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直面内心的冲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直面内心的冲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见一种情况:一种行为符合一种道德准则,但同时又违反了另一种准则,主体必须要在相互冲突的道德准则之间作出一定的选择,这就引起了其内心的冲突,会感到焦虑、不安、痛苦。事实上,个体只要遇到有关需要、责任、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就会或多或少地需要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以做出符合一定社会及个人价值取向的道德决策。对于这样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理论界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对个体的道德决策加以分析和研究,能够深化有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1]

一 对个体道德决策的认识

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从各种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的活动。个体道德决策是一种特殊的决策活动,主要指个人有关道德问题和道德行动的决策,是个体所具备的一种确定道德行动策略的能力。[2]道德决策属于道德意识活动的一部分,它包括明确及分析问题、确定采取什么行动的能力。要深入理解什么是个体道德决策,应先从个体的道德意识活动说起。

道德意识活动是指主体在处理客观存在的道德情况时,对社会上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规范所做出的能动反映。它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现实利益的制约。道德意识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的实践,必然是合规律和合目的性的活动。所谓合规律,就是说道德意识活动并非是一个人主观的随意选择,它具有客观性,受特定的社会关系制约并反映时代特色。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人们不仅会被动地认识、适应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体系,而且还会积极主动地处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3]它还因不同个体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心理发展水平、情感的敏感度及意志力等因素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可以说,个体的道德意识存在于道德个体的知、情、意中。其中,“知”即道德认知,是个人关于道德关系、规范、原则的内化,是个体道德意识的核心因素。“情”即道德情感,是个人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爱憎或好恶等情绪反应和倾向。“意”即道德意志,是个人控制或激发热情、向明确目标驱动的力量,是促进个体克服一切外部和内部阻力奔向目标的心理机能。[4]个体的道德决策是一个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有内在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一个概念。以下我们不妨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个比较,这样会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个体道德决策”的概念及其意义。

任何道德决策都是个体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做出的某种判断和选择。离开了道德认知这个前提,个体就不可能明确地去分析道德情境,做出正确判断,当然也不会产生合理的决策。所以说,个体道德决策必须以道德认知作为基础。当然,缺乏道德认知的个体面对道德情境也能做出自己的决策,但这样的决策通常是盲目的,也无助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完善。同样,在个体形成中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也时刻影响着其做出的道德决策。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5]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前已有的情感和判断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及归因等因素会影响到道德判断的全过程。“它能加强或减弱、追求或舍弃某种道德决策。”[6]意志是个体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心理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将做出何种性质的道德判断与决策。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做出何种性质的道德决策也是其内心各种价值观念较量的结果。个体道德决策不同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后者是指品德的心理结构,而个体道德决策属于品德的能力结构的一部分。个体道德决策总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是以一定的道德情境为对象,对自己应持的态度与应采取的道德行动方式的设想和选择。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个体道德决策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中介,是对实践目标、道德行为方式的构建。[7]具体而言,道德认知的内容主要是明确善恶、是非、荣辱、义利的判断。而个体的道德决策则是个体依据道德情境做出分析判断,并明确应该怎样做的一种预见性活动,具有很强的主观指向性。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自始至终都在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实践,而道德决策则有所不同,它作为连接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纽带,通常在个体采取具体道德行动之前就已经发生作用。在道德行动中,由于其他一些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这是决策活动的动态性所决定的。

道德决策作为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阶段,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基础,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情感和意志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在主观上做出的道德选择。这种决策是现实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先导。决策是指向行为的。不同的道德决策导致不同的道德行为。只有通过道德行为,个体道德决策的结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可以说,个体道德决策是一种有意识的、有预见性的活动,它可以被看作是连接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纽带。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它,以下我们可以从个体进行道德决策的过程入手来展开探讨。

