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现阶段高校会计原则存在的问题

经济快速发展之下,高等教育事业也不断地快速发展,软实力的发展必须跟上。奥巴马曾经说过,高等教育问题,就是时代的经济问题。的确,面对新的经济环境,高等学校的会计环境也发生变化,应认真研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

(一)目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日前,随着高校新生注册工作相继结束,生源危机再次暴露。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的平均规模是美国的两到三倍。生源减少本来是高校调整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契机。但近十几年来,由于有一些大学拼命扩招,要让其缩小规模谈何容易。虽然高校生源下降是不可逆之势,但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比上年增加了54所;而2009年,也比上年增加42所。大学倒闭,除了学生利益受损、教职员工安置难等问题外,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损失与经济风险。同时,高校一旦破产,买单的必将是政府。因此,分析我国高校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目前高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会计信息。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但对于生产经营性的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但事实上,面对复杂的经济活动,高校财务核算的内容的不断扩展,收付实现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

1.收付实现制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负债

高校在采购设备、维修材料等发生的应付账款。由于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因此,此项业务所涉及的金额不能够及时记账。当一项债务到期,由于企业未在账上进行相关会计信息的揭示,并且当遇到在现金准备不足、费用较大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财务危机。不仅影响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还会产生信用风险。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2.收付实现制不能如实反映高校经济业务的收支与结余业务

由于对非生产经营性业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期的收与支的结余,从而使得各种权利和义务失去信息的有效性。例如高校按照规定按收付实现制原则核算高校收入,在账面上反映的是已收到的学费、住宿费等,而对于应收而缴纳的学费、住宿费等并没有在账务上反映。另外,本会计年度收到以前年度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作为本会计年度的收入,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与当前要求核算学生的相关成本不协调。再者,应收账款也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已收学费和住宿费、应收学费和住宿费、欠缴学费和住宿费等。这些现象导致高校收入业务的不真实性。另外,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反映支出,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运行支出。因此,导致结余也存在着不真实。

二、高等院校会计科目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类核算科目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核算问题

无形资产核算有以下弊端:一是无形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备。目前,无形资产核算中缺乏严密的体系,主要表现为不能及时入账;其次,对无形资产的成本管理不重视;最后,其核算方法、核算程序等严重弱化,难以适应无形资产较为复杂的确认、计量、核算等要求。二是无形资产转化利用率低。

2.负债类核算科目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规定,高校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立借入科目来核算各种借款。但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合并列报,这样会使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不易分析,不利于银行机构分析高校的财务状况。近年来,高校出现攀比风,几乎所有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基础建设,加重了财务负担。根据国际审计署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负债达2634.98亿元,平均每家地方高校负债答2.26亿元,且这些债务大部分是长期贷款。高债务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二)高等学校支出核算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支出核算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欠缺成本核算。准确核算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有利于高校内部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各高校的管理与监督。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对于监管有很大的障碍。但是目前的会计制度在对高等教育成本概念、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范围以及成本项目使用的会计科目以及成本核算所包括的范围等方面,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目前,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所反映的支出是学校的总支出,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成本费用耗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不能向信息需求各方提供教育成本的个体信息。

三、高校会计主体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有关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有关规定,不执行本制度。”这就会使得高校内部出现两个会计主体,一个核算教学科研经费,一个核算基本建设投资。其中任何一个会计主体都只能反映高校经济活动的部分,不能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高等学校事业经费会计报表不反映基建经济业务运营的会计信息,违背了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主体反映的整体经济活动这一基本前提。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等学校重视基建投资,各高校出现新校区的,而其中很大部分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基建与学校财务核算体系分开,对学校财务状况的了解以及风险防范产生更多不利影响。

(一)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与使用脱节

由于建造的项目价值以及成本不能在学校财务反映,只有到竣工验收时办理结算手续后,才能将此项目建设费用转为固定基金并且该项目成为一项固定资产。但是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由于该项资产未登记,或者已经使用的资产,但学校财务账上没有记录的,或者是好多年不入账的,也可能使高校的固定资产账目不真实。而基建的资金一般非常巨大,如果核算结账不及时,对学校资产的影响是巨大的,造成严重资产不实。这种不真实是由于制度的原因所造成的。

(二)增加了核算成本,加大了工作量

由于分开核算的原因,在机构设置和岗位配置上增加了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自筹基建资金等形成学校财务和基建账户之间往来账目也增加了核算成本,加大了工作量。

四、如何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弥补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要求各会计分期经济利益与所消耗的经济资源进行配比,不仅仅关注现金的实际收付,更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发生。高校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收应该从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逐步转换,可以准确地核算高校的经济活动,以便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动的日常耗费情况。

首先,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拖欠工人工资、购买办公用品或者未付的工程建设款项,尚未支付银行的贷款和利息,这些都是高校的负债,但是在财务报告中却反映,也就会使债务风险得到了隐藏,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债务情况,不利于高校债务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应该在“应付及暂存款”科目下设置“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程款”以及“应付利息”。对于贷款方面应该设置“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对不同还款期的借款分别进行核算。其次,对学生的缴费情况进行相关的记录,对于已收学生的学费应该在“应收及暂付款”科目下的“应收学费”等二级科目来核算。

(二)改善无形资产核算体系

1.健全无形资产核算体系。首先,要分门别类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以保证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受益期内得到补偿。对于高校来说,无形资产主要是科研成果。其次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关键在于成本的确定。因此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体系,协调科研科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关系,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2.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运营,建立无形资产的中介机构,负责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无形资产产业化的实现。

(三)改进负债类科目的核算体系

在负债类方面,应该取消“借入款”,单独设置”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核算不同时期的负债,并且在报表中,增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够清晰地反映学校潜在的债务,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同时能够及时地掌握财务信息,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也有利于债权人了解财务状况。

(四)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日益多元化,核算培养学生成本也成了一种趋势。核算培养学生的成本属于成本核算的范围,但是并不是高校所有的支出都可以列入学生培养成本,只有与培养学生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才能列入。因此,应该要把高校事业支出的现有一级科目,更改为“学生培养直接费用”、“学生培养间接费用”、“科研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五个一级科目。每个一级科目下,根据现行的一般预算支出科目设置明细科目。推动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准确核算。实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可以为高校制定收费标准,国家、社会补偿教育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高校现阶段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可以映射事业单位共性问题——会计目标不一致,会计主体多元化情况普遍存在,需要引起政府关注。

(作者单位: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