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黛玉进贾府:拉开艰难成长的序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黛玉进贾府:拉开艰难成长的序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讨论者:李广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丁 芳(文学博士)

李旭东(语文特级教师)

时 间:2012年10月10日

地 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一楼资料室

主持人:近几年,“红学”又热起来了,名家考证、解读、续写,还有新版电视剧,都引起了学生的一些关注和讨论。《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真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仕女图,今天我们仍能从人物的容貌、体态、韵致中感受到那个时期的审美追求,而她们所处的环境、形成的性格、各自的命运,也不能不令人深思。所谓“多歧为贵,不取苟同”,请大家就高中生在研习这篇文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一谈。

丁 芳:“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登场亮相的一节,故曹雪芹不惜重笔泼墨,王熙凤、贾宝玉的形象塑造向为评者击节赞赏。但是一部小说的最大魅力,我觉得还不在于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情节,而是弥漫在形象与情节之中的命运。我们感慨形象、感慨情节,而最深的感慨其实正是来自于其中所透现出的命运。是对命运的感慨沟通了你、我、他。曹雪芹在此一节的匠心,因为人物形象塑造和外在环境描写的出彩,反而多有被忽略之处。

李广柏:丁芳博士说得好。所谓“人物形象”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概念。它侧重的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而只有那种更深层的命运感,才赋予了人物以真正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林黛玉进贾府”一节,对于林黛玉来说,最刻骨铭心的痕迹就在于那是一个少女成长历程的重大转折——从小家庭相对私密的空间到大家族社会化的空间的变化;从单纯的亲情关系到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变化;从无忧无虑到小心谨慎的变化——但是除了所有这些之外还有更可贵的新鲜的体验——遇见了知音,和你共同面对这一切。面对着所有这一切,这位少女怎么办?在你的成长历程中,遇到过类似重大的转变吗?你又怎么办?当你从这个视角重新审视这个选段,你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体会,也一定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而这些问题,我想,也是当下的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的,他们的年龄相仿,许多成长的经历也会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引导他们从这些角度去进入到文本。

李旭东:两位老师的说法真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过去谈这篇课文,无非是形象描写、环境描写如何高超,一些细节如何恰切、精彩。这样一种讲法对于我们这一辈的人来说,或许能让我们陶醉和欣赏。但是对于接受了大量新的流行的时尚的炫目的文化艺术信息的年轻人来说,这些东西是否就显得相对枯燥乏味了呢?经典的魅力必须通过我们的再发现、再体验才能代代传承,否则我们这些人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在捍卫经典,但实际上可能却终结了经典。两位老师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丁 芳:《红楼梦》的情节颇多古典戏曲、小说、诗词的“典故”,故其情节要比一般小说更耐人寻味。林黛玉的命运与晚明薄命才女冯小青颇多重叠之处。冯小青过人才貌与凄凉身世间的反差,曾引无数文人为其一掬怜香惜玉之泪,并油然而生娥眉见嫉、才高被妒的身世悲感。冯小青在其幼时,即因聪慧而得一老尼瞩目,然而老尼亦预言了小青的薄命,“惜其世福薄耳,可千古而不可一时。若肯乞与老尼为弟子,尚可三十年活。”老尼怜惜小青薄命、欲度其出家而家人不许的情节,文人在小青故事中多予以沿用发挥。“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明显化用了这一“典故”,故有癞头和尚欲化林黛玉出家而父母不许的情节,从而为林黛玉定下薄命的人生基调。

李广柏:你说的不错。不过,《红楼梦》超出一般小说的地方也就在于这种命运感,它既通过某个细节的暗示来表现这种命运感,又充实进了丰富的生活细节,让你走进那种世俗图景里,让你以为自己俨然就是那种生活里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可是,我们如何才能领会到呢?我想,关键之处还在于我们去读的时候,不是要以学习、欣赏的姿态去读,凌驾于作品之上地读,隔膜于人物生活之外地读,而是要以对话的姿态,进入到生活细节中去,进入到那种情境和心境中去,感同身受地探究林黛玉究竟是如何感受这个巨大转变的。比方说,林黛玉进贾府——写了多少人?多少男?多少女?——这些问题有意义吗?毫无意义,这毕竟不是算术游戏!但是另一个问题就不一样——林黛玉必须在一天内记住多少人?这对于一个少女来说意味着什么?这难道不是巨大的压力吗?这就是进入到人物所处的情境和心境中去作解读。再比如说,贾母对于林黛玉究竟有没有真情?哭得虽伤心但为什么经人劝又很快止住了呢?其实这正说明了大家族里没有个人空间——最私密的情感表达也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以至于不能尽情尽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感情打了折。感情的力量在这个地方是如此的脆弱——所有这些就使得那种命运感不再抽象、空洞。