二 个体进行道德决策的过程

张新平和宋移安认为,一个比较合理的个体道德决策包括三个步骤:(1)根据业已掌握的道德信息和形成的道德认识,提出个体道德决策的目标并确定其对品德形成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2)拟定各种可行的道德行为方案供选择之用;(3)比较各种可能的方案并从中选出与特定的道德境况和要求最适应的方案。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J.Rest)详细分析了特定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的构成因素,将人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解释情境

当个体面临着一个具体的道德情境时,首先要对这一情境做出解释,即弄清楚当前发生了什么以及估计自身能够采取的各种行动。这时,个体还会激起一定程度的道德敏感性,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会产生什么影响。研究表明,一个人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越差,对情境的道德敏感性越是缺乏,他产生道德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少。

2 作出判断

当个体对所面对的道德情境有所理解后,就会进一步做出道德判断,考虑在这样一个道德情境中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是道德的。

3 作出决策并履行

当个体对道德情境做出判断后,还要对是否进行道德行动做出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据以做出判断的道德价值取向有时并不是强有力的,而一些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却极富诱惑力,因而个体内部的道德动机就会被激发,有时这种道德动机斗争是很激烈的。

这两种观点不尽相同,但彼此又有相通之处。在面对道德情境中的具体问题的时候,解释情境便于我们更好地确定个体道德决策的目标,在对道德情境判断的基础上拟定各种可行的选择方案,最后权衡并做出决策。我们不妨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道德决策过程。

在解释道德情境时,个体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道德敏感性。弗洛姆说过:“通过认知具有生机灵性的人的路只有一条:经由和谐相融而非理智所能提供的任何知识,我捧出自身,我融入他人,由此我找到自己,发现自己。”[8]由此可知,理解是个体道德发生的基础。理解力能促进个体内在感受、理性思维力的发展。只有理解了他人所处的情境,才能对他人的处境深有同感,进而产生同情他人的心理,促使个体对道德情境做出符合道德价值目标的解释。之后,个体会依据他所理解的情境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并拟定各种可行的道德行为方案。当然这个道德判断的做出会受到个体自身道德认知、情感及意志还有个体所面对的现实利益等条件的制约,也受制于社会大环境。一般来看,个体道德标准的内化程度、对情境线索的归因、对情境线索的观察和注意、利益比较等因素会促使个体针对某一具体道德情境在头脑中做出几种道德判断。最后比较各种行为方案,并选择与特定道德情况最适合的方案。

当然以上的几个步骤归纳只是一种纯逻辑上的分析。实际的个体道德决策过程通常是比较复杂的,并不简单地由前者决定后者。有些个体的道德决策活动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几个阶段。个体的道德决策是受客观必然性制约下的个人主观选择,因此这种主观也不是随心所欲的。马克思在批判施米特时说:“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9]即是说,任何人都只能在客观必然性所提供的一定条件下进行选择和决策。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个体道德决策的过程中,主体是相对自由的。因此既要看到主体在个体道德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能忽视客观现实环境的制约性。

三 大学生个体道德决策能力的培养

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道德价值的学习来培养个体的道德理性,使个体借助理性的力量,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在生活中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够进行道德推理,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不断提高个体的道德决策能力,以促进其道德素质的成长。道德决策属于道德意识的一部分,培养或提高道德决策能力的方式应该以意识活动的特点为出发点,按照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其多方位、多视角的特性,使个体能基于自身价值标准在各种多元价值取向、复杂的情感及各种复合经验的相互张力中对各种道德知识进行判断、选择、整合、吸收内化,并能将其应用于个体的日常道德生活,使个体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作出合理决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道德价值标准不断趋向多元化和个体化,对许多行为的看法和判断在人们心目中也呈现出模糊性和多元性。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在道德观念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在面对道德问题时,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缺乏辨识能力。在涉及道德选择时或逃避,或从众,或只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新的社会形势也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而高校德育最终的落脚点便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针对道德问题作出合理决策,以指导其合理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实施。高校德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品德,品德的核心是善意。但是,正如杜威所说:光有善意是不够的,还要有坚持执行善意的行动力量。而行动力量本身是盲目的,必须予以理智和情感训练,使之忠于有价值的目标。那么对大学生道德决策能力的培养同样也离不开这几个基本方面:

