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主要差异与协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主要差异与协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在资产计量、收入确认计量、成本费用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从资产处理与税法规定以及收入确认与计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协调,提出《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利润表方面应做出适当的改进,当会计准则(制度)与企业所得税之间存在差异时,小企业需要做出纳税调整。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法; 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56-03

作者简介:林映聪(1983-),汉族,福建龙岩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小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来自税务部门和银行,小企业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协调不仅有利于降低小企业的财务调整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小企业会计处理与所得税法的协调。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规定的主要差异

(一)资产计价与摊销方面的差异

关于资产的处理,《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后续计量上。

1资产减值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终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计提有关的坏账准备;对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可变现净值小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而税法遵循据实扣除原则,对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2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的计提受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年限、残值率以及折旧方法的影响。《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规定都有差异。比如,《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除下列情况外,小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而税法规定,除了上述两种资产外,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原则上为直线法,而企业可选择的方法除直线法外,还有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3无形资产摊销

这主要是由于摊销年限和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造成。如《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收入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异

在收入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确认的原则、收入确认的范围及收入确认的时间三方面。

1收入确认的原则差异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是以发出货物、收取款项且风险报酬转移作为确认标准,总体上来说是实质重于形式,并遵循谨慎性原则。而企业所得税法对收入的确认没有具体的规定,基本上参照增值税制度有关收入确认办法执行,相对而言,税法强调形式重于实质。

2收入确认的范围差异

税法确认的收入,不仅包括会计上已经确认的收入,还包括会计上不作为收入的视同销售以及价外费用。如《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除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外,其他的视同销售行为均未确认收入,而税法则规定视同销售行为应按交易中商品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格确认应税收入。另外《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企业按照税法规定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收入。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

3收入确认的时间差异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只要同时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当期就要确认收入;如果不符合条件,当期就不能确认收入,如在采用托收承付方式下,购买方如果出现财务困难,会计上不能当期确认收入,而应做发出商品处理,只有购买方财务困难消失时才能确认销售收入。而税法此时应确认为收入,计算企业所得税。

(三)成本费用确认和扣除方面的差异

成本费用确认和扣除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资以及与工资有关的“三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销售佣金、借款利息和开办费用摊销等方面。如《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列入管理费用的业务招待费并没有限制,但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此外,税法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合并处理,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协调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除能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衔接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我国所得税法的协调,是一部为我国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企业会计标准。在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后,小企业除会计与税法之间不可能消除的永久性差异以外,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暂时性差异。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需作大量的纳税调整,这不仅给小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给小企业正常的会计核算以及税务工作本身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况且,目前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实现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协调很有必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协调。

(一)资产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协调

1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在会计计量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这与税法一致。例如沿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短期投资”科目核算短期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而并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避免了小企业报税时的账务调整;并未引入企业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一律使用成本计量的相应科目。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主要是考虑到税法不承认持有期间因市价的变动而对资产的影响,使小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相协调。

2不要求提取减值准备

所得税法不确认持有资产的减值,除金融企业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提取的准备金外,减值准备一律不得税前扣除。《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的资产要求按照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有关认定标准。如企业的应收款项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冲销应收款项,而不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采用直接冲销法。

3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与所得税法协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折旧范围和折旧年限。在折旧范围上,《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税法的差异缩小表现在“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折旧年限上,《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与所得税法相一致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最低年限以及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为:房屋、建筑物20年;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电子设备3年。

此外,在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计量以及后续处理上,《小企业会计准则》也都体现出与税法的高度协调。

(二)收入确认和计量方面与税法规定的协调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的确认跟计量方面增加与税法的协调。税法以收到货款或者取得索款权利凭证为确认标准,并根据结算方式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方面采用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较《小企业会计制度》减少了风险报酬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了收入确认的时点:如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尽管《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未明确“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收入如何确认,但根据推定原则,按照“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则与税法对此种方式的规定“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一致。所以在商品销售的确认上,《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相协调。另外将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可确认为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与所得税法规定一致。

在收入计量方面,不再要求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或者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而是要求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的金额。

三、结语

尽管《小企业会计准则》使小企业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协调大大增强,但仍有改进余地。如在利润表方面就可以做出适当的改进:小企业利润表的编制未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要求,仍然采用以前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所要求提供的数据很少涉及,可将小企业的会计报表特别是利润表以专用报表形式,即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格式和要求来编制。这样不仅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设计的出发点和处理原则,而且也减少了企业会计人员的重复劳动。

由于会计与税收是经济领域的两个不同的分支,会计准则(制度)与企业所得税之间存在差异是一种客观的现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一致。无法协调主要是体现在一些国家为了发挥对经济调节和促进作用所实施的优惠政策,如研发支出、残疾人工资可以加计扣除,以及体现在企业发生的一些违法性质的支出,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等。对于这些有差异的地方,小企业需要作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1]魏光,李竞翔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比较[J]商业会计,2005(8)

[2]罗妙成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协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3]王秀敏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J]财会月刊(中旬刊),2011(4)

[4]杨艳琴,王旸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协调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