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脾动脉部分介入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071-02
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以往传统采用脾切除术的方法,但手术治疗容易发生感染,尤其儿童发生严重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1]。近年来,我院采用了超选择性脾动脉部分介入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脾亢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3~44岁,平均年龄28.5岁,均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无明显疗效。
1.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平卧,左侧腹股沟区行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治疗巾,局部利多卡因麻醉,选择5F导管,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至脾动脉,导管尖端超过胰背动脉开口,以减少胰腺炎发生。在栓塞前作选择性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了解脾内分支情况和脾脏大小以确定栓塞部位,同时将栓塞材料2×10mm大小明胶海绵条对脾段动脉进行栓塞。所用明胶海绵栓塞数量,可按脾段动脉数目的半量计算。栓塞后立即再次造影,将栓塞范围控制在60%以内[1]。栓塞成功后撤出导管,用10-15cm厚度无菌敷料压迫穿刺点,用绷带由大腿根部及腰背部环型固定包扎压迫止血,观察30分钟后病情无异常变化将患者用平车推回病房。
1.3 结果
在本组脾动脉部分介入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12例中,有10例血液学检查、复查B超指标恢复正常,1例仅有轻度脾功能亢进,经再次栓塞后功能恢复正常,另有1例无效后施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91.66%。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药物准备
青霉素、庆大霉素、维生素K、生理盐水、利多卡因、优维显、明胶海绵。
2.1.2 患者准备
术前行双侧腹股沟处备皮,碘过敏实验和抗菌素皮试,手术前3天口服庆大霉素清洁肠道,术前4小时禁食水,术前30分钟肌肉鲁米那0.2。
2.1.3 心理准备
因患者对该手术不了解,有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1)护士应参与术前谈话,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及术中注意事项,鼓励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2)嘱咐患者术中、术后应该配合医生和护士才能提高手术成功。消除紧张情绪,充分说明手术可行性,了解手术过程,避免情绪紧张而致血管痉挛影响手术顺利进行。(3)栓塞术穿刺点位股动脉处,要求下肢制动12小时以上,因此,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
2.2 术中护理
进入导管室,患者对环境感到陌生,应再次向患者介绍环境及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同时协助术者摆好手术。患者身体相对制动,以防导管脱落,建立静脉通道,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尿量等,严密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2.3 手术后观察与护理
2.3.1 股动脉穿刺处的护理
术后返回病房,平衡将患者移至病床上,术侧下肢平伸12小时 ,经常询问患者身体有何不适,检查穿刺部位包扎在位情况及绷带松紧度,既不能影响血流又要起到压迫止血作用。12小时内护士应每小时检查伤口加压及出血情况,同时观察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穿刺点出血及血肿形成多在术后8~10小时内,尤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一旦发生出血或血肿,立即报告医生迅速处理,保持局部包扎敷料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3.2 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2.1脾部分性栓塞后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C°之间,持续1周左右,鼓励患者多饮水。如高热持续不退,可肌肉注射安痛定2ml或静脉注射来比林0.9。为预防感染术前8~12小时开始全身应用庆大霉素、青霉素,术后持续1~2周。栓塞时庆大霉素12mg、青霉素100万单位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浸泡冲洗栓塞剂[1]。
2.3.2.2腹痛,多因栓塞部位缺血坏死,脾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应严密观察疼痛时间、程度、部位。轻者给予心理支持,分散注意力,重者给予止痛剂,多用强痛定100mg肌肉注射。
2.3.2.3胃肠道反应,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术后胃复安20mg 肌注每6小时1次,雷塞隆3mg静脉注射1日2次,嘱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食物,观察呕吐物性质、量、颜色同时给予补液支持治疗。
3 讨论
脾脏是产生抗体和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部位,它在全身防卫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功能发生亢进,则会造成体液免役、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乱。脾动脉部分性栓塞是应用了Seldinger技术,通过超选择性插管,应用明胶海绵做为栓塞剂,形成脾梗死的范围控制在60%,即达到部分性“脾切除”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学状况,又保留脾的免疫功能。它是一种具有创伤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且又安全的新型治疗方法。因此,术前详细了解血管解剖及脾脏大小,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与主管医生一起讨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可预见性护理措施,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介入性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