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和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和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静脉穿刺;技巧护理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092-01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我们收集2006年500例临床老年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探索改进的方法,总结出几点穿刺的技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12月在我院临床各科室住院静脉输液困难患者500例,其中男325例,女175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62岁,平均76岁。按护理常规要求进行输液[1],传统穿刺方式263例,肢体垂吊穿刺213例,深静脉置管2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488例,占总人数98%。

1.2 静脉输液操作前评估

老年患者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差,血管硬化,呈硬索状,加上有些病人长期患病,血管破坏较多等,均是老年患者血管的特点。

1.3 静脉血管选择要点

一般选择四肢浅表、透明度好、弹性好的四肢末梢浅表静脉,因老年患者的大静脉多存在硬化、不易固定的特点,成功率不高。静脉选择的原则:由远端向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

1.4 穿刺方式的选择

首选传统静脉穿刺法和肢体垂吊静脉穿刺法。特殊患者可选择深静脉置管术。

2 技巧及护理

2.1 穿刺前准备

①护士在执行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操作前,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②护士在加药、穿刺前要核对病人姓名,并向病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有无副作用、输入速度以及巡回护士的姓名、巡回时间等;③对老年患者要选择技术过硬的高年资护士进行操作,可避免反复穿刺并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对血管的破坏和减少病人疼痛。

2.2 穿刺前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存在性格孤独、自闭等心理特点,生病住院后对医院的陌生环境有一种抵触情绪,加上受疾病的折磨,会产生焦虑情绪,同时还担心经济负担重而对输液不易接受。医护人员应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输液前的心理准备,言语要恳切,态度要和蔼,使患者心理放松,血管紧张度降低,利于穿刺。

2.3 老年病人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护理

2.3.1 一般营养比较全面、血容量好的病人,多选择远端的小血管,此类血管弹性好、透明度高、易固定,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又可以保护大血管不被破坏。对选择穿刺的肢体用双手自上而下按摩,使血液集中在肢体末端,血管明显暴露,便于穿刺。止血带的绑扎位置应距穿刺点10 cm为宜,并且保持松紧适宜,做到既能保持上肢动脉灌注又能完全阻断表浅静脉的回流[2]。

2.3.2 长期输液的患者,尤其到了冬季,血管容易收缩,可热敷或者轻拍穿刺部位的皮肤,嘱病人握拳再松拳数次,迅速扩张表浅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2.3.3 对血管硬化呈硬索状、血管弹性差的患者,可采用表面麻醉涂抹包扎法。此类方法采用经皮渗透性最强的利多卡因,并使其碱基化,增强效果。采用包扎法更易使利多卡因穿入表皮及真皮层,并聚集在神经末梢,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一般认为利多卡因有血管扩张作用,但在人类皮肤血管的研究中观察到其不单纯血管扩张,而且有双重作用[3]。我们采用包扎法对20例血管硬化病人大隐静脉进行穿刺,效果很好,穿刺成功率95%。

2.3.4 肢体垂吊可使肢体末梢静脉充盈,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对普通型静脉输液患者,在肢体垂吊1~3 min后,直接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对周围静脉充盈不良患者,在肢体垂吊3~5 min后,扎上止血带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般取上肢,使该肢体垂吊至床沿下并且握拳,肢体与床沿呈小于30°角,约1~3 min后,即可见肢体远端表浅小静脉充盈。用手轻轻摩擦皮肤约1 min,常规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30°角,正面或旁侧进针直刺血管[4],见针尾部有回血时再沿血管前行约0.1~0.2 cm。穿刺成功后,嘱患者松拳,用胶布固定针头,调节输液速度。在操作过程中一般不用止血带,其他操作步骤与常规静脉穿刺输液法相同。

2.3.5 抢救病人时需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液体,维持机体循环血量,纠正休克,应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活动不受限制、药物起效快的特点,同时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快速输入大量液体,纠正休克。临床上多采用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但此种方法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感染、空气栓塞、静脉血栓等。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请他们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协议书》上签字。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术后固定好输液管,防止滑脱。穿刺点敷料每1~2日更换1次,污染时随时更换,同时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输液结束后用小剂量肝素盐水封管。

2.4 减轻患者穿刺点的疼痛

操作者右手持头皮针在血管上方的皮肤呈70°角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后,改变角度约呈20°角沿血管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即可,此方法进针角度大,针头斜面与皮肤接触的有效面积减少,可减轻疼痛[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