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4节气防病与养生(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栏目撰稿人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陆续出版了八部历史小说“千古系列”,并且已成为品牌著作而深受读者好评。
(五)清明与养生
清明养生总原则:“清明花吐蕊,外出防过敏”。
1.清明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也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5个。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太阳黄经15°,斗指辰位(东南方向)。
清,清澈,明,明朗。就是说,从清明开始,天气清新明朗。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三月节……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气温开始回升,黄河中下游及南方的平均温度大多上升到10℃以上。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到处桃红柳绿,大地一片新绿,人们开始踏青游春。清明也是植树造林、扫墓的日子,真正是“清明植树旁,百姓扫墓忙”,而农民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忙季节,所谓:“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2.清明的病候及养生
过敏性疾病增多
第一,清明时期,百花吐蕊,万物抽芽,花香四溢,所以过敏性体质的人易皮肤过敏。出现红、痒、斑疹,俗称为荨麻疹,就应在医师指导下,服抗过敏药,如出现气粗、呼吸困难的要立即就医。
第二,少接触花蕊、树芽。
第三,可服抗过敏的中药以及维生素C等。
防止肿瘤快速发展
由于此时大自然生机勃发,人体也一样,激素分泌旺盛,有可能会刺激肿瘤快速发展,因此肿瘤患者,就应减少摄入生发性食物,如香椿等。
防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多为对花粉、树絮过敏或冷空气过敏,应及时就医。
防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炎属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恶心、厌食、肝区疼痛,逐渐出现尿黄、目黄、皮肤黄染。出现这些症状要赶快看医生。聚餐注意要用公筷,不到不卫生的饭馆吃饭。
(六)谷雨与养生
谷雨养生总原则:“谷雨天渐暖,要防温病窜。”
1.谷雨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谷雨是24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6个,在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太阳黄经30°,斗指辰位(东南方向)。
谷雨,意味着从这天起雨水逐渐增多,我国平均气温达12℃以上,空气湿度逐渐加大。谷雨断霜,就是说,天气将告别寒冷,进入春温。此时是春季天气较为暖和的时候。
谷雨时期,大地由于雨水的滋润,万物开始生长,我国北方是农作物播种、出苗的日子,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三月中……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期茶也开始发芽,正如老百姓所说:“清明见芽,谷雨见茶。”
2.谷雨的病候及养生
关节痛发作
有关节痛的人此时常常加重。应保暖防寒,锻炼身体,可常吃羊肉、鳝段、骨头汤等温阳之品。
出现精神障碍增多
谷雨天,桃红柳绿,阳光时出时没,敏感或个性脆弱的年轻人,易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俗称花癫、花痴,有这样病史及家族史的人应尽早就医,避免精神刺激。
防瘟病、瘟疫
谷雨节气后,雨水增多,湿度加大,气温增高,有利于病毒、细菌繁殖,所以易发生痄腮(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等。这些疾病流行时,要少到公共场所,多开窗,多锻炼身体。
此外,春天要多饮春茶。
春茶对健康有什么好处呢?
常饮春茶有十大益处。
第一,降血脂,软血脉。春茶所含茶多酚可以去油腻,降血脂,降胆固醇,保护血管壁,防冠心病。可与山楂、荷叶或决明子、合用泡饮,以乌龙茶、绿茶最好。
第二,防春困,抗疲劳。春茶中含有咖啡因,可以醒脑提神,防春困。可与人参合用(人参1克~3克,茶叶5克~10克)。
第三,抗氧化,防衰老。春茶含维生素E可以防氧化,抗衰老,可与人参、灵芝、茯苓、枸杞、冬虫夏草等合用。
第四,助解毒,利二便。春茶含茶氨酸,可以降低血氨,帮助解毒。可用绿豆50克,甘草3克煎水,冲入绿茶。
第五,助消化,增食饮。春茶有消食作用,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及吸收。春茶、山楂合泡,或加陈皮、炒麦芽。
第六,可美颜,润皮肤。春茶5克,珍珠粉1克~3克,泡水饮。
第七,解消渴,防糖尿。茶叶有促进胰腺功能的作用。以春茶与玉米须、山药、西瓜皮合用。
第八,能平肝,可降血压。以春茶5克,天麻5克(天麻先煎20分钟,再加入春茶)或春茶与栀子、、葛根等合用。
第九,防血黏,抗血淤。春茶5克,三七0.5克,泡水饮。或春茶5克,山楂5克,泡水饮。
第十,强免疫,防感冒。春茶3克,人参3克,泡水饮,可增强免疫力。春茶3克,金银花3克或3克,泡水饮。
其中,就不同品种所具有的保健功效而言,抗癌、抑瘤――乌龙茶;降脂、解酒――云南沱茶;明目、降脂――普洱绿茶;解毒、降脂――铁观音;护齿、健牙――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