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财经媒体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财经媒体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4年的财经媒体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立场的显化和多元。如果说,几年前,吴敬琏关于股市“赌场论”的言论属于市场的纷争、利益的纷争,2004年关于宏观调控和国企改革则是涉及到媒体的社会立场,媒体的非政府声音比较多,政府在控制财经媒体立场方面首次显得软弱无力。但是,有一点让人感到担忧:政府的政策并不一定都是坏的,可能带来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是要整体看待它的意义。所以,市场化媒体并不一定就是质疑,而且也应该有支持,这是一个“大气”的媒体应有的态度。至于围绕郎咸平的争论,媒体在立场的选择上很茫然,没有超越左与右,本人认为“社会公正”应该是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的原则。

在国企改革和宏观调控问题上,《21世纪经济报道》的立场是:没有立场,正反都报道。《财经》类似,但是并不明显,除了支持民企、呼吁减少行政调控外,在国企问题上,只是报道了贵州电力企业的侵吞国资问题,没有过多的渲染和参与争论。

宏观调控知识和金融知识是每一个财经记者必须学习的。上次宏观调控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之而来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对于这些事件的参与可以锻炼一批记者的视野,但遗憾的是,目前财经媒体的从业人员,甚至包括领导,都对当年发生的一切认识模糊,没有经验。现在的年轻记者更多的是关注事件、关注企业、行业,“跑口”等,而遇上宏观调控,则是很生硬地将调控和自己做报道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对宏观调控的认识上也模棱两可,或者没有专业分析支撑的是非判断。除了“问责”外,一些人提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包括人民法院去除“人民”的讨论。《解放日报》的言论表示,媒体是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而不是社会公器。

在写作上,2004年几乎都没有长进。可能各家都争抢新闻,对新闻选题理念和写作都没有时间关注,忽略意味着退步。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记者一旦作了些好的报道,就有“报而优则仕” 的心态,总是想作领导,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中国应该建立相应的记者制度,比如高级、首席等,而记者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积累很重要,小小年纪,就想自己很“大腕”,不可取。当然,现实是,大多数老同志都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新观念只有年轻人有,客观上,造成领导“年轻化”。

但是,中国文人有一个毛病,就是不能“得志”,一旦得志就NB的不得了,就不服从整体的统一的理念,因此,出现了一批“游牧者”,在游牧中,消解自己的耐力和精神。

还有一点,就是报人的职业道德问题,也是职业素质:对资本的责任。当然,资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领导者一定要有商业意识。现在是资本不懂得媒体,而媒体负责人只注意自己理念的实现。

中国缺乏资本和职业经理人的结合,报人的商业意识不足,文人酸气不少。中国媒体目前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资本寻找不到,报人竟然也寻找不到,为什么?大家都扎堆去做“让人尊敬的”财经、政经媒体去了,商业化媒体报人不会做,也不屑去做,外人也不懂。所以,目前是最有机会的时刻,也是大家都茫然的时候,似乎唯一的可能是,外国人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