素:需求市场考察产品竞争程度和需求量增长程度,相关支持产业运用与合作伙伴关系密切程度、资金、原材料获得难易度来衡量,政府角色运用政府的支持政策来衡量,后三个要素是企业的外部环境要素。

(二)研究假设

本文假设这五个企业层面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中韩两国之间是不同的。更进一步,企业资源作为企业内部有形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在两国之间是不同的。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作为企业内部无

形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在两国之间是不同的。其余的外部因素包括需求市场、相关支持产业和政府角色对竞争力的影响在两国之间是不同的。通过对这些假设的检验,我们可以分辨出哪些因素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找到提高竞争力的路径,以促进纺织产业的长期增长。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和韩国大邱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都以纺织业闻名于世。都拥有纺织产业集群。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地区的纺织企业问卷调查获得一手数据。样本共包括来自两个地区的248个纺织生产企业。包括纺织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和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中有127个案例来自中国长三角,121个案例来自韩国大邱,调查数据截至日期为2007年底。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版)进行多重线性回归来揭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对比两国的纺织产业竞争力差异,并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所获得的数据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313,数据信度大于0.7,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数据的结构效度系数为0.665大于0.5,可以运用企业五因素进行分析。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两国企业层面五因素综合对比分析

通过对表2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资源(X1),中国的状况好于韩国;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X2),中韩两国间只有很微小的不同;需求市场(X3),中国比韩国略有优势;相关支持产业(X4),中国稍优于韩国;政府角色(X5),政府的政策支持幅度远高于韩国。尽管五个企业层面的变量在两国间对比中国都具有或多或少的优势,但是两国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却不明显,也就是说,两国间纺织产业竞争力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二)影响中国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按照惯例,应该将X1,X2,X3,X4,X5每个因素的多个解释变量求均值然后做回归分析,然而,求均值以后却无法获得回归结果,因此,本文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将所有的符合要求的解释变量一起求回归,最终获得以下结果:

纺织企业生产力(中国)=0.496×组织内部效率-0.377×差异化战略-0.324×市场竞争程度+0.263×互联网使用时间+0.221×政府政策支持。

模型中五个解释变量可以预测生产力44.5%的变化。更进一步,组织内部效率可以解释14.3%,差异化战略可以解释10.7%,互联网利用时间可以解释8.9%,市场竞争程度可以解释7.6%,政府政策支持可以解释3%。综合上述,组织内部效率、差异化战略和互联网利用时间合起来可以解释生产力33.9%的变化,也就是说企业内部因素明显影响企业生产力。

模型明确告诉我们哪些因素影响中国纺织企业的生产力:组织内部效率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组织内部效率越高,企业生产力越高;差异化战略对生产力的影响是负向的,差异化越明显,企业生产力越低:利用互联网开展示我活动的时间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市场竞争程度对生产力的影响是负向的:政府政策支持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

(三)影响韩国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同样原因,将所有的符合要求的解释变量一起求回归。最终获得以下结果:

纺织企业生产力(韩国)=0.430×熟练工人比率+0.433×与相关支持产业关系密切程度+0.345×组织结构完善程度-0.219×市场竞争程度。

模型中四个解释变量可以预测生产力35.4%的变化。更进一步,熟练工人比率可以解释12.9%,组织结构完善程度可以解释9.9%,与相关支持产业关系密切程度可以解释8.7%,市场竞争程度可以解释4%。综合上述,熟练工人比率和组织结构完善程度合起来可以解释生产力22.8%的变化,也就是说企业内部因素明显影响企业生产力。

模型表明影响韩国纺织企业生产力的因素包括:熟练工人比率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熟练工人比率越高,企业生产力越高;组织结构完善程度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与相关支持产业关系密切程度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市场竞争程度对生产力的影响是负向的。

(四)中韩两国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两国纺织企业回归模型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五个企业层面的因素有四个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中韩两国之间是不同的,具体结果如下:

第一,企业资源包括熟练工人比率和互联网利用时间对生产力的影响不同,在中国,互联网利用时间对企业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韩国,熟练工人比率对企业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

第二,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对两国生产力影响不同。在中国,纺织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对生产力的影响是负向的,而组织效率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韩国,组织结构完善程度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正向。需要特别解释的是中国纺织企业差异化战略对生产力的影响是负向的,中国纺织业常常受困于仿冒品,正规企业花费大量投资在创造差异化产品上,一旦这种特殊产品获得市场认可,马上就会有大量的仿冒品涌入市场,而产品开发者大量的投资无法收回,生意陷入困境。因此,中国纺织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对生产力的影响是负向的。在更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成本领先战略对韩国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一统计结果正好被韩国大量纺织企业迁往东南亚国家所印证。

第三,中韩两国纺织需求市场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对生产力的影响一致,都是负向的。因此,我们鼓励同业竞争,但要避免过度竞争。

第四,相关支持产业对生产力的影响在两国间是不同的,在韩国是正向影响;而在中国却没有直接影响。

第五,政府政策对生产力的影响在两国间是不同的,在中国是正向的,而在韩国却没有直接影响。

最后,两国纺织企业竞争力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四、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何处,也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更无论在哪个国家,纺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内部因素。企业的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资源、战略和组织结构。企业外部因素包括需求市场、相关产业和政府政策,外部因素仅影响竞争力,但不能决定竞争力,尤其是数据分析表明与韩国相比中国政府政策支持力度高,但两国的竞争力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两国企业内部因素差异很小,虽然外部因素有明显差异,但不足以决定竞争力的差异。

这个研究结果对于两国的企业家非常有意义。尽管外部环境变化无常,尤其是目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企业家们应该眼睛向内,致力于改进企业内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资源的积累、软硬件设施的完善、职工的教育与培训、组织结构完善、加强职工之间的合作以提高组织内部效率等,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提高竞争力,这是应对目前金融危机的最好方法。

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对产业的直接支持并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而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和调解者的角色,投资为纺织企业的研发和设计搭建平台,引导研发和生产的方向,要向韩国纺织企业那样既保持本民族传统特色又吸收世界流行趋势,形成能够融入世界潮流的民族特色,汇成浩浩荡荡的韩流,势不可挡,不仅影响亚洲还影响世界。中国纺织业也应该保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中华特色融入世界潮流,形成中国风。同时避免纺织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纺织行业的利润率。做到这些我国纺织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就指日可待。

(责任编校 杨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