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国评出最伟大的十部动作片等12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国评出最伟大的十部动作片等12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电影的路该怎样走?

今年情人节档期有两大特点:一是影片众多,二是票房普遍不高。有分析师认为,情人节影片集体败落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创作没有真正针对市场,虽然针对了档期,但仍是艺术电影。这几部影片的命运,也给了艺术电影创作一定的启示。“情人电影”集体败落昭示艺术片困境。艺术电影何以叫好却难以叫座?艺术电影如何才能走出怪圈,谋求到适合自身的生存之路?

国产艺术影片目前的投资回报无外乎主流院线市场、音像市场、电视市场和海外市场等几个途径。去年比较有影响的几部艺术电影里,《可可西里》可以说是实现了双赢。《茉莉花开》的成本回收也基本体现了这一趋向。2003年在内地电影市场大败的《紫蝴蝶》,就是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抛头露面,结果卖了个好价格。所以艺术片要力推海外市场。

对于那些难以走出国门又无明星助阵的艺术电影,最好的出路就在于引领时尚潮流,创造市场机会。所谓引领时尚潮流,无非就是能契合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欣赏的趣点,能点燃艺术片观众的观影热情。然而要突破这一窠臼,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创作脱离“小众”,向“大众”靠拢,换言之,就是稍微向商业片靠拢。

(摘自《中国电影报》2005年2月24日孙庆/文)

开发二级市场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目前,我国二级市场有4000~5000家影院的市场空间。二级市场的开发对我国电影产业化推进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校园院线、国产电影院线等细分化院线也已筹建完成或正在筹建中,这些措施和尝试对二级市场的开拓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通过对二级市场的开拓,对整个电影市场、电影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通过二级市场拓展国产影片影响力,培育自己的电影观众和电影市场。

2、通过二级市场的优胜劣汰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

3、发挥电影大众艺术的作用,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

4、调整票价体制,发挥二级市场原有影院的作用,推进二级市场影院建设。

(摘自《中国电影市场》2005年第1期张瑞芳/文)

电影产业化,观念需跟进

有“文化产业”思想的统领,认识电影在其仍然部分拥有事业性质的前提下,充分肯定它是一种文化产业,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可以为国民经济产值总量做出巨大贡献的产业。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已经非常清晰,它对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意义,都不容我们对它固有的任务属性产生怀疑与动摇。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力资源逐渐成为文化事业的热门话题。归纳起来,人力运作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经理人阶段,电影电视行业内的专业术语是制片人。第二阶段为主持人阶段。主持人阶段对社会的影响大大超过经理人阶段,对它的社会学研究也渐成热门,然而影视理论界对此还较少涉及。第三阶段为策划人阶段。对于文化产业,策划的重要意义大大超过其他产业。

任务运作、人力运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过程,但他们并不截然分开,只是各有侧重,而且互补互动,它们是建立文化产业的两个必备条件。但到市场经济时代,资本运作会成为更为重要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我们对它还不很熟悉不很了解的时候。

(摘自《中国电影市场》2005年第 2期李稚田/文)

电影批评如何跟上产业化进程

在电影日渐产业化与规模化壮大发展的今天,影评却陷入前所未有的沉寂和寂寥。业界抱怨影评人的集体失语,影评人则表达着对现状的心灰意懒。

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李春良满怀忧虑地指出,在电影产业化链条上,影评这个环节几近掉落。当前的电影批评已经进入一种很不健康的状态,不仅未能对电影的创作和产业化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与舆论引导作用,还脱离实际地瞎说乱弹。

影评学会会长章柏青说:“电影批评在今天的确遇到了极大挑战。一方面电影公司不再看重电影评论的作用,影评被首映式、观众见面会等商业活动取代;另一方面,影评自己有时陷入广告炒作,脱离了评论公正客观的轨道,沦为商业手段之一;再加上一些不良娱记刻意引导观众的‘偷窥欲’等炒作方式,充满了低级趣味。这些运作方式,使正常的评论也令人生厌。”对此,他认为,要想让电影批评适应电影产业化的进程,制片方应加大相关的投入,在市场营销中保留评论的地位,研究如何将评论导入自己的整个营销方案中。影评在产业化时代也急需改变自身的固定模式,除了改变走向炒作,也要改变“学者自说自话”和“故作高深”及“无病”,消除“文化霸权”。

