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都铁路局装卸生产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都铁路局装卸生产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对成都局装卸生产组织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阐述了装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详述了《装卸调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装卸生产组织中存在问题,实现了当初设计目的,并与路局《货运卸车辅助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已成为装卸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

关键词:装卸管理信息化装卸调度信息系统

一、装卸生产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进行,装卸从运输主业分离,形成总公司、分公司、作业管理部三级生产组织管理模式,装卸生产组织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制约着装卸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发挥。

(一)人员素质偏低

总、分公司调度人员和作业管理部派班员业务素质较低。两级调度人员共计47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到70.2%,主业分流人员23人,占到53.2%,60%的调度人员不熟悉装卸业务,不能较好地操作使用微机。作业管理部派班员共计358人,91%属业务外包单位人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到85%以上。

(二)现场管理水平低和技术手段落后

1.装卸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现场生产组织指挥及安全卡控能力亟待加强。

2.装卸作业组织方法主要凭经验和主观意志,受组织者业务素质和责任心的影响,科学性和主动性差。

3.作业站运、货、装之间生产信息交换的技术手段落后,装卸人员掌握运输生产信息主要依靠口头询问或电话通知,实时性和准确性差。

4.生产组织管理、安全控制以及信息收集、记录、传递的方式原始落后、效率低下。

(三)装卸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滞后

装卸生产调度指挥的落后方式已经成为制约装卸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1.信息不畅,指挥手段落后。信息的上传下达主要通过电话、传真,命令、信息逐级传递,时间长,人为因素影响大,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性、正确性。

2.信息处理方式原始,无法满足装卸生产组织指挥的需要.作业站与分公司通过电话、传真传递生产信息,分公司与总公司通过EXCEL电子表格的方式在“货运在线”上跟帖上报。大量的数据依赖手工加工统计,及时性和准确性差,效率低下。

3.无生产信息平台,信息采集面和量都严重不足,无法做到实时反映装卸生产的真实现状。生产信息没有查询、统计、分析、预测等功能,无法为装卸生产组织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4.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到与运输、货运的相关信息系统连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致使与货运的生产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工作中的被动。

二、加快装卸信息化建设,是破解困局的一把钥匙

加快装卸的信息化建设,尽快研究开发适应装卸生产组织需要的信息平台,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是路局发展规划的要求,是装卸自身发展、实现货装“一体化”管理的需要,是打破制约装卸生产组织瓶颈的有效手段。

(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003年,铁道部提出铁路跨跃式发展战略。重点强调了信息化在铁路跨跃式发展在铁路中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即以信息化的跨跃式发展带动铁路的现代化,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TRS)、铁路运输管理系统(TIMS)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路局也提出了“十年三步走、十年大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目前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局域网,实现了各车站的互联互通。同时,运输、货运等各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列车预确报系统、大节点追踪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货票制票系统已全部投入运行,特别是与装卸生产组织密切相关的《货运卸车辅助管理系统》已建成、《货运站安全监控及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也在规划建设中。

装卸必须加快装卸的信息化建设,踏上铁路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不断适应现代物流和市场竞争要求,满足运输生产需要。

(二)装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装卸信息化建设是路局发展的需要

全局货运站安全监控及生产管理、货运计量检测、危险货物追踪等信息系统即将建成,将构建起统一的货运安全生产管理数据库,实现全局货运安全源头、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及生产组织的集中指挥。这势必对装卸生产组织、作业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装卸也必须与之同步。

2.装卸信息化建设是装卸自身发展需要

装卸发展必须按照铁路跨跃式发展战略要求,转变旧的生产模式,加快装卸总公司、分公司、作业管理部三级生产组织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生产组织管理;抓好始发站、终到站装卸机力劳力组织;大力压缩装卸派班、作业前准备及附属作业时间;有预见性、针对性地抓好车站装卸车组织工作,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3.装卸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货装“一体化”管理的需要

货装“一体化”管理的基础是生产信息共享,货运、装卸能从各自渠道获取同样的生产信息,这就要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被动。

(三)研发装卸调度信息系统,着力打破装卸生产组织的制约瓶颈

装卸生产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装卸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发挥。以研发《装卸调度信息系统》为信息平台,着力打破装卸生产组织的制约瓶颈。

1.改变装卸现场管理水平低和技术手段落后状况

依托信息平台进行标准化管理,减少人为因素,提高管理水平。

与车站实时交换数据,实现生产信息共享,改变装卸落后的管理手段,提高生产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装卸作业与运输、货运通过信息平台进行装卸作业安全电子卡控,规范装卸作业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改变装卸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滞后状况

(1)以《装卸调度信息系统》为平台,解决生产信息不畅,指挥手段落后的状况。

(2)加大数据收集范围,对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及时提供装卸生产各项指标,为装卸生产组织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3)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运输、货运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为车站、分公司、总公司、集团、路局提供生产数据查询、统计、分析、预测等功能,为货装“一体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装卸调度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目标

根据当前全局信息化建设进展以及公司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分阶段实施的设计方案。

1.第一阶段,按照三级生产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即总公司分公司车站,由分公司收集各装卸作业站主要生产信息。掌握基本的装卸生产数据,及时提供装卸生产各项指标,满足现阶段生产组织的需要。

2.第二阶段,由装卸作业管理部收集车站装卸作业生产信息。与车站运输、货运的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调度信息实时处理,预警集中到达、待卸车等情况,完善装卸车信息预确报,增加作业线装卸生产视频监控,及时发现待卸原因,逐步实现站调、货调和装卸调度“三调”联合办公。

(二)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我们平时熟悉的上网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客户端零维护。只要能访问铁路局主页即能使用,无需专门维护;

2.对调度人员素质和硬件要求低。只要调度人员会上网,电脑能上网即可;

3.维护升级容易。当数据采集、报表格式以及站段、车站等发生变化时,无需更新下载客户端,只需对服务器进行升级即可。

(三)系统功能

1.系统总体结构图如下:

2.系统主要功能体现在模块上,各功能模块如下:

(1)用户登录:是系统安全的保障,该功能包含系统管理员、总公司调度人员,分公司调度人员的登录,每个用户都有事先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同类型用户只能访问各自领域内的相关页面。

(2)录入数据:调度人员从这里进入生产数据录入、修改及调度命令页面。

(3)生产管理:对需要修改数据的车站进行授权;增加新增装卸作业站;修改装卸作业站属性。

(4)系统管理:对新注册用户进行认证,对丢失密码的用户进行密码初始化。

(5)统计查寻:浏览者从这里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查寻及打印。

(6)注册:通过注册实现系统安全,总公司、分公司调度人员的注册信息保留在数据库中,经认证分组后,以后即可访问各自领域内的相关页面。

四、结论与展望

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装卸生产组织中存在问题,实现了当初设计目的,已成为装卸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了装卸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并与路局《货运卸车辅助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实现了装卸生产高效组织,成为路局、集团、公司掌握现场生产情况、指挥生产、决策支持不可或缺的信息平台。

展望未来,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全局货运站安全监控及生产管理、货运计量检测、危险货物追踪等信息系统即将建成,《装卸调度信息系统》第二阶段设计目标的外部环境趋于成熟,与车站实行站调、货调和装卸调度“三调”联合办公,做到无缝衔接、信息共享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