李旭东:刚才您提的两个问题让我很有感触。如何对着一篇文章提问,真的是大有讲究的!我们平时上课时总是习惯于提一些分析性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恰恰容易破坏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我感觉刚才你提的问题应该属于体验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同学们调动自己的感受力。比如贾宝玉见林黛玉摔玉一节,不妨问:如果一个初次见面的男孩子在你面前这样的发泄一通,你会有什么感觉?贾宝玉为什么是这样的彬彬有礼与神经质的结合呢?你有没有这样的性格倾向呢?这样的提问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会更亲切,从而更深切地通过文学作品感受人生。

丁 芳:的确,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体验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和作品交流,然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讲授这部经典之作的一些特殊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把握作品。比如这节选文中提到癞头和尚嘱咐林黛玉一生不可见哭声,不可见外姓亲友之人,实际上正是委婉地暗示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相遇将是人生不幸的开始。她见到贾宝玉时惊叹“何等眼熟到如此”,因贾宝玉摔玉而偷偷落泪哭泣,都无意中暗合了癞头和尚所言的“见哭声”与“外姓亲友”,这说明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将注定是浸泡在泪水中的苦果。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不可违,故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不能善终,“情”即无法自我解脱的苦,唯有依托当事人的跳出红尘方可了结公案。所以文中写众人觉黛玉有“不足之症”,因而问其“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答曰,“那一年我三岁,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即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此看似闲闲一笔,但却并非只为突出黛玉的“病如西子胜三分”。而曹雪芹的创造之处在于,他并不曾简单地将林黛玉的不幸归结为聪慧,而是敏锐地将之归结为聪慧敏感女子对男女真挚恋情的执着。

李旭东:说到这里,我倒想讨教一个问题。在这个选段中,我们一般都认为王熙凤真是个工于心计的人啊,但是,为什么就要说林黛玉是聪慧敏感,难道林黛玉就没有心计吗?她两次回答同一个问题而给出不同答案,拜访王夫人时为坐座位察言观色,这些难道不能说是心计吗?为什么同样的行为对于王熙凤来说就是心计,而对于林来说就是小心谨慎呢?

李广柏: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如何区分?就看她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有着怎样不同的心态。显然,王熙凤在这个过程中非常享受,非常自得。而林黛玉呢,她在显现这些“心计”的时候,充满了谨慎和压抑。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林黛玉非常聪明,王熙凤也非常聪明,对于林黛玉来说,她不是不懂得这些东西,她不是不会“玩”这些东西,只是她不愿意进入到那种东西中去,更不要说借这些东西来获得一般人所谓的地位,所谓的重视。但王熙凤不同啊,贾府上下人等的重视和大家族里的地位,是她心里的头等大事啊。这是一种态度的差别,也是一种取向的差别,所以,同等的聪明,我们的评价就有了天壤之别。而这种差别,也是她和薛宝钗的重大区别,和其他许许多多人的重大差别。而当这种有差别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和取向所形成的包围圈越来越牢固时,林黛玉与这个环境的那种对抗、与这个环境中形形的人之间的那种对抗,也就变得格外地彰显力量。就像琴弦,它越显得高调,是因为它越紧绷,它越紧绷,就越见得对抗的力量,对抗的痛苦,而越是如此,那种声音才越高张着世俗所无法理解也无法追求的清洁之美、高洁之美!最后,我们看到的是,琴弦断了,它断了,这个世界也就好像变得静默了,变得黯然失色了,这就是美的毁灭!

丁 芳:唉!大概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一开始,就拉开了抗争的帷幕,我们常常以为许多的矛盾就是来自的内心,像是内心有两个声音在对话,在争执,但也许有一个声音,它本质上就是外在的世界对你的看法和要求,而还有一个声音,是来自你自己的性灵和追求。我们都说成长是苦恼的,但是大概林黛玉能带给我们的,更主要的还是成长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