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SOA与信息资源共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SOA与信息资源共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业管理应用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行业领域都在应用或准备开发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专用管理应用系统。

江苏电力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建立起覆盖财务、营销、安全生产、协同办公、数字档案、人力资源、物资、审计、法律、计划统计、后勤服务等多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但与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企业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研发过程同样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应用,重系统、轻数据的通病。在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信息化支撑公司发展能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从专用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大部分应用系统建设按部门职责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较少考虑业务的跨部门特性,没有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高度对应用系统进行整体规划。

信息系统建设多渠道管理,各单位、部门自行开发,各自为政,未能够实现企业级的统一管控。业务系统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开发模式等缺乏规范性指导,不同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互相访问极为困难,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没有实现单一数据源控制,相同的数据保存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缺乏必要的支撑手段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开发模式多样,信息系统集成度较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及数据整合。

除此之外,尽管这些应用系统在建设的时候对满足自己业务功能需求、流程节点的分析,以及应用模块的构成等每个环节都考虑得非常细致,但却从来或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数据(文件)如何保存归档的问题,以至于当这些应用系统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数据(文件)需要归档时,档案人员不得不再重新录入或通过某种手段导入,既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不能完全保证归档数据的真实性。

通过技术手段开发接口可以达到应用系统之间访问或数据交换的目的,但这样做重复劳动大,开发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各个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运行平台不尽一致,当某应用系统因某种需要进行修改时,一般来说,接口也要作相应调整,浪费了人力、财力和资源。

因此随着大规模企业级应用系统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复杂度急剧提高,为了满足信息系统对异构性、互操作性、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数据共享以及信息集成等需要,一种新型的软件体系架构应运而生――soa,即面向服务的架构,它是在面向对象技术和面向组件技术之上的更高级别抽象(理念)。

关于S0A

目前,国内外对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组织、厂商或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SOA进行了描述:一种随需应变、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务架构,服务之间通过简单、精确定义的标准服务接口进行通讯,不涉及底层编程接口和通讯模型。也就是说,SOA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技术,而是一种架构和组织IT基础结构及业务功能的方法。

SOA将所有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都封装为服务,所有的服务都是独立的。而服务接口则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即它独立于任何应用系统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服务的内部实现对于服务的使用者来说是透明的,服务的使用者只需通过服务提供的接口和规约来调用服务,他所关心的不是功能如何实现,而是该服务是否能返回他所期望的结果。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空间位置来看,服务的可调用性并不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服务可能是在相同的应用系统的程序中,也可能是在公司内部网内完全不同的系统上的地址空间中,甚至可能是在其他任何业务系统上的应用程序中。

服务之间通过交互、协同作业来完成业务的整体逻辑需求。所有的服务通过服务总线或业务流程管理来链接服务和提供服务请求的路径。业务流程管理根据用户需要定义服务的执行序列,让它们按照适当的顺序调用从而产生最后的结果。这种松耦合的体系结构使得各服务在交互过程中无须考虑双方的内部实现细节,部署在什么平台之上,提高了应用系统的灵活性和互操作性。

SOA通过服务的可重用性来降低开发成本;通过服务的粗粒度、松耦合特性来屏蔽复杂的业务逻辑,从而降低业务流程的复杂度;通过组织专业分工,可以使得软件开发大规模化成为可能。同时SOA能够为客户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并能提供随需应变的服务。企业只需根据自己的策略来制定流程,把应用作为服务“拿来就用”,而无须考虑底层的集成,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和企业业务之间的同步,因此,SOA架构作为构建新型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有着巨大的优势。

目前,从有关资料和相关报道来看,国外已经有一些将SOA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医疗、电信、金融、电力等有关行业并取得成功的案例,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或企业也都已经或正准备在企业内部实施SOA;国内SOA的应用尚处于早期或探索阶段;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SOA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国内SOA架构模型和应用推广在信息化建设愈发迫切和重要的今天已经有了良好的需求环境,对这方面研究的投入也在快速增加。

企业S0A建设与数字档案资源整合

针对以上问题,公司决定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SOA作为应用系统资源整合平台的基础架构,以达到IT支撑能力与业务应用需求实现的同步。结合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按照“硬件集中、软件集成”的建设思路,全力推进公司SOA建设,逐步实现公司信息化工作从被动“支撑”电力生产经营管理,到主动“引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业务的提升。

“硬件集中”就是借助公司坚强的企业内部网,将现有的硬件资源向省、市两级部署和集中,整合成各业务应用系统共享的、具备动态配置的、统一管理的硬件支撑平台,改变原来每个业务应用独占一套资源的做法。

“软件集成”就是搭建一个企业级的应用集成平台,在跨部门流程优化和各业务应用纵向贯通的基础上,对应用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模块化、接口技术标准化、软件功能服务化、管理流程自动化的“四化改造”,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在后台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流程互通”,在前台实现功能界面的“门户集成”。

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们于2005年研发建设成了具有本公司档案管理鲜明特色的、由国家档案局主持鉴定并以很高评价通过的全国第一家企业数字档案馆。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现已在本部及公司系统内全面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近年公司生产经营及审计、修志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和其他专业应用系统一样,数字档案馆在建设时由于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环境,同样存在着和其他应用系统不能进行数据共享的问题。若想方便地访问和提取归档数据,就必须开发专用的接口,如协同办公系统中需要归档的收、发文信息及其他数据信息,但对于异构型系统,这种接口的开发虽然能够实现,但却更为困难,更何况要开发数量繁多的这种类型的接口。

企业SOA建设为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服务接口和高度集成的信息访问平台,使得公司数字档案馆方便、及时地从各有关应用系统采集、整合具有归档利用价值的数据信息成为可能,也使数据信息在完整性、准确性方面得以保证。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冗余,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组织和挖掘,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服务作用、决策作用和增值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