(摘自《中国电影报》2005年2月10日王波/文)

“埋伏”落选奥斯卡很正常

作为奥斯卡奖华人评委的邬君梅认为:“《英雄》和《十面埋伏》的落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看过其他入选的电影,就会明白。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两部影片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内心。”在她看来,大多数奥斯卡评委更钟情于“布衣裳”式的影片,“这些作品可能布景简单,没有什么大明星,也没有奢华的大场景,但有一点很充沛,那就是绝对真挚的情感。即使题材再沉重,也要闪耀人性的光辉。其实从每年的奥斯卡奖评选结果不难看出,无论是大制作,还是小成本,优秀的电影归根到底要讲一个让观众动情的故事。观众看完后,回味起来还能被感动。而那些为特技而特技、为豪华而豪华的电影,永远无法打动大多数人。”邬君梅认为,中国电影不能只有武侠片,不要让外国人觉得这是中国人的生活常态,应该把更多表现中国当代人生存状态的作品带给外国观众。

(摘自《羊城晚报》2005年2月3日余姝/文)

告别个体形成产业

目前电影投资分3个阶段:个体户阶段――凭个人、群体智力,通过巧妙的操作来赚钱,如张艺谋、冯小刚等;企业家阶段――大型财团的电影制作业经理人以其资本观念改变电影的创作结构和制作方式,培养产业电影队伍;在电影方面有着制作和产业经验的电影精英直接科学管理电影产业,使电影产业步入正轨。

首先,转变制作主体观念。把电影划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是对电影人进入产业大军的一种束缚。电影不是导演一个人的事,它需要产业化的运作。要告别电影是“文化贵族”的观念。

其次,研究受众收视观念。拍电影需考虑受众的欣赏习惯和意识形态。中国内地观众的欣赏习惯决定了纯粹的娱乐化反而没有“娱乐+严肃”主题更有市场。

再次,中国电影的投资模式。电影产业要吸引其他产业集团把资本向电影业转移。所以,当前电影的个人行为必须转为产业行为,最终产生产业效应。

中国内地电影应借鉴好莱坞的全球产业模式,做国际化的电影产业。

(摘自《中国广播影视》2005年2月号陈山/文)

影视剧掀起“方言热”

2004年以来,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一下子冒出了陕西、兰州、东北、北京、上海等多种方言版本,并且在各地的销量都很不错。一些商家开始瞄准其他一些经典影视剧,纷纷推出了方言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方言热”。目前,已有《虎口脱险》《摩登时代》《憨豆先生》等多部方言版的影视剧上市。

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方言热的出现不是偶然,早在1990年的央视元旦晚会上黄宏和宋丹丹表演《超生游击队》之后,舞台荧屏上出现的方言戏就与日俱增。

但一些语言学研究者、教育界人士及家长却对方言版影视剧提出了质疑。他们反映,自从这些诙谐、幽默的方言版影视剧上市以来,班上同学之间互相说方言的明显多了,很多学生还因此油滑起来,有意和老师用方言开玩笑,其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不能因为某种需要而忽略了发展普通话的长远规划。

(摘自《羊城晚报》2005年2月18日聂建江/文)

中国电影不容盲目乐观

中国电影在鲜花和掌声中告别了 2004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总经理韩三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一片欢欣鼓舞中,看得出韩三平心中仍然是喜忧参半:“目前中国中小投资影片的主要收入并不是依靠票房。而是依靠电视台播放、海外版权、音像制品版权的收入。如果中小影片的选材不准,质量又比较差,那么问题就会比较大。所以中国电影最需要克服的问题是盲目投资。商业化电影的类型化是我们在今后要走的路。中国电影票房的一大特点是高票房的电影集中在少数影片,高票房的影院集中在少数影院,而大部分的电影和影院的票房还不理想。没有广阔的电影票房市场做基础,中国电影是禁不起风浪的。目前,票房一亿以上的片子已经有了,最缺乏的是中间阶段的影片。稳定扎实的电影产业结构不是短时间能够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5年2月4日于静、姜薇/文)

