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枯山水看日本园林文化演进与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枯山水看日本园林文化演进与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日本的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融合,日本园林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写意风格,在世界园林中以一种单纯、凝练的形式和内涵体现。当人们徜徉其中,感受到的是其空间的无限延伸,或是一种以小见大,甚至是向无限空间扩展的精神诱导。其抽象、纯净的形式,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关键词:枯山水 写意 文化 纯净 细节 禅意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s the Japanese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in the west digestion, Japanese garden formed its own unique style of freehand brushwork in traditional painting, landscape in the world in the form of a simple, concise and connotation. When people walking among them, the feeling is the unlimited extension of the space, or a view, and even expands to the infinite space spirit induction. Their abstract and pure form give people unlimited reverie.

Keywords: Japanese rock garden enjoyable culture pure details Buddhist mood

正文:

一、历史传承

日本园林艺术大致起步于大和、飞鸟时代(中国西晋中期至唐代中期),最初以皇家苑园为主,造园手法以自然为主要景观布局内容,并在两者之间进行和谐调配。到奈良时期,其园林艺术在向中国进行深入学习之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国较为成熟的造园手法,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日本开始出现池泉式自然山水园林风格,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造园手法对日本各地的园林建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园林艺术开始是学习中国园林艺术的基础上起步的。中国唐代的园林艺术已臻于成熟,所以对日本园林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平安王朝前期,其造园手法多是仿唐样式,即使是民间造园也没有脱离皇家园林的造园套路。在平安后期的藤原时代,日本随着对中国遣唐使的停派,佛教开始传入日本本土,其文化与艺术追求倾向渐渐发生较大变化,造园手法也随之改变。日本建筑匠人开始脱离了对中国文化和艺术趣味的依赖,慢慢地探索自己艺术道路。这时,日本出现了寝殿式园林和净土式园林艺术,这两种独具特色的造园手法,推陈出新,可以说在其园林史上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日本在镰仓时期(中国南宋初期至元代中期),此时佛教在日本开始盛行。在这一时期,开创了枯山水的园林式艺术形式。而到了室町幕府时期,池泉式园林与枯山水的结合中出现了石庭园林。在桃山和江户时期,茶庭以及带茶道的枯山水回游式池泉园,则完全是日本在佛教影响下,枯寂、瞑思、“俯瞰生命”的杰作。

纵观日本园林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日本园林产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影响但其发展则走出了自己对艺术与美的不同认知道路,以前是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而后来是日本本土的佛教艺术文化。

二、枯山水与禅意

日本人最擅长的,是用直觉把握探索的真理,并借具体形象将此表现出来。

从字面上意思看,“枯山水”是干枯的山水景观,这不同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风貌的繁盛、各种植物的勃勃生机,造园手法是以岩石为主,以普遍的白砂、光秃秃的黑石为主要表现元素,没有水景的变幻莫测,把绿树、苔藓等具有生命活力的植物作为的相衬映景观,布置为象征自然山水的富有生气和自然活力的庭院。

从表象上看,枯山水追求淡泊、孤寂的心境,但同时用枯败孕育的内在的秩序,表达对静寂艺术追求,并交替荣枯变化。

枯山水庭园主要以静为主,体现出了源于自然枯荣,源于内心的艺术最求,源于细节渴求完美;及源于心灵的谈佛论法,体现禅意特点。

日本的禅宗是从中国引进的, 在公元12 世纪由日本高僧茶西禅师将禅宗临济一派介绍到日本, 其后在公元13 世纪又有日本高僧道远禅师将禅宗曹洞一派引进到日本。经过镰仓、室町和德川幕府时期后, 禅宗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当时禅学在日本大行其道,日本产生了以组石为中心、追求象征意义的抽象表现的写意式山水园林,最后定型为枯山水园林。当时日本园林中的造园家大都是知识阶层的僧侣,他们被称为“立石僧”,其中最有代表的性的是国师梦窗疏石(1275-1351),他通过塑造枯山水景观园林来表达禅学的真谛。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远甚于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禅宗对日本人民的道德、修养、精神生活乃至人格的塑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是个面积不大的岛国, 且多发自然灾害, 这样的生存条件使得日本人民容易感受到一种无常、孤寂的情绪, 进而形成一种普遍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日本人民偏好悲情之美, 就像他们的国花樱花, 瞬间的灿烂, 凋零时反而更有一种令人落泪的美感。于是禅宗带给人的冷静和超脱的精神一下子就得到了日本民族的广泛认同, 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迎合关系正是禅宗能够深植于日本文化的本质原因。