1 深化理论认识,加强道德认知能力培养

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能够合理进行道德决策的前提。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他们又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受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影响,他们在做出价值判断时常常摇摆不定。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理论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要加强对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开发校本德育教材对学生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论悟性。现在大部分的高校德育是通过“两课”开展的,进行的是一种“大德育”的教育,这对大学生来讲是基础、必要的。然而这种“高高在上”的德育,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因此还需要一种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德育。校本德育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校本德育教材取材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学校,读起来自然有一种亲切感,更容易产生共鸣,利于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两种德育的结合,能帮助学生深入生活,认识复杂的社会,树立全面辨证的道德认识论,帮助他们辨别善恶美丑。有了教材,还要有德才兼备的教师。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要有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够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因为德育对象的思想问题、道德状况、素质基础、个性特征、道德认知水平是千差万别的。德育在进行普遍教育的同时,更需要深入细致地做个体工作。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悟性。积极的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和陶冶功能的发挥,能够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启迪,能促进对道德知识的内化,提高对道德理论的理解能力。个体道德知识不断内化,能够使个体形成一定的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提高对善恶的价值判断能力,从而正确辨别道德和不道德行为。

2 丰富实践途径,使个体在参与中增强道德体验,加深理解和认知

马克思指出: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的。道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或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杨曾宪也在《走出道德困境建设新华伦理》一文中提到:“道德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大学生道德决策能力的提高也不是单纯用说教可以解决的,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有效完成。这里所说的实践,不仅仅包括在课堂上为帮助学生分析道德问题、作出合情推理和判断所创设的道德情境,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到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中接受考验,去体验真实的道德情境。通过亲身参与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来深入理解道德情境、分析道德问题,并从中取得经验,使个体逐渐学会深刻、全面地对道德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判断。当前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发展已相对成熟,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认知冲突。他们道德决策能力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经验不足的表现。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教育和锻炼,这是培养其道德决策能力的关键。通过这种实践,使大学生认识这个复杂、多元的社会既有积极和主流的一面,也充斥着消极、非主流的一面。让他们明白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应该学会用道德思维主动选择、判断,提高道德决策能力,形成一种内在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树立良好道德行为的榜样,激发个体作出合理道德决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榜样是最能让人鼓舞的。要重视对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的挖掘,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有着很深的影响力。高校可以将学校发生的积极道德行为加以宣传,通过广播、网络、校报等媒体及时对这些行为进行颂扬,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大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建设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同时要对有损公德的言行予以及时有力的批评,从反面对大学生的言行产生约束作用。在评判榜样(包括正面或反面)的道德行为时,要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话语权,作为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中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允许他们质疑,鼓励学生敞开思想,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共同分析。这种质疑讨论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决策能力的重要过程。

总之,个体的道德决策受制于多种因素,提高个体的道德决策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依赖于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判断选择能力的提高,还和个体所处的具体道德情境,以及当时的环境因素、个体的情绪状态、利益冲突、旁观者的评价、自身的道德评价等有关,这些都给个体的道德决策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道德决策不等同于道德行为,但它能导向道德行为。个体道德决策能力的提高还受个体道德自省能力的影响,有良好道德自省能力的个体能从自身获得的道德体验中不断地学习、内化,进一步使个体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或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选择。个体道德决策能力的提高表现在个体对出现的道德问题反应较迅速,个体的行动能体现较高的道德水平,基本能够遵守公德,尽力做到美德,从而引领整个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6][7]张新平,梅子.拥抱活生生的个性――关于个体道

德决策的对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3(1).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3]张新平,宋移安.个体道德决策与道德教育[J].江西教育

科研,1989(3).

[4]宣云凤.论个体道德意识的心理机制[J].苏州大学学报,

2005(2).

[5]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7.

[8]鲁洁.当代教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3.

[9]张新平,宋移安.个体道德决策与道德教育[J].江西教育

科研,1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