山东农民自编自拍电视剧

60岁的山东老汉刘祺云在写了近十年村史后,突发奇想,计划用3年时间掌握电视制作技术,赔上全部家产和养老金,再发动全村86人参与演出,自编自导自演自拍10集村史连续剧《刘氏春秋》。

刘祺云的老家宁津县孟金寺村处山东、河北的交界处。全村165人中,95%是刘氏后裔。刘老汉潜心研究村吏,自编了约66000字的村史《刘氏谱书》,从明清两朝一直写到当今。由于许多村民看不懂村史,刘老汉就耐心把书中的故事说给村民听,岂料村民一听就着了迷,这触发了刘老汉的奇想――把史书中的故事拍成电视剧。

(摘自《新民晚报》2005年2月19日金双/文)

无奈的西部电影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初,甘肃电影市场上一张票只有几毛钱,可全省的年票房收入为3000万元。到了2000年,电影票价涨到15元左右一张,但票房却降到了 300万元。西北地区第一个现代化的多厅影城――兰州东方红电影城总经理燕兵说,上世纪80年代初兰州有56家电影放映单位,但目前加入院线的只有5家。他认为,电影观众和电影市场正在不断萎缩。榆中县电影公司经理孙俊岗说,虽然他们离兰州才几公里路,可是却无缘任何电影大片,其他片子观众也越来越少,电影放映时断时续。

当年曾风光无比的甘肃省永登县电影院,如今竟沦落为一个大号的录象厅,无声的银幕上任凭尘埃飞落。电影院的两三名工作人员守着三两名观众,在无奈中煎熬。更有甚者,在有着200万人口的甘肃武威市,就连这样惨淡经营的电影院都不复存在。

(摘自《新华网》2005年2月3日朱建军、孙勇/文)

英国评出伟大的十部动作片

李小龙作为世界无可替代的功夫片巨星,正如卓别林之于喜剧片、希区柯克之于悬疑片。近日英国的Argos调查评选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十部动作片,李小龙凭借《龙争虎斗》《猛龙过江》和《精武门》三部动作巨片入围,成为无可争议的武打片宗师。英国《太阳报》评价说,《龙争虎斗》成就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动作片,1973年32岁的李小龙去世,整个世界被点燃了武打片的狂热火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李小龙开创了功夫电影的先河。Argos排名名单如下:1、《龙争虎斗》;2、《卧虎藏龙》(2000); 3、《猛龙过江》(1972);4、《杀死比尔 1》(2003); 5、《少林寺》(1979);6、《精武门》(1971);7、《英雄》(2002), 8、《醉拳》(1978),9、《铁猴子》 (1973);10、《林世荣》(1987)。

(摘自《北京晚报》2005年2月24日文)

年轻人应该学习张艺谋

作家刘恒在谈到张艺谋时说:“我非常尊敬张艺谋。我认为他有两点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大局观和刻苦精神。”

曾经与张艺谋密切合作的经历使刘恒对张艺谋的优点深有感触。一是大局观。“张艺谋非常清楚自己最终需要的是什么、目标和方向在哪里、为了达到目标会遇上哪些困难,对这些困难早就有所准备,他总是能尽可能积极地面对它、解决它。他非常知道他应该往哪儿奔跟他合作你会感到,在大局上他是一个非常清楚的入,他看得非常远。”

其次是张艺谋的吃苦精神。刘恒说,老谋子心里时时装着电影,他也认为自己不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但一定是最勤奋的导演。他做事总是要求尽量完美,且并非常踏实认真。今天取得的成功正是他多年坚持不懈的成果。而且这些成功完全是他自己拼出来的,这非常让人钦佩。

刘恒认为,无论舆论如何看待《英雄》和《十面埋伏》,但张艺谋对中国商业大片的探索有目共睹,过亿票房就是对中国电影最好的贡献。“你可以质疑这两部大片的艺术性,但是张艺谋他最想达到的目标的确达到了。一个电影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已经很不错了。”

(摘自《北京日报》2005年2月8日陈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