从文化背景来看,日本受佛教影响较深,崇尚禅学,讲究静和悟的精神状态。特别是枯山水园林,他们竭力表达出的简单纯洁、无树无花的境界,和禅学里表现出来的“能于无形之虚处,得山水之真趣”是同样的道理。显然日本造园师在对环境的处理中又多了更高一层的谈佛论法,体现禅意的意境。在日本传统园林中,造园师往往能够通过对自然的抽象而上升到彰显人性的高度,这便是日本传统园林中独特的禅意。

枯山水也被称为“残山剩水”。枯山水的出现因符合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追求标准,所以迅速在全日本流传开来来。在原有自然景色的基础上,组织进了大自然原本精神的自然观,使园林的自然原生状态升华为人心灵的写照,进而再升华为佛教(禅宗)写照,因而具有了生命哲学的深层意义。

三、抽象园林发展启示

枯山水园林艺术,是日本非常传统和古老的造园艺术之一,即使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家园林仍使用这种形式。置身于枯山水园林环境中,能给人以反思自然和冥想生命的静寂。俯视自然、冥思生命、参悟哲理,使人在枯山水园林中都能得以实现。

随着认识美的变化,人与自然关系无论深度广度上都发展了。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大自然的美体现在无声的淳朴、原生的形态和天然的色彩等方面。日本造园师们善于获取灵感并提取元素并精致的布局。他们能够巧妙地取材于自然,并十分擅长对自然的浓缩与提炼。对自然的理解和领悟并非照搬外界的一切,他们没有被大自然的秩序所约束。根据不同庭院的设计理念、表达意境和设计手法,重新搭配自然万物,力图在庭院中恢复自然的纯朴、找到完整如初的感觉。对大自然的引用和抽象让世人看到了日本园林的真谛,世人也同样能够在欣赏日本现代园林时找到深邃而抽象、简洁而朴实的大自然的意境。

将意境人文思想渗入到建筑创作中去, 这在日本从古到今都有所实践。这样的实践一方赋予了建筑创作以独特的活力, 另一方面也使得本土文化得到弘扬。在建筑中解读意义, 既丰富了建筑的内涵, 也使抽象的、不可言传的文化变得真实。文化与建筑,这种独特互生的关系值得为人所称道, 日本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也值得我们积极借鉴和学习。

在日本,很多造园者循着祖先的足迹和艺术哲思,继续尝试、改进和建造新的枯山水园林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憩的理想场所,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类思想、文化性质、生存方式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特征,能够适应日本人生存的环境营造方式,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可资借鉴的。

日本园林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革新, 对于高科技产品和技艺的运用在日本现代园林中不但随处可觅, 而且往往在不经意中开辟、引领新的领域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计成.园冶注释[M].陈植译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 张十庆《作庭记》译注与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 (清)笪重光.画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作

[4] 别府保男:雕琢禅意的日式园林 [J]

[5] ・寂与怪石日本京都修学院离宫游后感 [J]

[6] 章俊华.内心的庭园――日本传统园林艺术[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7] 小形研三,高原荣重.造园意匠论[M].王思庆,等,译.中国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35.

[8] 李猛志1 禅宗思想对古代日本建筑园林的影响[J]1饰, 2005, 04: 34- 36.

[9] 王发堂, 杨昌鸣 禅宗与庭园―― 对日本枯山水的研究[J]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09( 2) : 13- 18.

[10] 许金生.日本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贺芳,女,1988.03,城乡规划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王少博,男,1989.10,城乡规划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长安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