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及疗效,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接受抗酸剂、胃动力促进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布丁辅助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曲美布丁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132-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也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on-ulcer dyspepsia,NU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可究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病症[1]。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表现为餐后饱胀或早饱、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及伴有烧灼感为主要临床症状[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并发症尚无相关报道,本病是一种良性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经适当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其预后良好[3]。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引发的上消化道不适症状,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能忽视,应该积极就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争取早日康复。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确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3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7~49岁,平均(34.5±2.5)岁;治疗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9~51岁,平均(35.5±2.2)岁。两组患者病程均为2个月~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抗酸剂(如碳酸氢钠、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等)、胃动力促进剂(如灭吐灵、吗丁啉等)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丁片(Trimebutine Maleate Tablets)联合治疗,口服剂量为0.1~0.2 g/次(即1~2片),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剂量,3次/d,1个月为一疗程。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禁用抗生素及消化酶,且在患者停药两周后复诊后进行疗效分析对比。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胃肠道不良症状完全消失;好转: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明显减轻;无效: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痊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的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内脏感觉受到广泛重视,早期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症[5-6]。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症之一[7],如果不及时就诊有效治疗,会引发患者饮食不振、多疑等不良症状,继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无器质性、无感染和代谢原因的疾病,其发病与发展与胃肠道的动力、感觉、分泌功能异常和精神、遗传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8-9]。近十几年来,对功能性胃肠病的病理生理和药物治疗的研究均有长足的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要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10]。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般治疗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少吸烟少饮酒、禁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勿食个人禁忌食物,及时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和疑虑不良心理[9,1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主要是经验性对症给药治疗,通常采用传统常规抗酸、调节胃肠动力等对症支持治疗,但临床总有效率不理想[12]。本文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总有效率仅为72.97%,且27.03%的患者表现为无效;而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马来酸曲美布丁片联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仅有4.76%患者无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马来酸曲美布丁对胃肠道不同部位及运动状态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重调节作用[13],是一种作用机制全面、无明显副作用、疗效持久的全胃肠动力调节剂。实践证明,采用常规抗酸剂、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同时,联用马来酸曲美布丁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疗效确切、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症,患者的病情各有差异,对于此病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联合用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不断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左,李瑜元.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州医药,2007,38(1):5.
[2]孙燕,候晓华.心理应激与胃肠道动力紊乱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25.
[3]侯晓华.开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2):69-70.
[4]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44-45.
[5]李延青.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解读[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5):261-262.
[6]戴禄寿,陈文柳,申受华,等.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5):29-30.
[7]严立平,黄赛忠,蒋国明.逍遥散合用舒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27(9):26-27.
[8] Merrlz H,Fullerton S,Naliboff B,et al.symptons and visceral perception and severe function and organic dyspepsia[J].Gut,1998,42(3):814-822.
[9] 李艳红,龚培力,候晓华,等.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双肓对照试验104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7):527.
[10] Schulz K F,Chalmers I,Hayes R J,et al.Empirical evidence of bias:dimensions of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estimates oftreatment effects in controlled trials[J].JAMA,2005,273(5):408.
[11]戴晓玲,刘建平,刘晓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9,18(11):83-84.
[12] Wilhelmsen I,Haug T T,Ursin H,et al.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factors distinguishing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from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J].Significance Dig Dis Sci,1995,10(40):1105-1111.
[13]吴万春,张国政,何池艾,等.伴有抑郁症FD患者神经内分泌初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5):332-333.
(收稿日期:2013-12-20) (编辑:韩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